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徜徉于写作之旅

汗漫:散文是人间消息

2018-07-18  本文已影响278人  singing阿梅

只因不忍错过那最大的一颗麦穗 我于是跌跌撞撞……致敬汗漫先生 为我们点起第一炉香

汗漫:散文是人间消息

                      汗  漫 老师简介

诗人,散文家。著有诗集《片段的春天》《水之书》、散文集《漫游的灯盏》《一卷星辰》《南方云集》等。

曾经获得《诗刊》“新世纪(2000——2009)十佳青年诗人”、“人民文学奖”(2007年度,2014年度)、“孙犁散文奖”(2015——2016双年奖)等。

  ——在浙江文学院诸暨作家班上的讲座,根据学员阿梅课堂笔记整理

汗漫:散文是人间消息

                     

法国哲学家、散文家加缪始终对人间抱有希望。他说,“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每个人只能在人间生活一次。因此,你只能爱,别无选择。

消息,最早出自《易经》。(易者,日月盈亏,变化耳。)《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此句的意思: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事物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更不要说人也不要说鬼神了!寓意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天有什么规律,地就有什么规律,而人必须顺应这些规律!”)

散文即是对人间百事,人生百味之记录。

一、对散文自先秦以来的流变,两次文体革命试作梳理。

散文这种文体先出现,再予命名。最早的散文,写在龟甲、兽骨上,零散,短小,不成体系。七十年代出土的河南安阳妇好墓,中有200多条关于妇好的消息记录,很多是关于妇好征战南方的故事。

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师迭出,藉散文确立和奠定“中国精神的关键时刻”。由此确立了中国的审美观。

表明孔子的散文观的三句话,至今仍然成立: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修辞立其诚。辞达而已。

孟子:磅礴万物,皆备于我。

老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再到唐宋八大家,苏轼的“流水”散文观。(他曾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

韩愈有,惟陈言之务去。(唯陈言之务去,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韩愈:《答李翊书》) 陈言:别人已经说过用过的意思和用滥了的词语。务:一定,必定。他又说,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踵:脚后跟,这里是跟随的意思。促促:拘谨局促的样子。窥:从小孔、缝隙或隐僻处察看。)

元明清,对文艺载道过份强调,使得文字成为治国的工具。

张岱、袁枚、李渔、公安三袁,对文艺载道的反动。

五四时期,第一次文体革命。第一本新诗是1917年胡适《尝试集》。1918鲁迅《狂人日记》。二周对文艺复兴做了诸多理论上的准备,周作人更提出了美文观。

三十年代,由周作人和郁达夫分别编选《新文学大系 散文集》中的散文一集、散文二集,并作导言。

“新文学中,散文的最大成就,是有了个人的面貌。”(郁达夫)

天下大事不用说,市井闲谈、朋友消息、过往追怀,无一不有关乎个人的色彩、神情与气息。散文是一种个人化表达,含有个人立场、价值观在。新散文既吸取西方随笔传统,又继承先秦文风,明清小品营养,形成现代散文的新面貌,即所谓“内因外源”:外源,即来自西洋人文科学的新思想,内因,指传统文化。我手写我心,心口一致。

文学的民族化,不只是精英的事情。

散文发展的脉络:二三十年代,小说与诗歌取得的成就是突出的。散文分成两条线,随着梁实秋、胡适等人入台,一脉继续延续五四探索。大陆的一脉,则异化为载道和阶级斗争的工具,遭受极大戕害。

当代“散文三杰”:秦牧、杨朔、刘白羽。1978年,政治变革带来文化创造变革,从大海对面传来的消息,如梁、胡及余光中散文,使得大陆中老年作家重获创作生命。有通过写情书保持语感的作家孙犁。有说家常话的汪曾祺,接地气,与时序相连属。还有废名(周作人学生)等,算是留有余脉。

