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芥舟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本章文本很简单,内涵却极有价值,它向我们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教人们去深入思考。

第一句有两种译法:

1:天下人之所以知道什么是美,那是因为恶的存在。天下人之所以知道什么是善,那是应为不善的存在。

2:天下人皆知什么是美(从而去追求美),这是一种恶。天下人皆知什么是善(从而去追求善),这是一种不善。

关于第一个译法有一个问题,既然“美”是因为“恶”才被发现的,那么人们是怎么发现“恶”的呢?

这个问题暂时我还无解,所以本文选择第二种翻译。

第一句是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问题,很多人只看得见现象而看不到本质,这是“恶”的原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来人们对待文艺的态度。文艺本是美的,它的本质是人心对美得体验和向往,可惜很多人只能看见现象。

“哦,文艺就是读三毛,读张爱玲。”

“原来文艺就是别人读琼瑶的时候我读三毛。”

“文艺其实就是说一些酸酸的不知所云的句子。”

一大堆人试图仅仅从表象去定义文艺,从而去模仿文艺。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许多假文艺,真刻奇。对于这种人,广大人民群众亲切地呼之为:“装逼犯。”

你看,“文艺”就这样成为了“装逼”。

文艺何罪之有?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个人认为,此句甚有味道。“有”和“无”是中国文化里一组非常精妙的概念,这在中国传统绘画和音乐中均有体现。画中的留白,乐音中的停顿,都是“无”。“无”把“有”的领域扩充到无穷大。

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如此诸多,讲的都是二元的和谐,这和“涅槃超越概念”的佛教思想不谋而合。当你能够一分为二辩证地去看待事物,当你能够拨开现象的迷雾看到本质,你就有了慈悲心,初步地进入了“圣人”的境界。

所以老子在后面讲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圣人处事顺应道,身体力行地传授道,任由万物生长而不加干涉和回避,有功劳而不自居。正因为不自居,功才不会消失。

那么这个顺应于道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道?

如果你和我一样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正常,那是“圣人”的干活。但至少你会知道“无为”比“有为”要难得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