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搞懂Python装饰器所有用法(建议收藏)
01. 装饰器语法糖
如果你接触 Python 有一段时间了的话,想必你对 @ 符号一定不陌生了,没错 @ 符号就是装饰器的语法糖。
它放在一个函数开始定义的地方,它就像一顶帽子一样戴在这个函数的头上。和这个函数绑定在一起。在我们调用这个函数的时候,第一件事并不是执行这个函数,而是将这个函数做为参数传入它头顶上这顶帽子,这顶帽子我们称之为装饰函数 或 装饰器。
你要问我装饰器可以实现什么功能?我只能说你的脑洞有多大,装饰器就有多强大。
装饰器的使用方法很固定:
先定义一个装饰函数(帽子)(也可以用类、偏函数实现)
再定义你的业务函数、或者类(人)
最后把这顶帽子带在这个人头上
装饰器的简单的用法有很多,这里举两个常见的。
日志打印器
时间计时器
02. 入门用法:日志打印器
首先是日志打印器。
实现的功能:
在函数执行前,先打印一行日志告知一下主人,我要执行函数了。
在函数执行完,也不能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咱可是有礼貌的代码,再打印一行日志告知下主人,我执行完啦。

假如,我的业务函数是,计算两个数之和。写好后,直接给它带上帽子。

然后我们来计算一下。
add(200,50)
快来看看输出了什么,神奇不?

03. 入门用法:时间计时器
再来看看 时间计时器
实现功能:顾名思义,就是计算一个函数的执行时长。

假如,我们的函数是要睡眠10秒。这样也能更好的看出这个计算时长到底靠不靠谱。

来看看,输出。真的是10秒耶。真历害!!!

04. 进阶用法:带参数的函数装饰器
通过上面简单的入门,你大概已经感受到了装饰的神奇魅力了。
不过,装饰器的用法远不止如此。我们今天就要把这个知识点讲透。
上面的例子,装饰器是不能接收参数的。其用法,只能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场景。不传参的装饰器,只能对被装饰函数,执行固定逻辑。
如果你有经验,你一定经常在项目中,看到有的装饰器是带有参数的。
装饰器本身是一个函数,既然做为一个函数都不能携带函数,那这个函数的功能就很受限。只能执行固定的逻辑。这无疑是非常不合理的。而如果我们要用到两个内容大体一致,只是某些地方不同的逻辑。不传参的话,我们就要写两个装饰器。小明觉得这不能忍。
那么装饰器如何实现传参呢,会比较复杂,需要两层嵌套。
同样,我们也来举个例子。
我们要在这两个函数的执行的时候,分别根据其国籍,来说出一段打招呼的话。

在给他们俩戴上装饰器的时候,就要跟装饰器说,这个人是哪国人,然后装饰器就会做出判断,打出对应的招呼。
戴上帽子后,是这样的。

万事俱备,只差帽子了。来定义一下,这里需要两层嵌套。

执行一下

看看输出结果。

emmmm,这很NB。。。
05. 高阶用法:不带参数的类装饰器
以上都是基于函数实现的装饰器,在阅读别人代码时,还可以时常发现还有基于类实现的装饰器。
基于类装饰器的实现,必须实现 __call__ 和 __init__两个内置函数。
__init__ :接收被装饰函数
__call__ :实现装饰逻辑。

执行一下,看看输出

06. 高阶用法:带参数的类装饰器
上面不带参数的例子,你发现没有,只能打印INFO级别的日志,正常情况下,我们还需要打印DEBUG WARNING等级别的日志。 这就需要给类装饰器传入参数,给这个函数指定级别了。
带参数和不带参数的类装饰器有很大的不同。
__init__ :不再接收被装饰函数,而是接收传入参数。
__call__ :接收被装饰函数,实现装饰逻辑。

我们指定WARNING级别,运行一下,来看看输出。

07. 使用偏函数与类实现装饰器
绝大多数装饰器都是基于函数和闭包实现的,但这并非制造装饰器的唯一方式。
事实上,Python 对某个对象是否能通过装饰器( @decorator)形式使用只有一个要求:decorator 必须是一个“可被调用(callable)的对象。
对于这个 callable 对象,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函数了。
除函数之外,类也可以是 callable 对象,只要实现了__call__ 函数(上面几个盒子已经接触过了),还有比较少人使用的偏函数也是 callable 对象。
接下来就来说说,如何使用 类和偏函数结合实现一个与众不同的装饰器。
如下所示,DelayFunc 是一个实现了 __call__ 的类,delay 返回一个偏函数,在这里 delay 就可以做为一个装饰器。(以下代码摘自 Python工匠:使用装饰器的小技巧)

