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
( 题外话,参加故乡记忆的第三次征文了,难度在加大,故乡真是有想法的人,推着我这种得过且过写小作文的人也得跟着大部队向前走。
本来想写“ 源” 昨天似乎有些思绪,但是今天“ 源” 的灵感飞走了,“ 燃” 来了, 那就“燃起来吧”)
说起“ 燃” 这个字,1994年上映的电影《燃情岁月》,让人印象深刻。那时候的布拉德皮特帅的一塌糊涂,让我们非常相信,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的火焰在熊熊燃烧。电影里有句话“在这世上,只有少数人能清楚地听见内心的声音。只有更少数的人,能听从内心的声音而活。不过这种人,要么成了疯子,要么成了传说。”
“燃” 的含义是烧起火焰,引申含义为引火点着。 比如“燃烧吧,青春”,“激情燃烧的岁月”。 为什么“ 燃”起来的岁月是青春呢?
有人说:“青春是用来燃烧的,在合适时间找个合适的人把自己点了,烧完了,然后呢 ,就变活性炭了,就可以开始沉淀了。”
似乎,好像,大概就是这样。
当我们回忆过去“ 燃” 起来的时光,大部分都是在20岁左右,人生最美妙的年龄。我们可以肆意 “ 点燃” 我们的青春。 去探索,去寻找,去选择。然后,燃烧自己,听见并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做事,活得肆意飞扬,潇洒自由!试问,这样“燃”的青春,你们哪个不爱?
而当我们可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将就自己,如同“燃情岁月”电影里的苏珊委曲求全嫁给不爱的艾弗瑞一样。但夜深人静时,等待我们的要么是悔不当初的痛哭流涕,或是自圆其说的自欺欺人? 远离自由,勇敢,正义的“ 燃情岁月” ,却又多么的可怕?!
尤记得我自己20多岁时,时常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大好时光都浪费了,心里着急,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我的父辈,他们没有思索过这样的事情,他们的青春是“被动燃烧”的,他们每天都在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燃烧自己的能量”。 而当我们成长起来的时候,不需要纠结物质的我们,却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对待自己的青春了。父母没有过迷茫,自然也没有经历和经验,他们无法教我们该怎样“燃烧青春” ,而我们,在青春的时光里盘旋,却又不得其法,走不出来。每每看到身旁的朋友们都在“燃烧”自己,努力奋进,我们也着急,那就只有跟着别人屁股后面。到了现在,虽堪堪可以生活,却总有一丝遗憾。
那么,朋友们,还是 “ 燃” 起来吧! “燃”起你的青春,追求你的自由,听从自己的内心吧!
就像她一样,钟芳蓉2020年高考成绩为676分,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成绩出来当晚,校长带着50多名老师到村里向钟芳蓉一家及乡亲们报喜并放鞭炮烟花庆祝,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招生老师也相继上门进行报考志愿咨询。可是,钟芳蓉却出人意料的选择就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她遵循了自己内心的声音,“燃”起来的青春无悔。 而谁又知道,当年的我想报考古系被全家带老师的否定,又有多无奈呢?
“燃”起来吧,别像我,快去追逐你的梦想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