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了两趟“顺风”车
昨天下午,坐公交车快到市轻工业园区时,手机却在这时不合时宜地响了。是单位同事打来确认报表数据,我一边对着手机报数字,一边下意识地盯着窗外掠过的街景,等挂了电话抬眼一看,公交电子屏上的站点早已越过了我该下车的那一站。
“师傅,麻烦停一下!”我急忙按响下车铃,语气里带着几分慌乱。车门打开的瞬间,工业厂区特有的机器轰鸣声涌进来,我望着陌生的街道,只好悻悻然地踏上站台。打开导航一看,要去的办事地点竟还在三公里外,步行至少要四十分钟,附近连辆共享单车的影子都没有。无奈之下,我穿过斑马线走到对面路边,学着旁人的样子抬手招手,心里却没抱多少希望——这荒僻的工业园,哪有那么多顺路车。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正准备放弃步行时,一辆白色轿车缓缓停在了我面前。车窗降下,露出一张二十多岁小伙子的脸,眉眼间满是热情:“大哥,去哪儿啊?要不要捎你一段?”我连忙凑过去,指了指导航上的位置:“兄弟,我去前面三公里那个产业园办事,刚才坐过站了。”他爽快地摆了摆手:“上来吧,正好顺路。”
车里飘着淡淡的薄荷香,小伙子一边开车一边跟我闲聊,说自己正要去喀什送货,路过这儿看到我招手就停了。到了产业园门口,我赶紧掏出手机准备转点油费,他却笑着按住我的手:“嗨,多大点事儿,我去喀什这么远都不收钱,何况这三公里。快去吧,别耽误办事。”说完便踩下油门,车尾灯很快消失在路尽头,我站在原地望着他离开的方向,心里暖烘烘的。
等把事情办妥,已经过了下班时间。走出产业园时,夕阳正慢慢沉到厂房后面,公交站台上只有我一个人,等了足足二十分钟,也没见一辆公交车驶来。风渐渐凉了,我看着空荡荡的马路,心里不由得泛起沮丧——难不成要在这儿等到天黑?
犹豫片刻,我还是走到路边再次举起了手,这次是盼着能搭上回城的便车。没想到刚抬手没多久,一辆银灰色的SUV就稳稳停了下来。我快步上前,隔着车窗把自己要回城的想法说清楚,驾驶座上的小伙子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巧了,我也回城,上来吧!”
车里放着轻快的歌,小伙子说自己是附近工厂的技术员,刚下班准备回家。我跟他说起下午坐过站的窘境,还有搭到去喀什的车的事,他听得哈哈大笑:“咱们这儿的人都这样,顺路捎一程又不费事儿。”一路上,我们聊起园区里的企业,聊起城里新开的餐馆,不知不觉就到了市区的公交枢纽。
下车时,我再次提出要付钱,他却摆了摆手:“真不用,我本来就走这条路。”看着他的车汇入车流,我忽然觉得,这两程意外的搭车经历,就像秋日里的两阵凉风,吹散了误车的烦躁与等车的沮丧。
那些素不相识的小伙子,用一句“顺路”、一声“上来吧”,把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也让这个普通的下午,变得格外温暖。
首发公众号“活在春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