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作品

创业(小小说)

2019-05-10  本文已影响48人  一二三道

文/黑白三道

六十年代的人,非官即富。说是这么说,没做官的,没发财的,还是大多数。老孙头是赣南一个小山镇里,有个叫年坑的山村人家,生了六个女儿了,还要生。六八年,村里人都说老孙头家的第七胎,肯定还是女儿。结果出乎村民们的意料,却如老孙头所愿,是个儿子,取名孙森。

孙森念完高中,没考上大学,在山沟里默默务了几年农,总觉憋屈,二十七岁那年,决定创业。

去年坑,是要翻几座大山的,听老人说那里曾经有一丘田,一半是赣州地区的,一半是吉安地区的呢。本地人都很少提起那个村落,更不用说去了。只是年底一些老者用筷子夹上一片黄元米果,打量一番,会说:“黄元米果,要好吃,还是年坑的。”然后把米果叽里咕噜呑下喉咙再补充道,“那里的水好,黄元柴特别香。”

黄元米果是赣南的特产之一,用大禾米加入黄元柴熬制的汤汁蒸熟后,倒入石臼里,用碓踏,用木棒摏,直至成了分辨不出米粒的团状,就可在涂上茶籽油的木模上压制出一块块龙、凤、吉、祥等花纹图案的黄元米果来,很费人工。

贵客临门,用茶籽油炸两个土鸡蛋,加上几片腌制好的咸香腊肉,加水成汤,再把切成片状的黄元米果和蒜段辣椒干放进汤汁中,稍稍一煮,起锅。看在眼里,口水就从牙缝中奔涌而出。

黄元米果好吃,却不能留,北风天会开裂,南风天会发霉,就算用稻草灰水浸泡也顶多个把子月就有馊味了。

孙森在年坑算是个读书人,表现总得与没念过多少书的人不一样吧,逢事就会多琢磨一番:“我要把年坑变成大禾子种植与加工的生产基地。”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就是要搞得你一惊一乍来。年坑村刚拉进电,孙森就开始琢磨,要用电力来提高黄元米果的生产速度,年年的年底,年坑打米果都忙不过来。

买回那台只是一千瓦的小型单相电动机,都费了孙森老大的劲,跑遍整个村子借钱,寡婆潘婶家也去:“这事准成,你的东西向来留藏好,到时开成厂了,你做仓库管理合适,管理好大的仓库。”

“哎哟哟,一台电动机就能成个大厂?看你把婶婶吓得。”潘婶嫁来年坑,老公不到一年病亡,都说是克夫的扫帚星,她因内疚克死了老公,一直不外嫁,家公家婆年纪也大了,没人照顾会很可怜。潘婶无儿无女,但特喜欢小孩,家里有吃不完的番薯干、窝瓜干。

“电动机回来了,你知道发展的速度多快么?那可是电的速度。”

“我能留藏窝瓜干番薯干,可真留不到票子。”潘婶很着急,看样子是认真的。孙森无奈,搓搓后脖颈上的汗泥,叹着气走了。只差一点点钱就能买回电动机,急死人。

最后是跟老孙头大吵了一通:“母鸡是用来下蛋,我买回电动机,也是为了下蛋!”孙森从小惯成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个性,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正下蛋的几只老母鸡挑去外面镇上,蹲在街角卖了,凑夠钱买回了电动机。

电动机买回来了,孙森就伏在家里画图纸,他要给电动机装上铁架子,架子上装上漏斗,漏斗里装上两根滚轴。就靠这台机器,“孙森要办大厂子,有很大很大的仓库那种。”这是潘婶给孙森的宣传语。

还需要钱去买三角皮带、铁皮、锣丝、角铁,角铁要烧电焊、钻孔,愁死了。装好这台设备,不容易。

试验了几次,改进了几次,家里两亩多田的大禾米都整没了,才整出效果。机器一开动,震耳欲聋,这一年,收回些加工费,设备费用还是挣回来了,总算没亏。

可第二年,外边镇子里就有几家大型的打米果机器,带刀片的,静音的,比孙森的设备强不止百倍。

孙森办大厂子的雄心壮志,就这样跌入冰窖了。自己加工好挑出去卖,都卖不过人家,最起码人家的便宜,便宜的你不可思议。也有大老远进年坑来买米果的,贵就贵一点,只要手工加工的,嫌机器制作的,不劲道,口感也差。

设备只用了一阵子,总不能闲置在家,这可是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孙森又琢磨,榨粉干卖,办粉干厂!粉干的制作,跟打黄元米果的工序差不多,只差一件底端有筛状细孔的铁筒,做一杠杆,人力压榨,工效也不错,好卖了,再图发展。

这回的东山再起,容易多了,但生产出来的粉干却差强人意,易碎,煮起来成团成糊,这让孙森伤透了脑筋,

“早米不行,易断,易糊锅,一定要新鲜质好的晚米。”榨粉干这么简单的工艺,也只好请内行的师傅了,请回来的师傅是个干瘦的老头,蹲在上席的板凳上,吸着烟斗,慢条斯理地说,“蒸米的火,一定要旺,不能停,不能图省柴,蒸汽上来再等十二分钟,就得快速加工,冷了,就不好做事了。”

按师傅的办,做出来的粉干确实棒,但用优质晚米,品种又不能杂七杂八,这成本,比镇子上外地进来卖的还贵一倍,谁要?山里边太阳落山快,粉干是室外晒干与室内阴干是有大区別的,外表的色泽就可分辨,孙森又一次灰心丧气。

经受了两次打击的孙森,说话都癫三倒四了:“人们迟早要抛弃这些现代科技的。”

村里人都认为孙森有神经病。孙森受不了这样的说话,不管父母妻子的阻拦,出去广东打工了,在一家食品厂上班。在人家的大工厂才知道,要做成漂亮的食品,不在乎材质,有增白剂呀,有增塑剂呀,有各种香型的香料呀,这科技的发展速度,才是真正电的速度。想想以前家里请来的粉干师傅,蹲在板凳上,吸着长柄烟斗说话的样子,大师傅又怎么样呢,迟早还是被现代科技嘲笑。

孙森如今回到老家这崎角旮旯的山里,看到田头地里,残留的药剂包装盒子,上面写着的字都是英文,他这个高中生都认不到,奇怪,这些老头老太又是怎么知道用来喷洒果物的呢?

孙森又说出惊人的话来:“科技的进步,只是循环,科学家可以向现代方向一点一点前进,考古学家可以向古代方向一点一点挖掘,都是试图发现终极文明这个点,方向不同而已。或许路径也有千条万条。”村民听了,不明不白,只是笑孙森神经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