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光
这篇写于2017年10月4日。
关于前段时间写字较少,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 写出的文字不该天马行空,太过随意,它的内容应该是凝结了自己的思考,它的文风应该是精简,平实,易读的。如果言之无物,不该动笔;如果罗里吧嗦、一惊一乍,这样的文字也只该出现在娱乐小编面前。这其实可以作为一条筛选的标准,如果你订阅的公众号里,排版花里胡哨的、字体五颜六色的、自说自话不考虑读者感受的、通篇不知所云的……以上占到一条的,都可以取消关注。
之前有提到,现在信息噪音太多,我们要做的是主动降噪。首先要过滤掉的,就是那些「不好好说话」的。好好说话,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它是讨论交流的基础,也是公共环境里的基本修养。
我的担心是,自己的文字没有价值,也属于噪音的一种。我常常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能够产生价值,写的文字有价值吗?平时的工作是在创造价值吗?我还年轻,收入还不该成为我做出判断的标准,如果我的行为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那我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才能创造出财富。一边埋怨、讽刺现有的工作、同事、领导、体制,一边又缺乏跳槽的勇气、下定决心的决绝,这副模样,丑极了。日子不该这样荒废下去,创造财富、生产价值,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更何况,它还能让我们快乐。
当我看到还不美好的现状,我尝试着去分析它的原因,问题的根源在哪,解决方案是什么,新的解决方案又会带来什么问题。这些是我的思考,它很不完善,我也知道,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但我不会因此就投身于追热点、记流水账,它既没有价值,也不能让我快乐。如果有光,我的判断,我的言论,胜在没有预设立场,没有在某一要职所带来的既得利益牵绊,也没有单纯地以为外面是「敌对势力忘我之心不死」。某一公共政策背后有很多因素,利益博弈、历史、文化习俗、引导效应等等,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那一定是制度设计不合理——与社会现有条件不相适应造成的。
这是我思考问题的基础。但这并不是什么高大上、正经严肃的东西。举个例子,中小学的时候,网吧还是个名声很不好的地方,打游戏、网上聊天的人群,被冠以网瘾少年的名号。我也曾因此被修理了很多顿。但现在「网瘾」这两个字已经退出历史舞台,00后都未必知道这个词了。被谁驱逐出去的呢?王者荣耀。一对整天抱着手机的父母,大约不会再视上网为洪水猛兽了。故事如果到此就结束了,那我真的没进行什么思考,接着往下联想,黑网吧、网瘾、问题少年,其实代表着的是当时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让当时广大品正少年认为,玩电脑是不好的,会被家长老师打骂,会被街坊邻居鄙弃。如此,避之唯恐不及,何谈得上热爱?像沃兹写出 Apple II,李纳斯写 Linux 这事儿,我辈也就感慨一下。如果只是感慨一下,最多心有不甘,准备投身移动互联网就是了,错过了月亮,还有星星嘛,风口总是有的。可现在又出现一种声音,「中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互联网的命脉不能掌握在别人手上。」人家开发 iOS、Android 的时候,我们又在干什么呢?从小不让谈恋爱,还怪他长大找不到女朋友?现在大放厥词的这类人,是不是当初严禁孩子们接触电脑的那群人呢?来,猜猜看。
我们有幸亲眼目睹的、又一个将要消失的词汇,是计划生育、独生子女。
大概就是这样子的,一些事儿,回想一下挺有意思,深入挖挖,还会有小惊喜。
以及,中秋节快乐。
黑夜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岗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海子 《黑夜的献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