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人心!《当孩子遇见书》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是给孩子爱和自由
翻开日本的近代史,明治维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通过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
特别是1947年,日本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从皇室到平民,从学校到家庭,不论地位高低,民众把孩子的教育始终放在第一位。被称为“日本国民童书作家”的中川李枝子(以下简称李枝子),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李枝子1935年出生在日本札幌,因为喜欢绘本和孩子,所以大学毕业后,从1955年一直到1972年,她在幼儿园做了17年的保育员。她把对孩子的所思所想,全都写进了《当孩子遇见书》这本书里。
她用质朴的语言,分享了如何为孩子挑选绘本、给孩子讲绘本的阅读体验,并且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一个喜欢绘本的小孩,如何成为深受孩子喜爱的童书作家。
动漫大师宫崎骏曾经说过:我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像李枝子那样的作品,因此放弃了想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的梦想。
李枝子为何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她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童书作家的呢?在《当孩子遇见书》里我们找到了答案:李枝子说人生中重要的三件事,分别是书、孩子、和绘本。让我们跟着她的脚步,一起感受她精彩的人生。
01
父母的教导,家庭环境的熏陶,为她打开阅读之门
李枝子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收入微薄。但他爱书如命,经常把大部分的工资用来买书,所以家里到处都是书。父亲收集了一套印刷考究的美术画册,书中美丽的插图,让小小的李枝子爱不释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阅读。
然而,当时正处于日本战乱时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连玩具、新衣都买不到,更不要说买绘本了。她只好借姐姐用过的旧绘本,以此满足对读书的渴望。李枝子多么希望有自己的一本书啊!
这个梦想终于实现。在她入学后,收到的礼物是一本《安徒生童话》,这是父母第一次给李枝子买故事书。她兴奋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虽然字迹写得歪七扭八,但当时收到书后愉悦的心情,现在想起来仍然激动无比。
在父母的影响下,家里的读书氛围一直非常浓厚。不仅李枝子爱读书,她的几个兄弟姐妹也争着抢着找书看。
这种情景真让我感动。那个时期的孩子没有游戏机,但他们的童年却因为阅读,过得非常充实快乐。然而看一看现在的孩子,大部分着迷于电视和网络,缺少阅读的兴趣,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太好的现象。
孩子不喜欢阅读,就无法拥有广博的知识,更不会有深刻的思想,因此,父母就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如果有条件,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房,里面摆放一个书架,放置孩子喜欢看的书籍,让孩子自由地阅读喜欢的书籍,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使孩子爱上阅读。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寻让自己满意的体验,一个人能成为什么,就一定能成为什么。
正是因为童年时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使李枝子的心灵,犹如得到雨露的滋养,润物细无声。阅读就像在她心里洒下了一颗种子,为她以后成为一名童书作家,埋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因为喜爱孩子,她做了17年的保育员,称“孩子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存在”
1955年,李枝子在东京都立高等保育学院毕业后,开始思索人生的方向。因为喜爱阅读,书里各类性格迥异的孩子,让李枝子对孩子本身也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由此她决定了自己的道路,成为一名以孩子为工作对象的保育员。
她先后在婴儿收养院、儿科医院等地,进行了参观和学习。两年学成后,进入当所的一所保育园(相当于国内的幼儿园)工作,一干就是17年。
日常工作中,李枝子接触了大量儿童,她说“孩子才是她最优秀的老师”。在她工作的绿保育园,园长的经营口号就是“让孩子在玩耍中成长”,所以李枝子和孩子们,每天自由自在的做想做的事。
我们不禁在思考一个问题:幼儿教育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是让孩子拼命学文化知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吗?
