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的深度—精读而不略读 --亲子阅读记录 20170522
现在小丫头的阅读习惯已经培养起来,我觉得以后的阅读更需要我这个做妈妈的动脑筋思考如何引导才能提升阅读的深度。每一本绘本都需要自己先详细了解,理清各脉络才能将其中的精华与亮点在阅读过程中传输给孩子。经典的好绘本每一处细节都隐藏着作者大大的心思。尽量做到精读而不是略读。像昨天还阅读的《好喝的汤》,第一次阅读时我还没去注意小猫咪捕鱼提的桶后面给小鸡,小鸭她们都用上了。为什么要踩到桶子上?而小老鼠为什么还要再踩着盐瓶子上可小兔子却什么工具都不用借助?谁在喝汤却不需要勺子?谁又在东张西望?这就是很好的认知和思维锻炼。再比如现在看小熊宝宝跟她1岁、1岁半时看时又可以有不同的引导。现在看我可以问她这些内容:谁排队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又在中间?下一个轮到谁等等,无意中让她培养数感与空间感,这也是受到孙路弘老师课程所带来的启发。

今天大V会员日促销开车出发系列,一三五故事小主也详细解读了这个系列,于是又勾起我对这套书的深深爱恋。记得去年这个时候还没加入大V时就因为看到宣传忍不住入手。当时打开很惊喜,似乎才明白为什么叫绘本 原来绘本的世界这么精彩 这么唯美 于是哪怕明知并不是特别适合她月龄看也硬撑着给宝讲解《坐电车出发》《开车去旅行》等 我想就算是给她养眼 培养审美也好 而她也从中第一次看到大海,第一次看到油菜花田,第一次看到雪山…认识了隧道,认识了彩虹,认识了火车。我想这套书也许会陪伴她一生,以后每去到一个实景都会想起儿时这套书给过她的启蒙。今天再一次拿出来共读已经跟1岁前完全不一样啦,她基本能听懂整个故事,还能跟我一起对比下大雨与下小雨的整个画面的区别。对于拿着雨伞排队上车的哥哥姐姐们尤其敏感,第一眼指说出来,因为她也很喜欢下雨天打着伞出去…

睡前又阅读了《来信了》、《鼠小弟堆雪人》《棕色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