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的故事】22、问鼎中原
1、楚王问鼎
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问鼎中原。
话说,楚庄王攻打陆浑之戎。什么是陆浑之戎呢?
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平王东迁之时,周朝大夫辛有刚好经过伊川,发现当地人披头散发,还处于前文明化社会。
说:不到百年,这些人都会变成戎人啊。
于是把陆浑之戎迁到伊川。陆浑之戎原来在甘肃一带。
陆浑之戎是戎人,伊川当地人也是戎人。周王朝就想以夷制夷。
中原王朝一直都有这个概念,以夷制夷。最后的结果基本没有好下场。
虽然陆浑之戎在长时间内并没有作乱,但是架不住人家势力强大啊。
而伊川位置处于
也就是处于周的势力范围,靠近晋国。那么此次出征,楚庄王有两个目的
第一、耀武扬威于晋国
第二、尊王攘夷
那么陆浑之戎自然不是楚国的对手,于是很轻松就被打下来了。打下来了,楚国就要炫耀一番。
周王室此时,也顺水推舟,派王孙满慰劳楚王。王孙满曾经我们讲过(见,【老秦人的故事】18、崤山之战)当时秦穆公出征,王孙满说秦军必败,结果被他说中了。
楚庄王竟然干了一件事情。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
楚王问鼎之轻重。这就是问鼎中原的来源。
我们暂且不去说问鼎中原,什么意思。单单讲,按道理来说,楚庄王不是来尊王攘夷的吗?怎么成了挑战周王室了?
如果了解楚国的历史,就很清楚,楚国筚路蓝缕,苦心孤诣的就是想要获得周王室的承认,那么此时楚庄王问鼎中原,就是很清楚告诉周王朝,实力我有了,这个名分你到底承认不承认?
再者,这件事情必然传到晋国,那么也可以作为威胁晋国之用。
王孙满一听楚王这么说,脑筋转得很快。说:在德不在鼎。
意思是说,即使你有实力,你没有德行,这个鼎的轻重你问不得。
楚庄王说:你不过有鼎而已吗?我们楚国兵强马壮,楚国只要销毁刀剑就可以铸鼎。
王孙满说:君王你难道不知道鼎的来历吗?当年虞夏昌盛,四夷宾服,于是铸九鼎,象征九州一统。到了桀(夏朝最后一任君主),荒淫无度,于是被殷朝取代。商纣王无道,最终被周朝取代。你知道为什么吗?鼎象征的是德行,如果你没有德行,鼎多轻,你又如何能移动?虽然周王室衰弱,但是周王室德行依然存在,天下诸侯莫不臣服。
这里我们不去说,楚王问鼎的意图。我们去探讨一下,这个德行。
我想很多人都疑问,夏商周三代真的是以德治国吗?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有很多思想家,最著名的是老子、孔子?
老子所言,无为而治。但是这里的无为而治和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完全不一样。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是指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杨朱所讲,为什么在这里谈这个人,杨朱之学,被孟子贬斥,但是实际上孟子压根就没有读懂杨朱。杨朱是道家学派之人,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呢?
楊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國而隱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體偏枯。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的说法非但不是自私,而是典型的老子思想,就是我不仅拔一毛利天下,不干。让大家都为我做事,我也不干。而是完全退回原始氏族部落,无为而治。
我们曾经讲过的由余所言的社会(见,【老秦人的故事】18、崤山之战)所以有人认为,由余和秦穆公的对话,完全就是太史公捏造的。
到了孔子,《史记》记载,老子是孔子师。但是孔子完全不理解老子所言的道,孔子提出的理论是以德治国。
孔子为什么主张以德治国,孔子有这么一番描述。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如果社会是法治社会,那么老百姓就产生了法律和非法律的分别。就是在法律范围内,我不干。在法律禁止之外的事情,即使多无耻,我都干。所谓的法无禁止便可为。而如果用道德治理国家,那么老百姓就有羞耻感,不仅可以约束老百姓还可以让他们归服。
这里的道德,跟我们现在所说的道德,还不太一样。我们所言的道德,偏重于伦理。而当时的道德,偏重于政治秩序。
道德和法律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我个人认为,道德是维护生存的工具。法律是文明化的产物。尽管这两个概念看似一样,实际上天壤之别。
道德的重要性远大于法律,一个人如果守德,必然无往而不利。
我们讲过魏公子,就是这个道理。道德是领袖感召力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一个人没有道德,处事必然是动物般的。
但是很多人有疑问在于,如果我守德,而他人不守德,那么我在这种情况下不亚于丢掉所有武器赤手空拳跟对方搏斗吗?如果认识到这个层面,那么只是认识很浅的部分。
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个人。蒋介石就比毛泽东笨?要知道蒋介石在孙中山死后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但是数年间成为国民党的领袖。那么他怎么能败了呢?
