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慢慢来

2018-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宁雪

人,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武志红

1

前两天参加了一场心理沙龙,印象挺深刻,结束时我就在心里盘算回去写一篇文章记录一下,特别是活动时与两位小伙伴的交流,总觉时间太短,意犹未尽却也只能浅谈辄止。

可是连续两个晚上,每次打算打开电脑写点东西时,自己却都困得不行,只得放弃去写的打算,但真的躺倒床上,却并未觉得有十分困意。

其实,懂点心理学的人都已经看出了问题,我这是潜意识的逃避,一打算写就瞌睡,而睡觉正是潜意识逃避自动寻求的借口。意识到这点,我开始反思自己,想来是我的自卑与害怕控制了我。因为最近几个月自己很少看书,更是很少写字,前些天看的一本书感触很深却下笔无言,更是让我害怕自己写不好,为了避免承认自己的无能,所以一直往后拖延。但我忘了一开始这样做的初衷,仅仅记录梳理自己,想到这,自己便又有了冲动,写写这次活动的体会。

2

这次活动是OH卡牌,OH卡牌是一种潜意识投射卡,它由两组牌组成,一种字牌,一种图牌,几个人一组,玩家可以随意定规则去玩(老师说,玩牌是有一定的规则,但越没规则,大家放的越开,玩的越好),一般来说,由一位玩家抽一张字牌和图牌,然后来描述自己的牌面,同组玩家可以通过他的描述,来了解、发现玩家背后隐藏的心理。

我们小组三个人,因为大家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触,并不清楚具体的玩法。所以我们直接按老师的一个玩法,分为一位来访者(抽牌者),两位咨询者(其实我本身想作为一位观察员,没忍住)。具体玩法就是:抽牌者在抽牌前提出一个关于自己问题的困惑,然后咨询者通过抽牌者的描述,与抽牌者的沟通等等一步步解决抽牌者的困惑。在这个相互探讨的过程中,玩者(每个人)都可以很好地觉察自己或者觉察他人,进而更深一步了解自己。

先来说说我们组玩的内容吧,这才是重点。我们一组三人,两女一男,暂称小赵(抽牌者女),我,小郭(咨询师男)。

小赵提出的困惑:自己心里住着一位受伤小孩,困惑如何才能走出来?

她抽到的第一张牌是图牌,下图右边那张牌

OH图牌

她描述说,这匹马或鹿给的她感觉很累很累,它身上背负的东西很多,而红色的更像是它的心,它的心很累。

第二张牌是上图左面那张牌。

给她的感觉是这位医生很强势,他交叉的双腿和他的脸部表情让她觉得自己很像这位医生,在外都是给人一种很强势的感觉。实际上,她也觉得自己一直很强势。

通过小郭的询问(说实话,我都不知道如何提问),我们了解到,小赵家里有一位弟弟,她觉得父母从小都偏向弟弟,教育她是姐姐要懂得谦让弟弟,可每次她都反问凭什么要让自己谦让弟弟。现在长大了,知道自己应该谦让弟弟,而且确实她们姐弟俩独自在郑州,她照顾弟弟许多,在她弟弟看来,每次都是她受到父母的夸赞,所以自己觉得父母偏心这事,他们都不可理解,而且她也觉得自己不应该与弟弟争夺爱,可每次听到父母让她多照顾弟弟,自己心里就会很不舒服。

下面是这张图是小郭在游戏结束后,老师讲解时还在咨询小赵的一些问题,从这些问题与文字中,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亲爱的,慢慢来

先说小赵吧,我觉得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一个人,或者说她的超我感很强,譬如,在活动结束时她说她很自私,在与我们聊天时,有时没听我们在说什么,自己陷入到自己情绪中,可是,这其实很正常啊,因为每个人在与别人聊天时都不可能时时关注着对方,由她这句话,我觉得她对自己要求过高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她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应该与弟弟争夺父母的爱,身为姐姐,自己更应该谦让弟弟。可她实际上心里并不舒服,这就是她的超我(自己应该照顾弟弟)与本我(爱是公平的)有冲突。小时候她想要公平的爱没有得到回应,这让她长大了依然觉得父母的爱不公平,可是碍于自己是姐姐,强烈的道德观让她不能表露出来,即使有时表露出来,她也觉得家里人无人可信。

因为时间很短,了解的并不深入,我想关于困惑,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先客观评定一下父母是否真的存在偏心还是父母因为弟弟小,较多关注弟弟而对你有些忽视?(有时,父母照顾两个孩子总会顾此失披),譬如父母对你的夸赞只是为了督促弟弟上进,还是父母既想对你夸赞也想对弟弟督促,只是不知如何表达或这表达方式有问题。评定方法或许可以试试回忆一下父母做的令自己最感动的事。

其次,如果父母真的有些偏心,我们也应该予以接受。人无完人,父母也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受社会,家庭等等环境及自身人格缺陷的影响,做事或行为有自己的偏好,不然有些家庭重男轻女很明显,更有甚者,一些女婴一出生就被遗弃。但接受并不意味着赞同他们,原谅他们。这里的选择权在于你。

再次,你说你每次都用推开别人来试探别人是否真的爱你,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还记得,我问了你一个问题,你觉得爱是什么?你说,爱就是无论你做什么,他都能无条件接受你。可是,实际上,这样的人或许除了你付费的心理咨询师,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这是我在一节心理咨询师上课时老师说过的话,我们都在渴求全然地爱,但这其实很难。我想你知道这样做不对的理由大概也是如此,可是,明知不对却依然去做,这有时不是非得有什么原因,而是我们的内在小孩在发脾气。我们都希望碰到一个事事都能满足我们的人来满足我们的全能自恋,但事实是没有人是完美的,也就没有人能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客观看待,与自己和解。

还记得武志红老师曾说过另一句话,再怎么努力,伤害也不可避免。你说你心里住着一位受伤小孩,可是不知道如何走出来。其实,又有几人没有受过伤呢,即使是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他们依然有自己的问题要处理。何况,人生不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嘛,对此我们要把心态放平,欲速则不达,减少焦虑,慢慢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