其实好的教育是能够给孩子爱和自由,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成长,孩子的心理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有了自由,孩子就有了丰富的想象力空间,对他们来说,每一次阅读,就像在进行一次有趣的探险。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教育应该鼓励人们去创造、创新和改革,应该阻止牺牲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为代价,去顺从或遵守某些准则规范。
对皮亚杰的这句话,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李枝子没有像传统意义上的保育员一样,每天板着脸,保持正统的老师形象。正相反,她经常会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认为孩子才是她真正的老师。
比如第一次读绘本《小黑人桑柏》的时候,她只觉得非常无趣,书里的故事并不吸引她。但孩子们并非如此,他们能更深一步的进入了绘本描述的世界。她说:“这本英国幼儿童话的杰作,孩子们立刻看到了价值所在,而我之后才恍然大悟”。
和孩子接触的时间越长,越会觉得孩子有趣而诚实,即使社会瞬息万变,孩子的本质却不会改变。
03
绘本是孩子读书的入口,三步法帮助家长如何挑选优秀的绘本,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
从195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到1972年,17年里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保育园和孩子们一起共读绘本,都让李枝子感到无比快乐。
我们可以想象一样,只要她随便拿起一个绘本,便会有几十个孩子,眼睛里闪耀着光芒,来到她身边。这种场景怎么能让人忘怀呢?长大后的孩子们,可能已不记得当时讲的内容,但绘本带给他们童年的快乐,永远会停留在心里。
既然阅读绘本如此重要,那么对妈妈们来说,如何为孩子挑选一个好绘本呢?
首先,孩子自己喜欢的才是好绘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枝子在《当孩子遇见书》中提到:好的绘本,其实就是自己喜欢的绘本。因为说到底,读书的快乐是属于个人的,对书的喜好也是各人有各样。妈妈们完全可以凭孩子的兴趣选择绘本,只要孩子开心就好。
其次,能够让孩子理解的绘本,才是好绘本。
当孩子第一次看见绘本,如果知道里面有自己知道的东西,就会用手指出来,非常开心。在选择绘本时,建议妈妈们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挑选绘本。两岁时,能以两岁孩子的理解力,充分感受快乐;到了五岁,又可以选择五岁孩子能享受阅读的绘本。
总而言之,先从简单的易懂的绘本开始,让孩子尽情享受,然后再慢慢地向经典的绘本展开。如果跳过这一步,孩子就不会理解绘本的内容,感受不到绘本带来的愉悦体验。
最后,绘本的使命,是让孩子“牢记生活的美好”。
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时,也决定他一生。
绘本是“读书的入口”,也包含了“人生的入口”,所以选择绘本时,家长们不可以敷衍了事。市面上的绘本良莠不齐,地摊上2块钱一本的书,和书店里20元一本的图书相比,不仅仅是价格上的区别,更是一种本质上的区别。那么,差距在哪里呢?
对孩子来说,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意味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远远比价格更重要。所以我们选择的绘本,一定要是内容导向非常正确的绘本。因为这是让每一个孩子,牢记“活着非常美好”的机会。
李枝子还给父母提供建议:要注意绘本里的插画,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如果绘画不准确,孩子就很难发挥想象,带来不好的体验。正是因为绘本里栩栩如生的插图,才让孩子乘上想象力的翅膀,在未知的世界里尽情探索遨游。
对此,我个人深有体会。在女儿3岁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会和她一起读绘本。
我每次说“开始读书喽”,女儿就特别有仪式感的钻到我怀里,拿起她喜欢的《大草原上的小木屋》,兴奋的指着上面的文字,让我念给她听,那种享受阅读的快乐真是静谧又美好。
书中有张印第安人的图画,部落首领头上插着怪异的羽毛,她印象特别深刻,对印第安人充满了好奇。后来,只要说到印第安人,她都会歪着头问我:妈妈,是和小木屋里的印第安人长得一样吗?
在《当孩子遇见书》这本书里,李枝子特别提到小时候热爱的岩波少年文库,她是该出版社忠实的小读者,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打动了她:
对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崩坏,直至今日也尚未振作的日本来说,正值少年时代的孩子,才是我们社会里生机勃勃的嫩草,充满朝气的枝芽。
因为这段话的激励,李枝子相信自己的人生被寄予厚望,所以她立志成为一名儿童作家,去影响和改变更多的孩子们;也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孩子们,热爱阅读,日本国民素质得到大力提升,在上个世纪60年代,短短20年间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将会带来多么深刻的影响。当孩子遇见书,当孩子每一次阅读的时候,就是和书中的智者对话,启迪心灵,触发思考,感受读书的快乐。童年的世界,因为有了阅读,变得更加斑斓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