这个问题讲起来极其复杂,我们就看一句标语。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就是这句话。
所以毛泽东在长征的时候,能写出这么一句话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所谓长缨无非就是寥寥可数的工农红军。而苍龙是拥有百万军队的蒋介石。
2、穆公之死
夏,楚人侵郑,郑即晋,故也。
楚国攻打郑国。郑国有多惨,无需我多言。看看郑穆公写给晋国的信就表明了小国的之悲哀。
这场仗打完,郑穆公死了。
郑穆公是公子兰,那么他为什么名字为兰呢?
话说,郑穆公他爸郑文公有个贱妾名叫燕姞。
有一天做梦,梦到天使给他一束兰花,说:我叫伯鯈,是你的祖先,这束兰花是你的儿子,因为兰花是国内最香的花,佩戴他,大家都会喜欢你的。
于是郑文公刚好宠幸燕姞,生了一个儿子,以兰花为凭,取名为兰。
郑穆公在楚国攻打郑国时候,就已经病重不起。
他说:我是靠兰花出生的,兰花死了,我也快要死了吧。
割掉兰花,郑穆公死了。
郑穆公死后,其子郑灵公即位。
郑灵公即位以后,楚国送了鼋(yuán)给郑灵公。鼋还不完全是乌龟,是一种巨鳖。
也不知道楚国人怎么想的?送一只鳖。
郑国人一看这鳖,不是展览。而是问,这鳖好吃吗?
据说,郑国大夫公子宋和公子家要来朝见郑灵公,郑国公子宋的手指老动。
公子宋说:哎呀,我猜一定有口福了。
入了朝,朝见郑灵公。厨师正在做鳖。
两人很高兴,相视一笑。
郑灵公问你们笑什么呢?
两人就把食指大动的事情说了。
等到鳖做好了,就请大夫来吃鳖,结果郑灵公召来公子宋。
不知道郑灵公是逗他玩,还是怎么?故意不给他吃。
这对于公子宋这样一个吃货,看到别人大快朵颐,自己看着别人吃。
实在忍不住了,于是自己捞起鳖肉,一边吃,一边就走出门外。
郑灵公一看,你这么能不顾君臣之礼,就想杀了公子宋。
这话就传到了公子宋的耳中。公子宋一看你既不让我吃肉,还要杀了我。
我先杀了你吧。
于是找来公子家,说:我要杀了国君,你看怎么样?
公子家说:杀国君?我不干。
公子宋于是到处造谣,说公子家要杀国君。
公子家没办法,上了贼船,两人杀了郑灵公。
郑灵公即位一年时期没到,原因是不让吃货吃美食。
郑灵公的行为很可能就是开玩笑。因为公子宋告诉郑灵公食指大动的事情,郑灵公可能想故意地不让完成愿望。
郑灵公说要杀了公子宋,有可能是气话。
郑灵公死后,郑国人希望立郑灵公的弟弟公子去疾为君。
公子去疾说:
必以贤,则去疾不肖;必以顺,则公子坚长。
贤能我不行,年长我没份。你还是立公子坚吧。
于是立公子坚,是为郑襄公。
郑襄公即位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驱逐兄弟。只有公子去疾因为曾经让位之事,所以开恩,只有他能在郑国。
公子去疾说:如果你想驱逐,那么应该一视同仁。
郑襄公意识到自己做出来,于是就把自己兄弟保全下来。
3、平定斗氏
我们说楚庄王三年一鸣惊人,其实三年并不准确。因为朝中最主要的若敖氏并没有除去。
此次楚庄王问鼎中原回国后,就要处理这个事情了。
此时我们还要回顾一下若敖氏,我们说过子越椒(见【老秦人的故事】21、晋楚争霸,9)
子越椒一出生就被预言狼子野心,只是因为他的父亲一时心软,没有在幼时除去他。
随着子越椒逐渐长大,其性格弱点暴露无遗。
所以当时子文非常发愁,他知道此人必会给若敖氏招来横祸。
子文临死时,召集族人,说道:如果子越椒执政,赶紧离开楚国,否则若敖氏必有祸患。
那么祸患是不是子越椒引起的呢?如果把政治斗争的失败责任全部推给一个人,看起来幼稚的很。实际上,政治斗争的都是以某个政治势力开始的,自然也是其内斗成为最主要的失败原因。
令尹子文死后,楚国政坛上出现了几股政治势力。
其一、子越椒为主的势力
其二、斗般为主的势力
其三、蒍贾为主的势力
其中子越椒和斗般是若敖氏,内斗不止。蒍贾背后站在楚庄王,矛头直指若敖氏。
楚庄王即位的第九个年头,子越椒联合蒍贾诬陷自己斗般,把斗般踢出政坛。
子越椒取代斗般成为令尹,蒍贾成为工正。
那么此时的形势就很明朗了,子越椒和蒍贾几乎不共戴天。
于是子越椒带领族人囚禁了蒍贾。
随后,逼宫政变。
楚庄王于是和子越椒作战。子越椒拉弓射箭,意图射楚庄王,没射中。
又射一箭,又没射中。
由于子越椒的攻势很猛烈,于是楚庄王的亲兵纷纷后退。
楚庄王为了鼓舞士气,说:当年楚文王攻克息国,得到三支利箭。子越椒偷了两支,现在射完了。
于是击鼓进军,消灭了整个若敖氏家族。
若敖氏家族只有几个人逃了出来。
此时子文的孙子克黄在宋国出使,结果听到叛乱之事。
因为出使命令,克黄就商量应不应该回去。
左右人说:不能回去了。
克黄说:出使责任重大,怎么能不回国?
