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还有远方和诗

2016-04-02  本文已影响34人  沙展

父母,是一个温暖的名称 年轻人总是心急气躁,同时怀着对“远方”的盼望,希望自己活得像诗般脱俗别致,可是年轻人,该坐下的时候就应该脚踏实地,充分地认识自己,别做那些无谓的挣扎,的确,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对自己的未来“精致打扮”,对自己的规划“不拘一格”,不想“局促一室之内”,对自己的梦想有着最充分的期待还有自信,这些都是人之常情,可是现实是最残酷的,拥有梦想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珍惜那些容易失去的!

父母是值得我们守护,他们给予我们性命,给了我们接触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机会,想起儿时他们对我们的耐心,想起他们对我们的教诲,曾经的我们可能不理解他们的苦心!曾经的我们也不肯逆来顺受,觉得他们烦,觉得他们不解人意,不了解你,只是现在长大了,现在独立了,才感觉衰老的感觉那么动魄惊心,才感觉衰老不可抵抗,才发现作为父母的那些责任,身上的重担。 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例子,他规划了用五年周游世界,我也少跟他联系,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说他母亲重病住院了,我就问他为什么没回来,他说他现在在非洲,要回来也要半个月,现在他母亲已经病入膏肓,在即将离世的悬崖边,他叫我去照顾一下老人,我答应了,来到病房,我看到了那个骨瘦嶙峋的老人,她痛苦地挣扎着,却发不出声音,朋友是独生子,病房里,只有护士在给她打点滴,护士见到我,责骂了起来“怎么当儿子的,人都快死了,现在才来。”我默默地承受着这样的责骂,老人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她依依呀呀地挥舞着手糊糊涂涂地叫着:“儿子你回来了,有没有瘦呀!国外危险,你得多加小心,我不要紧。”说完老人勉强地笑了笑,她的牙齿已经掉完了,只剩下一个黑洞。

我不敢做声,就这样默默地守候了几天,老人离世。 电话那头,朋友哭得梨花带雨,句句深情,可是这有什么用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又打电话给母亲,电话那头,母亲说自己身子还硬朗,我哭了,觉得我还拥有父母的关怀,起码我还没有失去他们。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小孩!

远方和诗,需要我们谨慎思考 活着的价值在于奉献社会,梦想的距离在于坚持不懈,有人的梦想是环球旅行,在我看来简直是荒谬之极,这些人既没有立足现在,更没有考虑自身的条件。

我曾在大学里参加过一场关于“论证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辩论赛,场上的选手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我被派到了正方:只要坚持,理想就有可能实现。而反方的观点:坚持需要,但更要接受事实。 论证的过程很漫长,那些煎熬的思考,尖锐的问题,弄得我们焦头烂额,主辩已经败下阵来,轮到我这个副辩了,我站起来,义正言辞地对着反方说:“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理想,立足现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才能,我们就会变成下一个‘比尔盖茨’正所谓‘不怕日子长,只怕铁柱磨成针。’”正想着,对方的副辩已经站起来,他指着桌子,然后挺直了身子,“那么请问世界上有多少个‘比尔盖茨’呢?”我已经知道他的意图,却不想回答,因为大多数的人在实现理想途中体验到的是喜忧参半,幸运还有实力,离愁还有煎熬,世界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在六十亿分之一的机会,他成功了,虽然坚持是主因,可是世界上不会缺少比比尔盖茨更努力的人,那些努力的“拼命十三郎”们最终还不是隐退人群?最终可能还是一事无成,最终或许会孤独终老。

人活着,既要学会心怀远方,也要立足现实。 我再次见到那位朋友已经是清明节,他连自己母亲的葬礼都没参加,他觉得自己是个不孝子,本来他就是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却偏偏有个向往远方的梦,在这五年间,除了电话他连自己的母亲都没有亲自见过,他找我喝酒,诉苦,说对不起他母亲,我没有安慰他,我觉得这是代价,这是惩罚,我觉得他的行为过于愚蠢,就像那位反方辩手所说的:“世界上有多少个‘比尔盖茨’呢?”——“世界上父母还能活多久呢?” 我的这位朋友就是不懂得立足现实,后悔也迟了。

亲情价无量,难道抛弃父母去实现我们所谓的“远方”“诗”就会让我们开心吗?当然,我们年轻,有活力,有许多的理想,只是“远方”和“诗”在亲情面前变得那么渺小,朋友,要知道,如果亲情不在了,父母不在了,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能真心关心你的人了,世态炎凉,你还能找到哪些对你无微不至照顾的人?

父母会入土为安,会百年归老,会从我们的世界消失,所以请珍惜与父母交往的时间,在他们身旁,我们能感到不一样的舒心,因为正如俗语所说“鸟倦返林,尽是树木不知停!”家是温暖的港湾,况且父母还在,慎重选择“远方”和“诗。

上传中,请稍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