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美术馆:推荐艺术家-汪涛

2017-11-15  本文已影响82人  网络美术馆

汪涛艺术简历

汪涛号保成, 1941年出生于安徽桐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画家,现居北京。1987年考入中国画研究院写意山水专业研修班,导师李可染、何海霞等。历任安徽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曾任.安庆市中国画研究会会长、安庆市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

1974年处女作中国画《青山》出版,180多次件作品陆续由中国文联、人民美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四川、辽宁等出版社出版发行、年鉴、画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解放军报》、澳大利亚《华声报》、《晚邮报》;《美术》、《美术观察》、《中国书画》、《中国画》、《画刊》、《迎春花》、《东方航空》、《人民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专题评论文章和刊登作品。作品先后入选第六、七、八、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第六届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1983年《千峰同一色》、《神女应无恙》入选中国画研究院诗歌选题画创作作品

1984年安徽省美协主办《汪涛画展》,展出104件作品。

1988年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举办《汪涛画展》,展出作品74件, 其中作品《山水田》、《北村纪实》被中国画研究院收藏

1990年开始《外国诗----中国画》的创作活动。先后创作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岛国、美国日本、德国诗共创作285幅作品

1992年由澳大利亚大使馆和澳大利亚驻沪总领事馆邀请分别在北京、上海展出《澳大利亚诗——中国画》87件次作品

1993年安徽大学在合肥举办《汪涛大洋洲岛国·中国画》画展,并应安徽大学邀请讲学,聘为安徽大学兼职教授

1994年应新西兰政府邀请出席《南太平洋第四届国际艺术节》,53幅《新西兰诗·中国画》作品在惠灵顿国家档案馆展出四个月,被该馆全部收藏,并应邀到奥克兰大学讲学

2004年《天长地久》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

2004年《山水篇》系列之九,入选首届全国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2005年《山水篇》系列之十二,入选第二届届全国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2005年《水墨作品》参加亚太地区名家“水墨博览”获金奖。

2006年出版《汪涛写意山水》画集

2007年《中国当代画家》大型电视纪录片《汪涛专集》由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

2007年《文人心像》参加2007年当代中青年实力派中国画名家作邀请品展

2007年受中国国家画院邀请主办《二十年再相会》中国画作品展

2008年《外国诗——中国画》艺术作品集(中、英、德、日对照译本),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作品《响岩》入选“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并获优秀奖。

2010年11月应邀参加“中国书画界百名杰出代表庚寅年公祭炎帝”活动书画作品展

2011年5月6日由中国中文国际广播电台制作《风尚中国》直播节目

2012年应邀参加“中国画·画中国------走基层·画基层”长治采风写生·创作·展览活动

2013年底应邀参加“中国画·画中国------走基层·画基层”新疆采风写生·创作·展览活动

2015年《人民文摘艺术专刊》第一期,发表专题文章“苍茫天地艺趣自然”介绍画家汪涛

安徽省政府收藏汪涛巨幅作品《壮哉龙山凤水自然大美》

文博汇书画访谈:第七集专访一一汪涛谈山水画。

2016年,做客CCTV“少年中国行”《v访谈》一一百家号

2017年《中国艺术》在名家栏目刊发:汪涛焦墨作品15幅。自撰《寻趣一一找乐》一文

汪涛作品曾赴英、法、日、美、德、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并收藏

校园巡展

2012年12月北京语言大学主办“汪涛中国画作品展览”

2013年底北京师范大学主办“汪涛中国画作品展览”

2014年5月对外经贸大学主办“汪涛中国画作品展览”

有容乃大

——汪涛水墨艺术摭谈

殷双喜

前年有机会看到中央国家机关收藏作品的画集,汪涛先生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新变意识,使我认为这是青年画家的作品而产生了了解他的愿望。幸得友人何长江先生相助,我得以在北京海淀某大学的教师宿舍中见到汪先生和他的大量画作。

《奔月》

《河边》

与汪涛先生相聚,观书读画,品茶谈艺,虽是初次见面,却有早已相识之感。在我看来汪涛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多的艺术独行者与修行者之一,但他对世俗功名表现出的淡漠和他对中国画史画论表现出的执着,确实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因为在北京这个国画圈子里,我已经看到了太多的装腔作势、沽名钓誉之人。而汪涛先生朴实无华,一介布衣,心定神闲,每日沉浸在书法与水墨的世界里,得到了令人羡慕的自然心境。

