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

张献忠得知文昌帝君也姓张,便要与其认成一家子

2022-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来息

张献忠得知文昌帝君也姓张后,要与其认成一家子,祭文都是自己写的。张献忠在旨意中骂人,倡导使用白话文(文化水平有限),张献忠的圣旨,祭文,诗作都很有意思。这也更容易让百姓理解,典型的话糙理不糙。夹江知县给张献忠进贡荔枝,张献忠发现荔枝被盐水泡过,张献忠很生气,让太监王珂前往夹江县传旨,把夹江知县就地正法。

张献忠身边的大臣说:用盐水浸泡荔枝是为了保鲜。张献忠立刻传旨:王珂你回来,饶了夹江那个龟知县。张献忠途径梓潼县的时候看到一座庙宇,在得知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且文昌帝君姓张后,张献忠很高兴,他也姓张,这是本家啊,于是就要和文昌帝君联宗。身边文人写了好几篇祭文,张献忠都不满意,张献忠决定自己写。

祭文:咱老子姓张,尔也姓张。为甚吓咱老子?咱与尔联了宗罢。虽然写得很没文化,但情况倒也是这么个情况,文人虽然心里嘲笑,但谁也不敢表现出来。当晚,张献忠便梦见了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劝他不要杀害百姓。张献忠说:咱一家兄弟,何忍杀之。张献忠追封文昌帝君为太祖高皇帝,拿出五万两修庙。

正是因为和文昌帝君联了宗,所以张献忠把文昌帝君庙当成家庙,现在文昌帝君庙门前仍挂着“家庙”二字。张献忠为大庙写了诗:一线羊肠游天堂,此处万世永无忧。神是仙来仙是神,世世流传与天休。记录这首诗的石碑已经找不到了,石碑上是另一首:山前山后皆出松,地平平地柳成荫。桃李笑柳柳比松,千秋万古还是松。虽然是打油诗,没有什么文采,但是仔细一想,还真是有些哲理。

张献忠不在意繁琐的礼仪,不习惯戴皇冠,娶皇后时很反感各种仪式,其实这也没什么,也只有当时的读书人比较在意这些。白话文的布告反倒适合百姓阅读,更容易理解。而不是让士绅完全掌握地方的解释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