汪曾祺《春初新韭,秋末晚菘》(一本回忆儿时饮食的书,水乡人家的清新之气扑面而来。文字平易近人,引用的典故也都是些耳熟能详的“清水芋子”“采薇采薇”“春初新韭”“秋末晚菘”等,诸篇各擅其味。)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曾经大火,硬伤也多。人格,是文本高度的天花板。

贾平凹创作小说、散文,还有诗歌。他的笔记体《商州三记》。主张“大散文”:破除清规戒律,涵盖各种文体,兼有演讲、笔记、书信等。

九十年代的新散文革命,即“二次革命”,延续五四时期文化探索,是对第一次革命的呼应。

针对的是一切向钱看和遍地成功学,此时流行散文泛滥,主要毛病在——

与自然脱节。与大地、与自然的联系断裂,与光阴的变化无关。其实城市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由此丧失了惊喜……与现实脱节。与转型变革时代的阵痛无关。因为害怕暴露和不安全,将内里的伤痛隐藏得很好。与内心经验脱节。没有勇气去讲,真诚已经失效。文字同质化、同构化表达严重,非个人性,没有生命力。商业化的存在倾向,推销雅致生活、成功之路,和各种答案,试图免去思考的重负。其实好的散文并不负责提供答案,它只召示道路,供你思考和选择。它催你上路,令你自己感悟,自己寻找答案。

散文革命者,都是跨界写作者。因为通常从自我内部的革命总是很难。战争需要从边界打响。散文边界因此拓宽了。散文面貌为之一改。

(1)周涛(军人、小说家)《伊犁秋天的札记》《游牧长城》

(2)张承志 回族作家 红卫士

(3)张锐峰 山西文学院专长作家

(4)苇岸 一个如梭罗般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大地上的事情》22万字 一部大地伦理观 诗性表达 又有西方人文精神如爱默生、怀特,真实真切地描绘理性

一本向苇岸致敬的《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由汗漫书写秋分《在秋天的分水岭上》。

(5)周晓枫 引入小说叙事方式 使得虚构写作进入散文

(6)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从诗人散文创作到小说写作。他提出,文学就是作梦。

在巨变的时代中,面对外部世界和内心里的各种冲突,散文带领我们认识和确立自我。

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每个作家都藉此获得自由。“散怀抱”。——

东汉蔡邕创造“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唐张怀瓘在《书断》中评价飞白)蔡邕提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唐代陆龟蒙,自称“江湖散人”。他在《江湖散人传》中写道:“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羁限,为时之怪,民束于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生于官僚世家,却终身以农为业,虽以隐土自诩,却怀儒家之志,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每见于笔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他和皮日休一样“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踏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汗漫:散文是人间消息

二、结合创作,谈谈散文有关的几个问题

不好谈。文艺报有三篇文章谈到散文,也只是各说各话而已。一云,散文是一种情怀。二云,散文是当下的个人经验。三云,散文家经验是局限性的。

或也因皆从个人出发,才是有意义的。不妨将得自片面的经验,深刻下去。就从自我开始,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成为它隐秘的知音。

1、读什么和怎么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切所历所思,阅读是起点。

只凭个人独特经历,可以成为小说家。但散文家还不能。你的抒情、沉思、写实,通过阅读才能获得更多资源。

读经典

读汉语源头:先秦散文选 孔孟老庄 语言美(与进入孔孟之道的语言不同)(实际上早期孔子俏皮,也有刻薄。很鲜活)

读苏轼。

读明清小品。袁枚《随园食单》。张岱小品。沈复《浮生六记》(小红楼梦,俞平伯语)。沈从文《从文自传》。沈的老师陈渠珍《艽野尘梦》。

中华汉语,是一条古老的暗河。掘开一看,却发现仍然是条新河。

读西方人文思想作品:

如柏拉图、梭罗、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的《沙乡年鉴》(Sand County Almanac),一本薄薄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书架上与19世纪最著名的美国自然主义著作的经典作品──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法国作家本亚明、罗兰 巴特反对体系化的学院派表达,主张事件的真实体现在片断中。