于是回国,楚庄王因为感念子文的功劳,于是赦免了他,将克黄名字改为生。
也就是,楚庄王花了九年时间,才终于把朝政收回自己手里。
4、齐鲁关系
公元前608年,鲁宣公即位。
鲁宣公是由于他母亲敬赢政治眼光独到,早早巴结上公子遂,才能以非嫡子身份成为国君。(见,【老秦人的故事】21、晋楚争霸,8)
鲁宣公即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娶媳妇。到了齐国娶了一个夫人。所谓娶媳妇,其实就是联络外交的一个代名词。
但是能像鲁宣公这么干的也是绝无仅有,因为鲁文公刚死,尸骨未寒,怎么能娶妻?
中国古代官员,有一个很严酷的规定,就是夺情。所谓夺情,简单来讲,就是原来应该守孝,因为特殊事情,导致不能守孝。
孔子说
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就是所谓的守孝三年。这在现代人来看,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在现在,就算父母和孩子有血亲,但是守孝三年也很不现实。
但是在古代,这是非常合情的事情。
为什么呢?
因为古代的血亲关系和现在完全没法比。古代血亲真是血浓于水,但是现在说句不好听的,有些孩子更多恨比爱多。
因为古代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几乎是全天都在一起生活。而现在的孩子和父母,大部分时间不在一起,父母要工作,孩子要上学,待在一起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两者关系就有点疏远。
假想古代这种情况下,孝道为什么才能在中国那么推崇,这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而鲁宣公在父亲刚死的情况下,就办喜事,这是非常不符合礼仪的。
于是鲁宣公派公子遂迎娶齐国公主。
齐鲁关系开始升温。
同年夏天,鲁国季文子去齐国,给齐惠公礼物,请求会盟。
齐惠公很高兴于是和鲁宣公会见,稳定鲁宣公的君位。毕竟鲁宣公得位不正,有齐国支持还是很重要的。
鲁宣公在这次会见后,派公子遂去齐国拜谢。鲁国决定把济水以西土地给齐惠公,用来感谢齐惠公承认自己君位。
但是鲁宣公忘了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你总要跟晋国说一下吧。结果《左传》毫无记载。
公元前605年,齐鲁大地上的莒国和郯国打仗。
作为齐鲁大地的大国,鲁国和齐国就要干预小国的战争,就来劝架。
结果莒国不听。
鲁宣公气急败坏攻打莒国。
转过年来,鲁宣公来到齐国,齐国的大夫高固,留住鲁宣公,一留,留了几个月,商量娶子叔姬。
子叔姬,如果有印象的话,也许还记得这个名字。
子叔姬是齐昭公的夫人,原是鲁国人,生了公子舍,后被齐懿公所杀。(见,【老秦人的故事】21、晋楚争霸,7)
子叔姬因为齐国的势力全部被铲除,只能回到娘家,也许子叔姬真的长得太美了。导致齐国大夫高固,念念不忘。高固,如果还记得齐桓公一系列时期就知道,齐国最强大的家族就是高氏。
鲁宣公被留了几个月,最后答应,才回到鲁国。
高固于是很高兴迎娶自己的新媳妇。
接着高固和叔姬回到鲁国,履行返马礼节。返马,是什么呢?
