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简书面面观

《牛棚杂忆》: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118人  佛狸祠下的猫

    “一本用血换来的,和泪写成的书,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的最大幸福。”――季羡林

    读大学时,讲现当代文学史的是一位原宿风的女老师,她经常穿着长衫布褂,脚上穿一双不符90后审美观的布鞋,方方正正的鞋头,清晰的针脚,个性而又时髦。而与之相配的文艺气息更是清新脱俗,古今中外的文人文章没有她所不知的,讲课时她从来不照书本讲,随心所欲就能把整个文学派系梳理成一张疏落有致的网,而每个点又很清晰有趣。老师有她独到的学术见解,出版了很多书籍,她出版的其中一本《人文蓝典》几乎脱销,外省读大学的高中同学都托我买书带给他们,当时人文情怀是食堂饭桌上讨论的热点。

    在复古风逆向吹来的现代,这位连发丝都透着大家风范的老师,成为了每个中文系女生心中的女神,争先效仿,偶像的作用也是正面的。系里的女生默默捧起书籍,从埃斯库罗斯到周先慎,从莎士比亚到关汉卿,大家都开始加入熏陶的行列。我第一次觉得文人的气节是有感染力和正能量的。

    文人的气质是深入灵魂的,他们身上的骨气更是铮铮可见的。北大是新文化运动中心,也是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文学史上,有很多文人都曾在北大任教,如胡适、鲁迅、梁漱溟、梁实秋、张中行、季羡林等等,还有不少不知名的作家,这些大家文学造诣高不可及,而胸怀天下的胸襟更是高山仰止。他们无不倾尽毕生所学,传道授业,为国家培养栋梁。他们积极乐观,在各种劫难中不改本色,以文人之力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历史证明,文弱书生也有铮铮铁骨。

    季羡林先生在《牛棚杂忆》的序言中写到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翻旧账,打击那些伤害过他的人,而是真诚的希望后人能够通过亲历者的角度真实的看到这段历史,只有正视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将来。

    历史老师讲起文革,说得最多的词的就是“迫害”,课本里只读了皮毛,并不知当时情势如何严峻,冲着这本书的题目,我果断把它收入囊中。

    读《牛棚杂忆》时,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微笑着为你讲述了一个曲折离奇但又血泪满面的故事,语言幽默比喻生动,听者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每个文字里饱含血泪、打骂、屈辱、虐待,听完后心中没有愤怒,反倒多了很多沉重的反思。如何区分“好人”和“坏人”,如何对待生命,如何在苦难中安身立命,如何正确认识历史,这本书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照见绝望和希望。

    书里提到人性,季老先生写得酣畅淋漓,作为东语系主任很多年,他栽培过很多学生、提拔过很多下属,也帮助过很多同事,但在文革来临时,为了划清界线,体现自己伟大的革命立场,那些徒弟、朋友甚至同事纷纷站出来批斗虐待他,人性的邪恶体现的入木三分。他们揪着季羡林的耳朵,反拧其胳膊,卡着脑袋,拳脚相加,更有甚者,昔日共事的同志以浓痰相加,各种鄙俗流氓拿乱石相向。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尊严就像脚底的泥巴,被人踩在脚底下还要被啐两口憎恶的口水,读每一句文字,都觉得后背发凉,很多跟我一样生在和平年代的人都无法想象这样的悲剧竟然真实发生过。

    季老写到他被批斗的过程,站在高台之上,身体弯曲,双手不准扶膝盖,几个小时做“喷气式飞机”状的批斗让受批者脑昏眼花,失去知觉,还不能倒下,一旦倒下后果不堪设想。令人佩服的是就在这种残酷的折磨下,季老每日回家后在阳台上继续练习“喷气式飞机”的站法,并笑谈这样的练习让他成为批斗者里的佼佼者,并且让自己的腰椎更健康,这是何其乐观的心态。当季老生病一路爬着去找医生时,爬在地上完成牢改任务时,气节和尊严就像他身上的衣服破败不堪,除了能帮他蓄着一口残喘的气,多余的都是累赘和负担。

    当时有很多文人受不了这种屈辱,选择了偷偷自杀,季老也心动了,那个形势下活着比死去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胆量,他设想过自己自杀的方式,想过割腕,怕流一地的血吓坏自己家里的两个老妇人,更怕她们落下照顾不力的罪名被牵连;想过投湖,可湖水太浅,又是很显眼的地方,被发现自杀未遂那就是罪无可赦;想过上吊,想过喝药,想过一切可行的办法,在准备实施最终的方案前,他被关进了专人看押的牛棚,终了善待自己的机会也被活生生剥夺了,很庆幸季老等到了平反的那一天,不然我们根本看不到这些惊人的历史和优秀的著作。

    有时最艰难的夹缝中也许善存一丝幸运,正是那天红卫兵们带着棍棒闯进了季老的家,毫不留情地带走了他,才使得他活了下来。他受到的非人的折磨,但劫后余生让他活得更通透更乐观。前几日网上不断曝出某某人爬到华山山顶纵身一跃,去了理想世界,又有人坐缆车到了峨眉山金顶,也轻轻一跳,沉重的身体做了自由落体。不禁很困惑,难道这个世界已经让人绝望到身处青山绿水还想了此残生?难道气喘吁吁一步步往山顶爬的过程中对疲惫的身体没有一丝体恤?死很容易,但生下来和活下去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量,那些经历了残酷和折磨后依然能昂首挺胸的人才是真英雄,强烈建议那些处于绝望的人群来读读《牛棚杂忆》。

    读完此书让人不至于单纯的陷入书中那些灾难而痛心,而是让人主要看到他对这个灾难后面的思考。思想是最珍贵的,有思考才能有进步,有进步才能让那段浩劫发生的有价值,而不是白白断送了那么多人的性命。

    回想起书中的一行行文字,思路无比清晰,情不自禁地就会感叹和反思,多么深刻的笔触,多么刻骨的体验,多么残酷的形势,多么乐观的心态,多么坚强的毅力……纵观这个社会的浮躁,那些无病呻吟的明星八卦,那些坐等名利的无良网红,那些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真实和虚无的差距,而我们就像一个个跳梁小丑,沾沾自喜却不自知。读史使人明智,放大你的格局,开阔你的视野,在现有的幸福中满足,在不断反思中前进,在每个脚踏实地中证明我们还勇敢地活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