我们的业务函数很简单,就是相加

来看一下执行过程

08. 如何写能装饰类的装饰器?
用 Python 写单例模式的时候,常用的有三种写法。其中一种,是用装饰器来实现的。
以下便是我自己写的装饰器版的单例写法。

可以看到我们用singleton 这个装饰函数来装饰 User 这个类。装饰器用在类上,并不是很常见,但只要熟悉装饰器的实现过程,就不难以实现对类的装饰。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装饰器就只是实现对类实例的生成的控制而已。
其实例化的过程,你可以参考我这里的调试过程,加以理解。

09. wraps 装饰器有啥用?
在 functools 标准库中有提供一个 wraps 装饰器,你应该也经常见过,那他有啥用呢?
先来看一个例子

为什么会这样子?不是应该返回 func 吗?
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上边执行func 和下边 decorator(func) 是等价的,所以上面 func.__name__ 是等价于下面decorator(func).__name__ 的,那当然名字是 inner_function

那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方法是使用 functools .wraps 装饰器,它的作用就是将 被修饰的函数(wrapped) 的一些属性值赋值给 修饰器函数(wrapper) ,最终让属性的显示更符合我们的直觉。

准确点说,wraps 其实是一个偏函数对象(partial),源码如下

可以看到wraps其实就是调用了一个函数update_wrapper,知道原理后,我们改写上面的代码,在不使用 wraps的情况下,也可以让 wrapped.__name__ 打印出 wrapped,代码如下:

10. 内置装饰器:property
以上,我们介绍的都是自定义的装饰器。
其实Python语言本身也有一些装饰器。比如property这个内建装饰器,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它通常存在于类中,可以将一个函数定义成一个属性,属性的值就是该函数return的内容。
通常我们给实例绑定属性是这样的

但是稍有经验的开发人员,一下就可以看出,这样直接把属性暴露出去,虽然写起来很简单,但是并不能对属性的值做合法性限制。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可以这样写。

上面的代码设计虽然可以变量的定义,但是可以发现不管是获取还是赋值(通过函数)都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不一样。
按照我们思维习惯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这样的方式我们如何实现呢。请看下面的代码。

用@property装饰过的函数,会将一个函数定义成一个属性,属性的值就是该函数return的内容。同时,会将这个函数变成另外一个装饰器。就像后面我们使用的@age.setter和@age.deleter。
@age.setter 使得我们可以使用XiaoMing.age = 25这样的方式直接赋值。
@age.deleter 使得我们可以使用del XiaoMing.age这样的方式来删除属性。
property 的底层实现机制是「描述符」,为此我还写过一篇文章。
这里也介绍一下吧,正好将这些看似零散的文章全部串起来。
如下,我写了一个类,里面使用了 property 将 math 变成了类实例的属性

为什么说 property 底层是基于描述符协议的呢?通过 PyCharm 点击进入 property 的源码,很可惜,只是一份类似文档一样的伪源码,并没有其具体的实现逻辑。
不过,从这份伪源码的魔法函数结构组成,可以大体知道其实现逻辑。
这里我自己通过模仿其函数结构,结合「描述符协议」来自己实现类 property 特性。
代码如下:

然后 Student 类,我们也相应改成如下

为了尽量让你少产生一点疑惑,我这里做两点说明:
使用TestProperty装饰后,math 不再是一个函数,而是TestProperty 类的一个实例。所以第二个math函数可以使用 math.setter 来装饰,本质是调用TestProperty.setter 来产生一个新的 TestProperty 实例赋值给第二个math。
第一个 math 和第二个 math 是两个不同 TestProperty 实例。但他们都属于同一个描述符类(TestProperty),当对 math 对于赋值时,就会进入 TestProperty.__set__,当对math 进行取值里,就会进入 TestProperty.__get__。仔细一看,其实最终访问的还是Student实例的 _math 属性。
说了这么多,还是运行一下,更加直观一点。

如对上面代码的运行原理,有疑问的同学,请务必结合上面两点说明加以理解,那两点相当关键。
11. 其他装饰器:装饰器实战
读完并理解了上面的内容,你可以说是Python高手了。别怀疑,自信点,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装饰器有这么多用法呢。
在我看来,使用装饰器,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使代码可读性更高,逼格更高;
代码结构更加清晰,代码冗余度更低;
刚好我在最近也有一个场景,可以用装饰器很好的实现,暂且放上来看看。
这是一个实现控制函数运行超时的装饰器。如果超时,则会抛出超时异常。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