礼,送女适于夫氏,留其所送之马,谦不敢自安于夫,若被出弃,则将乘之以归,故留之也。至三月庙见,夫妇之情既固,则夫家谴使反其所留之马,以示与之偕老,不复归也。
所谓返马,就是表示男方不会休妻,以示百年偕老。
公元前602年,为了巩固齐鲁睦邻友好的关系,齐国和鲁国联合攻打莱国。《左传》这里特别指明,此次战争是齐国要打,鲁国跟着凑热闹的。其实就是拍马屁的行为。
5、黑壤会盟
鲁宣公笨就笨在,拜老大拜错了对象,齐国虽然曾经称霸一时,但是今时不及往日,现在的主场是晋国和楚国。即使你不去朝见晋国,也多少和楚国结交好关系吧。结果鲁宣公一直跟随齐国鞍前马后。
我们讲过赵盾弑其君后,迎立晋成公为君。晋成公是晋文公的儿子,也是晋襄公的兄弟。
晋成公即位之后,为了巩固卿族的势力。这话虽然说起来很奇怪,但是晋成公即位只是赵盾手中玩弄的一张牌,不敢不从而已。
晋成公将自己一部分权力让出去,公室收卿大夫嫡子为公族,余子(嫡妻的儿子)成为公室余子,庶子(妾的儿子)成为公行,赐给土地,分封下去。
这个制度不伦不类,自古分封都是分封公族。因为当年晋献公剿灭公族、骊姬之乱,晋文公三次运动,基本把晋国姬姓公族全部铲除。
导致现在分封的子弟都是原来卿族的子孙,朝政牢牢把握在卿族手里。
赵盾当然得利最多,此次改革,赵盾请求让赵括(赵盾的兄弟)为公族大夫。晋成公答应了。
其他国家改革,国君势力越来越大。晋国改革,国君势力越来越弱。
我们讲,改革本质上是对利益重新分配,不是创造利益的过程。晋国国君当然想自己权力变大,于是他们剿灭公族,扶持底层人进入政坛,为什么最后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弱?
其实这就是社会转型期很容易出现的毛病,晋国大夫势力做大,原因在于,大夫领有土地。其土地上的治权还是如同西周一样,势力可以很快壮大。所谓势力壮大,最主要要知道权力的依附者是谁?如果说权力衣服于君主,即使臣下权力再大,也不能归结于君权旁落。
而晋国,很显然不是,卿大夫的权力不依附于君主。相对于楚国而言,楚国最早设县,县的长官直接归属于君王本人。
晋侯伐郑,及郔,郑及晋平,士会入盟。
公元前606年,晋国伐郑,郑国和晋国媾合,士会到郑国缔结盟约。
这段史料之简单,好像战争是过家家一样。打一下,马上就能媾合。那打这场仗干什么呢?
春秋和战国最大不同就是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有限战争,而不是像战国极为暴烈的灭国战。
这里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目的不同,春秋时期周天子威信尚存,底下的霸主并没有取代周天子的意思,所以战争暴烈程度尚可以被周礼所约束,霸主只是为了维护自己地位而打仗。
第二、参战人员不同,如果还记得管仲改革的话,应该知道,战争必须是贵族参加的,贵族本身是有荣誉感的,所以像战国一样暴烈的战争不可能出现。
第三、生产力水平低,中国的生存结构一直是人多地少,这种生存结构下,尽管有大小国之分,但是差距并不大。
第四、晋国争霸,核心就是郑国,属于拉锯战
随后马上,公元前606年,楚国攻打郑国,原因在于郑国亲近晋国。
转过年来,公元前605年,楚国再次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没有顺服。
接着,第二年,公元前604年,楚国再次攻打郑国,陈国和楚国媾合。晋国救援郑国,攻打陈国。
接着,转过年来,公元前603年,楚国继续攻打郑国,郑国终于与楚国媾合。
接着,第二年,公元前602年,因为郑国大夫公子宋的缘故,郑国结交晋国。
可想郑国,这个国家惨到这个份上。
公元前602年,晋国召开黑壤会盟,召天下诸侯,意图让他们承认晋国的霸主地位。
鲁宣公此时才反应过来,晋国才是真正的老大。
于是亲自来晋国朝见,晋国在大会上抓了鲁宣公。说你即位,竟然不通知晋国,这是何缘故?
最后鲁国花钱免灾,才放了鲁宣公。
第二年,鲁宣公才回到国内。
所以《春秋》都不好意思说这件事情,太丢脸了。鲁国多少也是周公旦后人。
这里我无意说什么国力决定一切,我只想揭示春秋时期为什么是一个大变革时期?原因,在这里体现很清楚。
在一个太平时期,文化一般都趋于稳定。而在大变革时期,拳头才是主流,很显然体现出春秋社会更为动摇。
公元前600年,鲁国派出使者去王室聘问。但是这次聘问不是鲁国诚心诚意的,是周王室示意鲁国这么干,可想周王室的地位。
但是鲁宣公不知道为什么对齐国特别有好感。
公元前599年,鲁宣公再次前往齐国,齐国看鲁宣公如此恭敬,把济水以西的土地归还鲁国。
其实更重要的在于,齐惠公此时病重,不久就死了。
鲁宣公再次前往齐国,奔赴丧事。
齐惠公死后,其子齐顷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