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思乡曲(汪彤)
端午思乡曲
(1136字)
汪彤
怎么能为旧思想拖累不前呢?尽管有许多需要修改的稿,和悬而未决的稿。
我怎会变得如此“臃肿而庞大”?我心里默默问自己。
曾记得,以往,我是那样一个清清爽爽的人,我手里只有一篇稿,一篇正在写,和需要完成的稿,我的心思,全在上面。一次就写一篇,为一篇稿,谋划布局,这是何等的轻松,却当然也愁煞了当时的我。
想这些事的时候,正是端午,天水这个城市下着雨。父亲打电话来,思念便涌上心头,与窗外的雨,一起淅淅索索,往下沉。我想,有父母的城市,便是故乡,可我在异乡,已生活了快20年。
有个家乡在天水,人却在酒泉工作的同行,他思乡心切,看了我写的《摆露水》,轻轻吟:“异乡为故乡,故乡为他乡”。又有个故乡在天水,人却在青海工作的同行,他也把《摆露水》,转载到自己的朋友圈。他们都悄悄的,在端午节,想念着家乡的一切。
可是,生活着,生活着,人们就会把一处自己也陌生的城市,当做最可亲的地方,甚至也入乡随俗,与当地的人们,一起去过“相思的节日”——端午。
应该是酒泉监狱同行的一句话,让我有了特别的感慨,我想到的是“老树画画”,那句话,最适合他画一幅。“炎炎夏日,吃一碗浆水面,来一盘呱呱,再加一个蜜桃,不羡神仙不慕佛”。
这句话是酒泉监狱才子张世祥说的。虽未曾谋面,只是偶然在端午节问候一声,却觉得,此后生,绝非等闲。他一定是伏羲画卦三阳川开泰处之人?或者生在大地湾里孕育人类之地?或是中国最早设置县制的甘谷(古时为冀县)人?或者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麦积街亭人?或者就是天水城里人?伏羲城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这样地方的水土孕育,生长出生的天水人,堪为了得。而我,一个异乡人,一个从他乡到此处落脚定居的外来客,也居然在水土育养中,不知不觉便爱上了这方土地。
我曾在端午节,跟在大部队一样的人群后,踏着他们的脚印,满山遍野的走。让树梢上、草地里,甚至古寺的琉璃瓦上,滴落的一滴滴露珠滋润、浸养着。我也像这里的人们一样,回家路上,一定要买一把艾草,插在门上,我坚信,这是驱邪纳福的象征。
我依旧想念我的故乡,我早把出生的地方“天祝”,索性当做了故乡,因为回回的梦中,我都在那里。那里大概已不复原貌,永远成为一块心灵上的印记。但此刻在天水,脚踏着的土地,因它厚重,而热爱。因这片土地,有很多我想象不到的神奇,而将异乡当成故乡。
昨夜从蜀地归,清晨五时,先生开车去车站接我,却在半路停下。他说:“下去看看晨光,新修的籍河风景线,已延伸到七里墩了。”还未等我下车,他先跳下去,拿着相机开始拍摄。
到晨光里走走,这正是我天天想做的事情,此时感觉,先生与我的心很近,很近。我们缘于这片土地而牵手,而此刻,晨光里的我们,应是在人生的修行中,和艺术的修行中,走得最近的一次。
遥远的天祝,我出生的地方,此时,我已经回不去了;籍贯榆中,爷爷奶奶去世了,我也不再牵挂了;而凉州有父母在,我只能把那里当做另一个重要的家;天水,这方在我生命历程中,已占去一大半时间的地方,从此也便是我终生的归宿了。我在这里开花、孕育、结果。眷恋一方土地,不是因为一个人,一些事,全因不知不觉中,你已根扎大地。
2018/6/18午睡后于石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