加缪(萨特的朋友和对手)曾是守门员,“我旁观一切尔虞我诈。”

西蒙娜·薇依《重负与神恩》。本书不是系统的专门论著,是薇依的朋友、著名宗教学家梯蓬(G .Thibon,1903一)在薇依身后从她大量的手稿、言谈记录中整理成书。是20世纪基督神秘主义思想史上一部不容忽视的著作。薇依被称为"当代的帕斯卡尔"。“信仰不是拿来炫耀之物,而是艰难、绝非轻松的重负。”

三位俄罗斯跨界作家

约瑟夫·布罗茨基(由诗而散文。当出现三个人场景时,诗让位于散文)。他三部散文集:《小于一》《论悲伤与理智》及写威尼斯的《水墨》。散文这种文本在他那里有了独立价值和各种可能性。无论是评论还是演讲,都充满理性与感性。他不是知识搬运工,也不向你倾倒知识,行文处处充满了发现与感动。

奥西普·艾米里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俄罗斯白银时代最卓越的天才诗人。著有诗集《石头》、《悲伤》和散文集《时代的喧嚣》、《亚美尼亚旅行记》、《第四散文》等。曼德什罕姆《第四散文》,“诗,要写得像散文那样好”。不要在真空中。过于纯粹。

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苏联作家、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1957年,发表《日瓦戈医生》,并获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帕斯捷尔纳克追求的是心灵与情感倾诉的艺术,拒绝为了应时和实用而创作。在创作中,他始终坚守着独立的个性和主体意识,拒绝随波逐流;凡是他所描写的事物通常都是他本人直接看到、听到、触觉到、思考到的。他很少受世俗的干扰,不会人云亦云,在从众和媚俗成为时尚的年月里,他拒绝随世沉浮,始终坚守着独立的自我个性,保持着难能可贵的主体意识。

对于帕斯捷尔纳克来说,警惕来自任何一方的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工具化,都是一个诗人必须的清醒,这或许是很多“政治正确”论家对他产生偏见的一个原因。他可以毫无愧色地面对来自自己所写下的文字的检验,尤其是作为一个抒情诗人,他既继承了自己对大自然和爱的一贯忠诚及抒情风格,也直面苏联的社会现实,从个人真实的感受出发,将生活经验转变为美学经验:他的创作忠实于缪斯而非代表威权的宙斯,忠实于记忆女神而非黑暗的遗忘。

帕斯捷尔纳克的作品不以完整的情节和跌宕的叙事见长,而着重表现作家心灵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艺术形而上的领悟和对人生问题的求索。至于小说中实验性的技法、对物象摹画的不厌其烦、对暗喻的偏爱和刻意营造陌生化语言的手法,也许会为一次性理解情节和主旨造成障碍,但同时也大大加深了作品的耐读性,丰富了内涵层次,足资后人借鉴。

帕斯庭纳克(《日瓦戈医生》作者)创作的自传体散文《安全证书》,记住了里面有两句话:“人的未来就是爱。民族没有爱就死了。”“那些人,过去的人、事,像一群群飞机,落进了这个空旷的停机坪。”一个人在世上,唯一的所谓安全通行证,就是爱。爱,拯救一切。

汗漫《一卷星辰》,写了他喜欢的作家与图书,是一部注入了他感情与经验的作品。

还可以读权威杂志《人民文学》《十月》《天涯》(对散文比较关注)天津《散文》

怎么读—— 根据线索 从喜欢的作家开始 形成你的读书地图和知识谱系 出版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2、写什么 怎么写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不要奔着大去写 “技巧是专家的事,我的职业是生活”。写个人经验。自我题材不小。你是镜子。

