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清谈名流之异同

2020-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蔡美女

王羲之这个名字,人人皆知。她给大多数人所留的印象都是"大诗人""大书法家""名士"。那么拥有这么多名号的王羲之,他与别的清谈名流,又有何异同呢?

郗太傅有一次来觅婿,就是找女婿。别的王家兄弟一见郗太傅来寻女婿,便开始故作矜持。但只有王羲之在东床上,摊开衣服卧在那里。完全没有把郗太傅的到来看在眼里。与其他王家诸位兄弟相比,王羲之有何不同之处呢?在别人看到郗太傅,都会故作矜持。唯有王羲之不这么做。从中可以看出,王羲之不拘小节,飘逸,率真。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王戎有一次说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那么王戎所说的"圣人"在这里就是指王羲之。而"情之所钟"指的就是谢太傅。谢太傅是一个能够被情感来左右的人,但王羲之已经看透了,超越了被情感左右的那个阶段。于是王羲之便是一个超越、忘情的人。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娇如惊龙"。这里边的"时人"就是一些名士,还有大官。他们这些有名望的人,对王右军的评价就是从风流的角度而评价的。可以体现出来,王羲之很有风度。“谢公问子敬,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固当不同。"公曰:“外人论殊不尔。"王曰:“外人那得知。"王子敬认为,自己的书法和父亲一样吗?不一样。外人哪得知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别人又怎么会知道咱父子俩的书法不一样呢?

王羲之辞官后,常与“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名士一起,逍遥度日,谈玄论道,诗酒风流。并且他们都好老庄,善清言。”那么王羲之与王导有何异同呢?王导,虽然喜欢谈玄,但无法像王羲之他们那样一起逍遥度日。那么王羲之与王衍又有何异同呢?王衍,谈玄是出于自保的目的,并不是出于真心,而王羲之是真性情。王羲之在将来,可能会选择隐居。

那么我现在给大家列一个表,表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