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入者》:有些遗憾一辈子也无法弥补
我们都曾经、现在、或者将来要成为一名闯入者,只是生活不能重来,时间不能倒流,曾经的错误无法改正,那时的遗憾也无法弥补。
《闯入者》是王小帅导演的犯罪悬疑电影,影片在2015年4月30号在中国上映。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空巢老人“老邓”(吕中饰演)家中总是接到陌生来电,接起电话后对方也不讲话,并经常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随着镜头的讲述,一个个的疑问、悬念获得解答,老人四十年来的内疚与遗憾终究是无法弥补。
影片中也贯穿着老邓与大儿子张军(冯远征饰演)、大儿媳(秦海璐饰演)、和二儿子张兵(秦昊饰演)之间的生活场景。
《闯入者》中,老太太是儿子们生活的闯入者,男孩是老太太平静生活的闯入者,老太太也是老赵一家的闯入者。
每个人在作为闯入者身份出现时,都表现的那么强势、那么让人无法理解,也都在不同程度上给被闯入者带来伤害和痛苦。
这部影片有着王小帅一贯的风格,关注小人物,关注社会底层生活、关注人在时代背景下的残酷命运,善于运用长镜头和运动镜头,充满纪实感。
这部影片不仅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奇怪事件发生的原因,也探讨了空巢老人作为一个社会的弱势的、边缘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状态。
一段往事,一个故事,一辈子的无法弥补的内疚与遗憾。
影片开始时,用各种镜头和场面让我们认识、了解了“老邓”这个人物:她是一位老伴刚刚去世的空巢老人,她固执(连个孩子家给他们做狮子头,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吃)、刻薄(对儿媳挑剔,对警官不立案的质疑、对洗脚盆漏电要求退货)、神经质(老伴去世了,还要在吃饭时摆上碗筷,时不时地给老伴的遗像说话)、极其节俭谨慎(每天都要拔掉插头、关掉插板,用洗脚盆时总要用手背在水面上试一下防止漏电)。
当然,她也有善良的一面。她将虽然可疑但是流浪着的带着红色帽子的小男孩带到了家里,管他吃住。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老人的孤独和需要陪伴。
随着影片的展开,我们了解到老人老邓有一段四十年前的往事:
在文革时期,青年老邓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贵州的一个山区支援建设,后来,为了回到北京,她检举揭发了同样有条件回到北京的同事,抢占了唯一的名额。
结果,她如愿以偿的回到了北京,有了较好的工作和平静的生活,孩子们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另一边,被她揭发的老赵则中风瘫痪了四十年,一家人挤在一个破烂不堪的小房子里,对比鲜明。
在那个年代,检举、揭发、批判一个人,一个身边的朋友甚至是亲人,显得是那么容易,只要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只要站在大多数人的那边。
但毁掉的是他人的一辈子,甚至几代人,老邓为此生病瘫痪、老邓孙子盗窃杀人。
老邓四十年来的生活是内疚和遗憾的,她渴望融入集体,融入大家,她渴望获得弥补的机会。
家里发生的一连贯的奇怪的事情,使她敏感的察觉的和四十年前她做的事情有关。
她独自一人来到之前待过的贵州山村,来到这里道歉、弥补自己心里的亏欠,救赎自己多年来不安的灵魂。
她没想到,遇见了那个带着红色帽子的小男孩,而他不仅是盗窃杀人的罪犯,还是老赵的孙子。镜头到这里,交代了所有的真相。
老赵的孙子为了报仇来到了老邓的身边,靠着盗窃为生,他一直在用各种的方式骚扰惊吓着老邓、接近着老邓,但他终究是没有对她下手。
明白了所有事情的老邓,在纠结着要不要报警,要不要抓老赵的孙子。
她为了弥补自己多年来对这家人的亏欠,牺牲了心中的法律。
但最后,小男孩在警察追捕中意外坠楼死亡。
老邓既没有挽救得了男孩,也没有救赎自己,心中的遗憾、歉疚将伴随着她一辈子。
我们或许能够理解老邓当时的做法,因为时代背景赋予了它合理性。
可是,人终究逃不过自己的内心,躲不过自己的良心。有些事,有些遗憾一辈子也无法弥补,只能背负着这样的痛苦和内心的纠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