散文这种题材把自己藏起来的余地不大。你要面对自我,纠正自我。容不得虚伪和矫揉造作。

3、介入与超越

谈一谈杂文与散文的关系。广义上讲,好的杂文是散文。时事评论是一事一议和政治表态,不是散文。而鲁迅杂文是,因其超越的能力。对国民性的改造与启蒙任务依然没有完成,《救救孩子》依然具备时效性。当今拚尽全家之力培养了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而非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即是。严复也说,舍身取义的传统断流,做旁观者,看杀的心态,是民族精神出了问题。面对文化和人性的阴影与暗流,如何介入乃至超越?不要简单地罗列问题或泛泛而谈,而是要从问题中思考,寻找到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写好一棵树一个人,就是把握住了一片森林一整个人类。由诸暨继而南方,最后国家,一理也。

4、写实与虚构

散文以写实来抵达真实,那些被遮蔽的真实。叙述者是作家本人,不能虚构自我,不能虚构出一个虚假的自我。但符合整体表达逻辑,如补上古画残缺的一笔树枝或一条湮灭的马尾,细节还是可以虚构的。

5、散文长度和结构

一篇散文可以动辙两三万字,还可以是一本书。一个金戒指怎么及得上一座金矿的冲击力呢。事实上不论是陆游的日记体散文《入蜀记》沈复《浮生六记》还是沈从文《从文自传》台湾齐邦媛《巨流河》,都是大体量的散文文本。

长也难写,短亦难,各有各难。

结构上,向小说家学习。学习多线甚至花瓣式展开叙事。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就是从死者及其子女的不同视角,多重展开故事。

6、语言与诗性

向诗人学习 陌生化语言 如孩童般纯真。语言是基本功。不能慢怠每一个句子。合乎规范,又能破除规范。妥用得地的,戒臃肿,要让词句拥有密度和力度,有快慢节奏。引用材料,须一笔带过。重要的是关注“我”怎般思想怎样行动。

《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

海明威小说的“冰山”风格

其一为简约艺术,即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其二,小说家马原认为其内在素质可以概括为“经验省略”。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海明威就是根据“冰山”原理来创作作品,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在其文体与结构上:

(1)清新流畅、朴实无华的散文体奠定了他作为那个时代最富有才华和艺术感染力的散文体作家的地位。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型的特点:a他以简约、清新的文体净化了文风。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基本都是很卓绝的语句、很简单的句子结构、常用词或日常用语,他厌恶“大字眼”,摒弃空洞浮泛的夸饰性文字,从而使作者、对象与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到最低,取得清晰自然、真切疏朗的艺术效果。b采用多种简约、含蓄却内涵丰富的表达方式。他的作品中常包含很多潜台词,他的喜怒哀乐从不过分描写,只是包含在简约的景色描写、人物动作里。他常用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意识流手法等来表现复杂的心理。这些含而不露的写法为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从而达到厚积薄发、笔不到意到的艺术神韵。

(2)在作品结构上,海明威反对传统的史诗式的小说结构,他也从不写恢弘的长篇巨著,他的小说往往只是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至于故事的经过和历史背景,则当做冰山的八分之气隐匿在洋面之下,但他又要让读者强烈的感受到它的存在。比如《老人与海》,本可以写一千多页那么长,村庄中的每个人物、谈么怎样谋生、受教育等等,但小说实际上被浓缩到只有五万多字,仅集中描写了老人在海上捕鱼的惊心动魄的三天。

电报式语言:

城市被漂亮地攻占了,河水在我们身后流淌。

简洁有力,画面感十足。

要非常重视语言。语言运用得好,小说才能出彩。

每个句子不是孤立的,而是如同老妇携幼,痛痒相关。

既要求语言密度,言说准确。又要情感始终饱满,不注水。“像管理你的银行账户一样,对待每一个句子。”重复的,不准确的,不用。尝试不同角度,不一样的表达,不要懒惰。尝试孩子的语言。少用成语,或用得出乎意料来。不用旧词,不用约定俗成的词,比如用“那一小块面包”代替“圣餐”。

