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自学笔记(四)

2018-02-17  本文已影响54人  天行武道养生阁

关上为寸,关下为尺,九分寸一寸尺为正常(即寸为九分,尺为一寸)。上焦心肺为阳在寸,下焦肝肾为阴在尺。阴盛侧阳过,上走为“溢”;阴虚下行为“覆”。溢和覆的脉,古时都认为“胃气绝”的脉。过犹不及。

《黄帝内经》自学笔记(四)

阳气走表,卫外,阳气不守,邪气容易内入。

伤到阳气的,阴与寒、暑、湿、气。脉气受损,有型伤、气伤。比如碰撞在前,然后导致形体有变(肿胀),里气不通受害,也会导致形体改变。即型伤是先受伤后肿,气伤是先肿后伤。湿,头痛如裹。

阴与热,心和小肠的火不够,谓之里寒,阳气就不能固表。由于肺管理心得当,它才正常,当心火不能正常下降到小肠,心能力弱时,小肠就影响到大肠。肺气主皮毛,肺气来自大肠气上升,这个气也来自食物之水。反之里热盛,伤了津液,病在阳明,(张仲景《伤寒论》就由此而来),阳明,纯阳症,即大肠和胃。

吸入(阴尺,督脉)入肝肾,呼出(阳寸,任脉)出心肺,呼吸之间脾胃管。西医不明呼吸周天,关于肺病,通常是治不好的。

《黄帝内经》自学笔记(四)

肾为先天之本,天气沿督脉入命门,转阳至任脉关元出口鼻。看得到的是型为阴,看不到的是神为阳。所有官能,有阳气才一切正常。例如突然的看不见,听不见,就代表阳气受堵,受损,疏通阳气就会变得正常。

人要注意调节情志,大悲过喜容易导致生病。比如生气动怒,大动肝火,气就上涌上头,容易导致面红目赤,然后晕厥,中风等。伤了筋络,就行动不便,比方手,看着好好的,就是无法动,拿举不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