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摆渡人》有感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题记
寒冬深居,闲来没事,偶得一本《摆渡人》,陪我一个寒冬,安静而充盈,美好且震撼。
《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创作的小说,作者从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温情,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所见所感,道出所有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终极幸福的向往。正如简介所说,这本书整体看完后,第一感觉就是通俗易懂,很有哲理性或者引人深思的话并不多。但是其中的一些情节设定,人物刻画或环境描写等等,这些又都让你觉得是环环相扣的,感觉再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又不行。或许,这正是作者写书的意图之一吧,希望每个看这本书的人都能轻易读懂。第二个感觉就是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不过,这本书的写法很奇特,并没有传统式地叙述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以一种“摆渡人”的奇幻背景写作出来。
15岁的迪伦,在一团糟的氛围中,满怀期待的去见素未谋面的爸爸,然而,火车出了事故,迪伦死了,灵魂的引导人崔斯坦带着迪伦,应该说,是迪伦的灵魂,行走在荒原,最终又返回生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仅仅有迪伦和崔斯坦,这一段长达十几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们两人相伴。书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像所投射出来的荒原,或风景清丽,或障烟重重,有悬崖峭壁的起伏,有深不可测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书本的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还隐藏着什么。哪怕是你心底里最深的期冀,你都不一定会明了,那到底是什么。
心绪到现在还悸动不定,好像自己和书中的迪伦、崔斯坦一起穿越每一座山,一起被恶魔追杀,一起到达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伦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诚,快到达边界时,决定在一起,却因现实而不得分开,本以为故事在这里就遗憾的戛然而止了,却不曾想到勇敢的迪伦因为爱,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寻找崔斯坦。每当迪伦到达一个小屋,我心里都默默的劝阻迪伦就在这个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险了,崔斯坦肯定会过来的,可是迪伦每次都无畏的往下一个安全屋赶,去找寻崔斯坦,这让我既害怕又特别期望崔斯坦赶紧出现,激动的是迪伦和崔斯坦终于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碍,返回人间,在一起。当看到最后,“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时的那种感动与幸福,那种好像经历了所有的幸与不幸,我们依然双手紧握,不曾松开,还好,你一直都在我目所能及之处,这已足够。
在爱情这场博弈中,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恐惧,对黑暗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女主角一开始恐惧于黑暗的隧道,恐惧于自己身处在荒凉陌生的地方,恐惧于沿途的那些魔鬼。崔斯特也是,恐惧于沿途出现的危险,恐惧于死亡,不管是自己还是迪伦。
一开始,我很不明白,现实中会有这种恐惧吗?至多是担心吧。但是我却忽视了担心和恐惧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程度轻重的问题罢了。两个人相爱,分离与死亡,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分开吧。知道对方活着,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是也可以默默的关注,默默地思念。将爱藏于心底,默默地爱着,这也算是种安慰了。最糟的莫过于相爱的两个人中,一个魂归黄土,一个煎熬于世。从此,阴阳两隔。[1]
初走荒原,崔斯坦是她的摆渡人,而再次返回时,没有了摆渡人,迪伦靠的是自己,是自己强大的信心和信念!每一次黑夜的降临都意味着死神恶魔的呼唤,迪伦说,她不再害怕看到恶魔了,那是因为,心里有了坚定的爱,就有了无畏一切的胆量。终于再次见到崔斯坦,他们的角色打了个颠倒,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我们一定要回去!”15岁的迪伦再没有了是不是带小熊的犹豫不决,再没有了面对不符合心愿的生活环境而在心底产生的怨怼,她有的只有对爱的向往和坚守!果然,爱带来了奇迹!“她看着他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如痴如醉。”紧张的我怎么都不肯放下手里的书,一直在读到这句话时,才放心的合上书,抬了眼,看一看窗外的绿树,深深的吸入一口满含桂花香的空气,来平复一下自己紧张的思绪,终于一起回到这个世界里,心才可以放下,为迪伦和崔斯坦而放下。
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路途。每个行走在荒原中的人们,都将天堂视为自己灵魂的终点站,他们拼尽全力地向着自己的理想与幸福奔跑,却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对迪伦和无数孤苦无依的灵魂而言,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他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世界便因你狂风大作,阴雨密布;你欢笑,身边就是灿烂暖阳,静谧湖水。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会回报给你加倍的体验。
每次惊险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温情,有坚韧,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时时感觉到,身边的一切有多不堪一击。当生命都逝去之后,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当然这不是因为我对生命悲观,相反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灵魂超脱。
书中的崔斯坦是没有自我的,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他完全是由身边的人界定,不知道自己原本的面貌,这是悲哀的。他的存在是因为别人的需要。迪伦得知后,庆幸并欣慰于自己还是自己。所以,生活在现实的我们,也要记得:无论什么时候不要失去自我,我们的存在不能仅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另外,写完这篇感想后,才在网上看到说这本书并不像其宣传的那么好,但是不管怎么说,存在即是合理,有的时候好书的界定因人而异,如果某个正打算放弃爱情或是为情所困的人,看完这本书后能够为爱而勇敢,或是不仅仅为爱而生,那本这本书又岂会不是好书。表面的东西是明白无误的谎言,下面却是神秘莫测的真理。望与大家共勉。
作者:陆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