打磨你的语言。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新发:刚磨过;硎:磨刀石。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形容非常锋利或初露锋芒。

在诗性天真里植入经验,让经验跟随天真,才有动人心扉的冲击力。

让汉语焕发新的生命。

托尔斯泰的语言不如博尔赫斯讲究技巧,已然伟大。因为情感力量已经足够大了。

汪曾祺从明清小品汲取营养,江南民谣又添其活力。

帕慕克的散文《伊斯坦布尔》

每一个作家都有一块写作的母土,正如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作品的母土。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这部自传体散文集里,伊斯坦布尔这个至今仍到处遗存着奥斯曼帝国痕迹的城市,迷漫着古老斜阳的忧伤。

书中,帕慕克用诗意、敏感的语调,回忆成年以前伊斯坦布尔的街景、帕慕克公寓里的亲人和家具、欢乐而单调的学校生活、经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船只等等。那些人、物、事,经由他娓娓的述说,在纸上复活。它们无一不散发出淡淡轻烟一样,缭绕于心的忧伤气息。

帕慕克说,自很小的时候他就认为,在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地方,一定还存在着另一个他自己。这个被他称为“奥尔罕的分身”的意念,会给读者,特别是给对土耳其历史并不熟悉的一般中国读者造成理解上的歧义。我个人对此的理解是:一个帕慕克住在当下的伊斯坦布尔,正用手中的笔打量、重读、思忖、祭奠土耳其的历史,书写因古老文明没落造成的无所不在的忧伤;另一个帕慕克则生活在对东方文明高度自信并引以为荣的奥斯曼帝国时期,享受着那个时代极其繁荣的物质文化成果和无上荣光。

这两个帕慕克在现实生活中是重叠的,但在精神指向上,却严重地分裂、背道而驰。这使得身为作家的帕慕克,无时不在承受着这种分身的残酷折磨。他把这种地域及其历史赋予的忧伤,一次次表现在他的小说作品里,更明白无误地表现在这部自传里。他在感叹“自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之后,继而又说道:“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菲利普·罗斯,善于以 长篇小说编织人性史诗(《美国牧歌》、《人性的污点》、《垂死的肉身》等)的美国当代文学泰斗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在1991年意外地出版了一部纪实作品——《遗产:一个真实的故事》。视线凝聚的焦点,不再是广阔的社会、宏大的命题,而是罗斯刚刚去世的父亲,一个平凡、卑微的犹太老头临终前的日子。他的一生像一条浸透了琐碎往事的河,在他和他的作家儿子眼前,半明半灭地流过。父与子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既亲密又陌生,既血肉相连又渐行渐远,当亲人的生命进入倒计时,所有的思索与拷问,所有的惶恐与悲伤,都逼得人透不过气来——哪怕这个人,是以冷峻著称的菲利普·罗斯。作家罗斯和儿子罗斯在《遗产》的字里行间不停地互换,激情与理性时而鏖战、时而讲和,努力还原生活的真相。生活的真相,足以让任何文字都相形见绌,也足以征服全美国最苛刻的书评人。1992年,《遗产》问鼎“全美书评人大奖”,成为非虚构类作品的当代经典。

7、叙事和抒情

勾践的剑出土之时,崭新如初。铸造元素之多之复杂,且随所处位置不同而含量各异。这是铸剑者的整合能力高超使然。好散文叙事抒情议论三者混血。

有思考深度又呈现立体,毫不避讳自己的内心情感(爱是写作的原动力)。既充满情感,又抑制过量的情感表达。

“他很能表达,但他没什么可表达的”。(卞之琳语)

纵有春风牡丹,你也不会爱上胡兰成这个人。因他没有了感动人的能力。(“正值三月初,爱珍穿一件酱色的旗袍,胸襟佩一朵牡丹花,她的人就像春风牡丹,刚开到八分,没有遮拦,而自然含蓄不尽。”这句话是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对佘爱珍的描述。)

