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灯情
作者原创,2023.01.09

1. 张灯结彩,过大年
院里爆竹声响,屋里热气腾腾的年糕还有一筐筐的包子馒头,以及街上高高挂起装扮城市热闹的街灯都在提醒我们春节的脚步近了。
节日是人类古老的文明传统,延续两千多年的春节,更是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精髓。
民俗文化:放爆竹赶年兽,挂春联贴窗花,赏花灯,拜年守岁等等;
饮食文化:包饺子、蒸年糕、炸丸子;
庙会文化:各地举行庙会祈福,孩子们则穿新衣戴新帽,兴高采烈享受春节带来的快乐,人群里其乐融融;
亲情文化:走亲访友、拜年问安、吃年夜饭等等。
无不透着春的气息还有节的快乐,尽管寒冬料峭,掩抑不住的喜悦藏不住的快乐还是赶走了冬的严寒,尤其是孩子,小手冻的通红还抖抖索索的点火放炮。当然如果赶趟年集,看人头攒动挤挤挨挨置办年货,会更让我们染上节日的色彩。
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走在大街上,能充分体会节日氛围的那便是装扮城市的彩灯。白天只能看到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或大或小,或方或圆,或纸或绒,红色居多,寓意美好,象征日子红红火火,家人团团圆圆,喜庆一片,祥和万千。
晚上看,则另有乾坤,辉煌一片,或火红一条街,又或者如同晶莹的果子红的诱人又美的惊心。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缤纷呈现,还有可爱的萌萌哒站在公园或者街的转角处,让城市变得更加迷人,也把节日的氛围烘托的更加绚烂。
当然每条街的主题不一样,每个街角的彩灯设计也不一样,都是充分利用了树木或者植被,同时又彰显了社会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彩灯也是我国优秀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在重要的节日,人们常常用彩灯设计来烘托节日氛围,让活动变得更加红火热烈,也更加夺目耀眼,同时在不同场所的应用也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乔迁新居、喜结良缘、开业大吉、一些演出等等喜庆活动都会巧用彩灯用来烘托快乐喜悦的气氛表达美好的寓意。
跟灯有关的节日纵观历史演绎到现在就数“双元节”啦,一是春节过后的元宵灯节,再则是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说起来,正月十五才是正儿八经的张灯节。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元节的内容十分丰富,人们在晚上可以“闹花灯”即张灯,观灯,还可以放花炮焰火。
据说汉明帝时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节点灯表示对佛的尊敬。
这便是元宵节张灯、观灯的起源。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里,元宵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也留下了很多名诗佳句。
例如:“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来看。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以及“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天地。”
2. 月影凝流水,宝月金辉情半盏
说起跟灯有关的“中元节”与这张灯结彩过大年的喜庆氛围则有些让人不免心生唏嘘,其实它是另一种庆祝的节日。
中元节俗称鬼节,旧历七月十五日,期间,佛教徒举行庆祝仪式,即“盂兰盆会”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对佛教徒来说,这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迹。
而民间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荷灯、莲花灯便作为供灯的重要道具而出现。其实,目前已经发展为另一种缅怀、祝福、许愿的方式。
在这里的灯,则代表了智慧,驱除黑暗,智慧照亮人生,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无论是张灯结彩的大年、元宵节还是充满追思情怀的中元节,都是我们情感文化浓烈载体的节日。而这也诠释了节日的要义:肯定世界和满足精神需求。无论是喜气洋洋的快乐还是丰沛情感的追思都是人们精神的需求呀。
灯,作为我们情感的载体,对于我们的情感表达则更直观也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