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春天》谈起,关于家庭生活的一些思考
在少女时期我就曾想过,以后如果有了自己的家庭该会是什么样子?
结婚之后,我对这类问题的思考有增无减,比起发达富贵,我希望我的家是平和温馨的。一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欢声笑语,饭桌上永远都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大家什么话题都可以聊,没有长幼尊卑的禁忌,不限制想象和自由。
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家庭生活,偶尔从文学作品和影像中得到不谋而合的观点,都要深深揣在心里自个回味个上百遍。
记得大学时期看过庆山的一篇文章,写她和女儿的相处,当时深以为意,喜欢极了:
庆山《她》书摘
我想我并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无微不至的母亲。自她出生,我很少对人谈论她(因为我觉得大人在跟他人的聊天中,谈论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实在是多余),我从不加入所谓妈妈们的组织和聚会,我也并不整日与她缠绕在一起。在关心她必要的衣食住行之外,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一种独立和互相尊重的意味。也就是说,我注重与她之间保持略微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是,给予对方美好的重视的感受,但不侵扰和控制对方的情绪和意志。
......
我从不对她寄托过多期望,也不试图用力灌输给她什么。有时听到一些母亲,骄傲地宣称自己的孩子会背下多少首古诗,背下三字经弟子规,甚至背下老子庄子。我从不试图要让她去学会什么。我只希望她自在地喜悦地玩耍,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用她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前行,如此而已。
那时对于家庭生活的所有美好想象都藏在这篇文章里。直到今天看完《四个春天》,我对家庭生活的期待又被蒙上了一层诗意。
电影里父母亲的温润的爱情,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以及亲情的温暖,无不令人感动。
导演陆庆屹用一台有摄像功能的相机和1500元的三脚架,记录了与父母在一起的四个春天。他没有学过电影,仅仅对拍照构图有一些经验,这部影片是一部纯粹的私人影像。包含对父母的敬意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影片中的父亲是导演本人最敬重的家庭角色。他自律、温和,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怀有孩子般的好奇心。作为物理教师,他却深深着迷于音乐与艺术。会20余种乐器,二胡、长笛、手风琴、小提琴……虽然都算不上特别专业,但他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注定能将生活染上色彩。
在《一席》的分享现场,导演曾回忆起关于父亲的一件趣事:盖新房子的第二年,家里就遭遇了一场火灾。父亲抚摸着被烧焦的小提琴后背,心疼地叹息。
在父子俩都为这场无名火而不解难过时,父亲率先提着小提琴残躯走出了房间。很快,天台上传来了小提琴沙沙的响声,走出去一看,父亲正淡定地拉着手里的琴,就像火灾从未发生那样。父亲没有说一句话,但沙哑的小提琴声带来的力量抚慰人心。
他沉默、克制、优雅,坚定和从容从指间传递开来。不要怕,他仿佛在说,有爸在这,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是事。
母亲也是极其有趣的人,有一颗无比文艺的灵魂。年轻时就是远近闻名的“山歌天后”,年老仍不忘传统,做饭、做农活,无论日子怎样忙碌都要哼上几句。陆导说,父母是他见过的生命力最旺盛的人,这也许是音乐带给他们的。
这个家的家庭氛围让人羡慕,没有批评与说教,一切都在润物无声中自然发生。哥哥从小便是天才儿童,十岁上大学,毕业后在清华教音乐。姐姐也是大学生,性格坚强开朗独立自信。导演本人生性孤僻,曾很多年漫无目的地漂流在各处,当过矿工,画过画,也进过管教所,是大众眼中的问题青年。
但在采访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中年男人对生活的感受力远远高过常人,他没有被迫成长,相反花很多时间思考探索自我生命的意义。
他说,印象深刻的是父母对待变化的态度,他们总是欣然接受好的坏的。哥哥后来从清华辞职,父母没有一句阻挠和抱怨,他们觉得这一切都再正常不过,只要自己开心就好。面对自己年少叛逆,他们也并不心急,只是一如既往地秉承对生活的信念。父母给予的对待生活的热爱与慈悲,无形中像涓涓细流,滋养了孩子们的生命。
看电影的过程中有很多次眼泪不知不觉掉了下来。它会让我们感受到很多,会让我们想到自己的父母,亲人、成长和生死。但最为强烈的是什么感觉呢?大概是试着原谅平凡的人生,把疲惫的世界轻轻放下。
这也是未来我要努力给予给我的孩子们的。
曾和一个在工作上帮助过我的女孩聊天,她比我大,正处在计划生小孩的人生阶段。前段时间,她从前公司辞职后尝试自己创业,做儿童教育类的营销工作。
我们一起吃饭时她告诉我:y,你知道现在一个家庭要养育一个孩子得花多少心血么?从几个月开始就要上各种启蒙教育的班,除了音乐舞蹈等才艺,还有动觉感知各个方面的提升。如果家长不这么做,就会感觉自己愧对于孩子,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丧失了竞争的资格……
我点头称是,回应她,在复杂的都市环境中,我承认陷入了焦虑和迷茫。我害怕在家庭与工作的平衡中无法做到最佳,我害怕我们没有能力全面培养我的小孩,我害怕自己懂的不够多,无法给孩子做出榜样……总之,这些问题我很矛盾。
但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是否真正需要这些?就像许知远问薇娅(当红主播),当物质文明不断向我们席卷来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需要这些?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来塞满我们的生活吗?一样的道理,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的课程和培训,来提升一个孩子所谓的竞争力呢?
看完《四个春天》后,我觉得我那时的很多想法或许是错的。人生来不是为了比较,也不是为了竞争。而是去体验和感受。其实父母给不了孩子太多,财富,指导,人生方向……能有一些启发,但更多时候应是综合自己生命体悟产生的结果。
唯有对于生活一丝不苟的态度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每时每刻,这是安静的,最温柔也是最有力量的东西。还有对美的分辨,把彼此交给对方的信任,对世界的同理心和感受力,这些应该是孩子们从小接触并学习的东西。
孩子们会自己成长,就像大树和花朵一样,家长们只要合适地施肥,添加最纯朴的智慧,然后耐心等待就是了。可能样子不是最初期待的那株,但它总归是好的,独一无二的,让人欣喜的。
“如果有痛苦,就去关照;如果有火焰,也不要掐灭”。恩,就是这样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