“为文非贵在能言,贵在不能不言。”就像日月星光,不能不散发它的光辉一样。

8、生活与写作

生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它滋养我们,也被它催眠。所以,请对生活保持警惕。里尔克说,再伟大的作品,与生活之间充满一种古老的敌意。

说到东坡,“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坡半生坎坷,历经曲折,心中多少感喟全凝聚在此诗中了。值得我们深思玩味的是,这位超越苦难的智者,竟把三个贬地作为总结自己一生功业的里程碑。为什么他没有把杭州、颍州、定州,以及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高官时期作为“平生功业”所在提出来呢?那时虽有诗酒风流、官场应酬、左右逢迎,但他还是多有坎坷,以至于抱负落空,刚直难伸,这都是在那些时期遭遇到的。而在几个贬所,情况却大不一样,他看到了祖国江山的秀丽,看到了人民生活的艰难,感受到了人民中的真淳质朴,人民自食其力的可贵。在缺吃少穿,不会自命风雅、高议国运的人民中,他还亲身体会到了人民对他的热情帮助和由衷的尊敬。比较起来,苏东坡可能会明白,这是在通都大邑中,在他原来接触的许多达官贵人中,是怎么也难以得到的。带着这样的憧憬进入创作,他写下了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入狱,并于1080年谪居黄州(1080年2月——1084年4月)。在黄州,他看到了赤壁的雄奇,看到了长江的壮丽,便立即找到了创作素材,且“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苏辙语),于是,才有了《大江东去》的豪迈,有了《赤壁赋》的清奇,创立了别具一格的豪放词风。从此,把词引向健康、广阔的道路,也成就了他的千古绝唱,登上了他的文学高峰。贬居地成了创作基地,大江、赤壁捧红了远来的居士,这是一桩说不完道不尽的文坛盛事。

宋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二日,因“抵斥先朝”,苏东坡经过几番曲折,一路艰辛,抵达第二个贬居地惠州(1094年10月——1097年4月)。从奔腾万里的长江到碧波泱泱的惠州西湖,地点变了,环境变了,苏东坡开始寻求新的诗情,在诗歌创作上不断突破。他说过:“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南行前集》苏东坡在惠州不到三年,写诗200余首,数量比黄州还多,广泛、细腻地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岭南风光。他赞美惠州泗洲塔:“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玉塔卧微澜”一句被称为千古佳句。他写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表现了对第二故乡的深沉的感情。

苏东坡念念不忘的最后一州便是儋州,这是给他一生创作写下休止符的地方。宋绍圣四年(1097年),朝廷以苏东坡在惠州写诗托意讥讽朝廷为名,再次加重对他的迫害,将其贬在边远的海南岛儋州安置(1097年7月——1100年6月)。62岁的苏东坡在儋州的三年生活里,与当地黎民百姓建立了极为深厚的感情,有《东坡笠屐图》作证。重要的是他获得了人生与文学的双重超越,他笔锋一转,第一次把农村题材引入诗文中,他笔下的老农、村姑、幼童、渔人、船夫等,都有一种劳动者淳朴善良的品质。他写田舍风光和农村习俗,也较有真切动人的泥土气息。居儋三年,成诗100多首,散文100多篇,尚有其他文体和书法作品不计在内,成就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又一丰碑。苏东坡“遇赦北归”时,挥笔写下了“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感谢这片令他热爱的土地。

特殊的遭遇,使这些被贬者有机会近距离地了解生活。苏东坡正是在历史的错位中、在向命运的挑战中完成了他人生的辉煌。从这个意义来说,人的逆境和苦涩并非全是遗憾——

与世俗化的生活保持敌意,也与世俗的偏见、普遍存在的所谓共识,保持敌意,与昨天的我,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保持最可贵的敌意吧!

汗漫:散文是人间消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