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年味还浓吗

2020-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尘缘渡劫

        记得20年前的春节,才叫“过年”,现在充其量叫“放假”。深以为是。

        如果说小时候有多么的渴盼过年,现在就有多么的害怕过年,以前,过年意味着浓浓的年味,包饺子,放鞭炮,新衣服,新鞋子,压岁钱……

        现在只是有一周的时间可以正大光明的不工作而已。更恼人的是,很多人回到家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刷手机而已,不会帮父母一起张罗着打扫卫生,也不会进厨房做饭。

        更不会外出走亲戚,就算是这样还是觉得很累,很无聊。大部分年轻的人的状态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酱油瓶倒了也懒得去扶一把。

        她最在意的是,时时刻刻握在手里的手机,没完没了的刷微信。

        不屑于与经常不联络的亲戚拉家常,哪怕是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也总共说不了几句话。

        双方都会觉得分外尴尬,还不如各玩各的来得自在。以前走亲戚还会在家里留下来吃饭,中午时分,晒晒太阳,打打麻将,拉拉家常。现在走亲戚,礼物一放,寒暄几句,转身就走人了。走亲戚也成了一种形式主义,没了当初的情分在。平日里也基本上不联系,也只有过年的这几天,相互走动一番。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人都觉得过年很累?我想,跟有钱没钱无关。主要还是源于一些现实的因素。

        其一,过年回谁家的问题,经常搞得夫妻双方鸡飞狗跳。按照传统习俗,过年必须回男方家,有些婆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可是很多家庭的实际状况是,妻子是岳父岳母家的独生女,如果不能回家陪父母过年,那么对于老人而言,是莫大的失望。故而,有些夫妻商议后决定今年回婆家,明年回娘家的决定。还有的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意味着两家都要回。但是来回都是几百公里,一周的时间,双方的父母都要考虑,对于小两口而言,无疑太累了。还不如平日里上班来的轻松。

          其二,熊孩子回谁家的问题。有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每到过年过节时分,双方老人就争抢着要孩子。因为有孩子的家庭,才是充满活力的,老人才会整日笑的合不拢嘴。让人心累的是,只有一个孩子,去了爷爷奶奶家,姥姥姥爷不开心。去了姥姥姥爷家,爷爷奶奶又倍感失落。这样一来一去,在路上的时间,短则数小时,长则十多个小时,对孩子而言,无异于是一场灾难。如果孩子再有晕车的毛病,当妈的就更糟心了。

          其三,人,都有攀比的心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过年期间,多数人变相的炫富。开奔驰宝马的瞧不起开普通车的。有车开的,瞧不起买不起车的,买了房子的,瞧不上买不起房子的,买了第二套房子的,又瞧不起只买了一套的。衣着精致的瞧不起穿着普通的,混的好的打心眼里看不上混的不好的,哪怕小时候是初中,高中同学。现在见了面也没了往日的亲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无形中被拉的很远很远,再也回不去了。

          其四,大龄未婚人士无一例外都会被安排相亲。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光棍真的不少,一方面是僧多粥少。另一方面是真的娶不起媳妇,动辄就是十几万的彩礼,还要在城里买房,买车,这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地的农民父母来说。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太多的人,拼了一辈子,给儿子娶完媳妇,搭上所有的积蓄不说,还会面临还不完的贷款。为人父母累,累在有心无力。年轻人累,累在虚荣心,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一晃又是一年,来年还是单身。很多时候,她心里可能被理想伴侣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才会更心累。

        明天又要过年了,可是一点也没有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街道上有花花绿绿的装饰,也没有挨家串门的热闹。真的少了小时候那种仪式感和期待感。村里打工的人,基本上都是年二十九左右才回家,以前各家各户走动的很频繁,现在也开始和城里人一样。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了。串门的比以前少了很多。甚至还有很多人过年不回农村的,直接在打工的城市过了。

          春节,再也没了小时候的味道。

          不禁想起一句话:“那些年穷的像个孙子,但快乐的像大爷,这些年不愁吃喝了,丰衣足食了,却再也没了当初的幸福和兴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