《苍山如海》

《天歌地语》

《谿口》

20多年前,汪涛先生就以其自然多变的水墨创作,表达了传统笔墨对他的功力深厚的中国画创作的良好影响。在他的这些早期作品中,由于善用泼墨法,浓淡相宜,很自然地具有润泽的气息,湿笔、渴笔交相使用,色彩与墨痕互相生发,较好地表现了春树繁花,清溪净塘的景象。

《低能与天才》

《顿悟》

《何为岁月》

《乳石》

《石镜》

汪涛先生在意90 年代以来的创作中有意识地加强了用笔用墨的训练,甚至有一段时间,专以焦墨进行写生。从他大量的焦墨写生作品来看,画家淡化了80年代流行的主观唯美的组合构图,而突出了在自然写生基础上的生动自然。他以苍劲的线条,勾勒前景中的溪船与中景的杂树,而以放倒的斗笔,点擦出溪岸山石及远山的丛林。这使他的作品较之速写式的白描要深入丰富,较之全景式的画室创作要自由豪放,介于写生与创作之间,以其生动自然获得了很好的欣赏与收藏价值,我们在前景中的房舍与人物所用的凝重的用笔中看出了李可染对汪涛的影响。而在他近期在北京创作的《渐行渐远渐无声》、《湖边湖乡》、《风细细雨丝丝》等画中不仅看出他对李可染、吴冠中等人的水墨艺术的综合研究,更表露了他对家乡和早年艺术行旅的深情怀念。

《京都之梦》

《清歌》

生于中国传统笔墨深厚的徽地,汪涛先生也许有充分的理由追随前人,继续徽派中国画的传统文脉,但汪涛先生与众不同,在于其具有很强的中国画的危机感与创新意识。他认为对传统中国画最好的继承就是创新,所以他从未满足于对传统笔墨的研习,而是在研究传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笔墨表现,这使得汪涛先生的水墨创作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许多面貌,没有很早形成一个令人熟悉的模式,但汪涛先生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在他看来,一个艺术家应该执着于自我的创造激情,不要太多考虑,市场的效益,他不喜欢找出一个世人喜欢的基本模式不断重复生产,而是渴望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寻找心灵的敞开与精神的表达。汪涛先生的艺术态度使我想到齐白石晚年客居北京时的“衰年变法”,其中的坚定与毅力令人感动。

《新泉带梦听》

《幽趣此山中》

《漁家乐》

90年代以来,汪涛先生曾经创作了一系列的以点法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水墨作品,这些作品与流行的全因素式的彩墨画不同,只是将传统中国画中的“点”提炼出来,以持续不断地近乎禅意的方式,在画面上点出抽象的山水意象。细细观之,汪涛先生的点状山水,突出的是黑白的两个层次,这也许来自于徽派民居的内在审美意识,在黑色的团块状的山水中,由于点的运用,仍然具有不同的明暗关系,而画中的白,超越了具体的物象表达,是水,是云,是天空,具有抽象的结构之美,体现了一种大山大水,大树与摩崖,融为一体。

《基石》

《泉》

《祥云》

最近数年,汪涛先生又创作了一批将安徽民居组合成为一种团块状的抽象构成的试验性的作品,仍然是湿笔渴笔交相使用,但画面有明显的结构意识,他将现实生活中的安徽民居,删繁就简,提取其有特征的黑白关系与门窗的矩形组合,在大面积的白色背景.中,使处在画面中心位置的村庄,如同江中的小岛,凝聚成一个关系紧密的团块构成。汪涛先生不拘一格,勇于新变的胆魄是这个年龄段的画家所罕见的。

《古民居之一》

《古民居之二》

《古民居之三》

正是在数十年东寻西找、持续探索的基础上,汪涛先生近年来的山水画创作出现了新的飞跃,并且获得了可喜的收获。我非常关注汪涛先生客居北京后所画的一批山水大作,这些作品表明汪涛先生的山水画艺术已经达到的高度,其中融合了他早年对李可染、黄宾虹等大家的研究基础上的笔墨探索,但更显示出他的山水画已经初呈山水大家的个性面貌。这些作品淡化了山水的地域特点,突出了笔墨对人的精神的表现性,自由无拘而又显出传统法度,已经具有了从心所欲、法有我化的自由境界。我相信,汪涛先生以其执着的创造性意志,心无旁骛,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大胆实践,一定能够对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做出独到的贡献。

《天足》

《五月》

《在街心花园》

《当心狗》

《熟悉摸黒》

《岩音》

《一朵云》

《天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