给人力量的文字师言师语

这个抽烟的小男孩

2020-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蒲公英_0477

文    梁树丽

抽烟的男孩

01.

周三第一节我的课。

这是调过来的一节课,本来我的课在第三节,但是领导要听新语文老师的课,于是她临时和我调换,让我第一节上。

这个主意倒是挺好的。

我早上吃饭早,到了三四节的时候那得靠一口仙气提着,否则就饿的头晕眼花。

刚好我第三节还可以听听语文课,向年轻老师学习一下。

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02.

小崔同学入班的时候上课铃声刚落下。

他还没有走到我身边,我就闻到一股烟味,这样的味道我最敏感,我讨厌这种味道。

班上抽烟的孩子是有的,这个年龄段学习抽烟的孩子最多,因为好奇而尝试,因为尝试而上瘾,因为上瘾而成为习惯。

我不能容忍他带着这样的味道坐在我身边。

03.

这个家伙是上周被我调到讲桌边上来的,自从他来到这个位置以后班上的纪律就提升了,教室安静了很多。

他和我谈条件,想再次回到后面的座位,我一瞪他,严肃地告诉他:

那怎么能行?你来前面就是保护我的,你走了我咋办?你怎么能对老师这般地残忍?

他只剩下一脸的笑。

04.

下课后我请他到办公室里来,我没有批评他,只是告诉他,他身上的烟味让我特别头疼,我不喜欢他满身的烟味。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息传递,我们需要去表达我们的感受,用感受代替批评和评价。

我从抽屉里拿出一盒茶叶,然后让他用手抓了些放在嘴里咀嚼,同时告诉他茶叶的苦涩味道可以解香烟的毒。

他信了我的话,认真地去做了这件事。

数分钟后我给他递过水让他漱口,结果他一下子吐在了我的垃圾桶的边缘上,他立刻变得不好意思起来。

当一个孩子觉得不好意思,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多半。

这样的孩子最不惧怕批评,他们已经身经百战,无所畏惧了;但是他们的软肋就是老师的柔软,我们把握住了这一点,管理自然会水到渠成。

05.

下午第二节,按照上午的约定我要检查他是否换了衣服。

我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我们不能指望自己一次的思想教育就能改变一个孩子,这样的想法不切实际。

改变一个人需要的是慢功夫,就如火炉上的骨头汤,需要小火慢炖,这个过程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

果然,他没有换衣服,他忘记了。

这个理由很正常。

但失信于我是要用另一种方式偿还的,比如背诵课文,我就是这样较真的一个人。

06.

上午语文老师讲《愚公移山》,课堂上布置了背诵任务,那就背第三段好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不太自信地点了点头。

第二节下课的时候,他来办公室找我。

很简单的几句话他总算背了下来,虽然不是特别熟练但是态度总是不错的。

就这样让他离开了吗?当然不是!我需要给他更多的展示平台,这对于培养他的自信非常有帮助。

07.

我请他给语文老师再背一遍。

他背的时候我拍了一张照片。

确认的力量

反复强化中他背的更熟练了,语文老师又给他一个大赞!

这下,他的眼中光芒四射了。

我们需要给学生搭建这样的平台,让他肆意挥霍才华,他对我们留下做多的是感激。

我趁机告诉他能否再加上智叟的话,这样就更加完美了,我们总要画一个圆才可以。

果然,他自信地点头说没问题。

那明天换衣服这件事?抽烟这样事?

必须换!绝对改!

呵呵!

就这样,又收获了粉丝一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