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1
作者李雪
看见 是 疗 愈 的 开始
01 觉察: 遇见 内在 的 婴儿
亲密 是 母 婴 关系 最 自然 的 状态,亲密 疗 愈 一切,父母 今天 怎么 对待 自己的 孩子, 也就 决定了 明天 别人 怎么 对待 你的 孩子。
“强迫 一个 婴儿 在 没有 父母 呼吸 声、 没有 母亲 味道 的 地方 睡觉, 是以 培养 孩子 独立 能力 为由 对 孩子 施加 的 冷 暴力。 父母 过早 地 让 孩子 一个人 睡, 并不能 使他 独立, 反而 会 让他 产生 被 遗弃 的 恐惧感 和 对 亲人 的 依赖 感。”
法国 心理学 家 伊 莎 贝拉· 费 利 奥 沙 告诫 年轻 的 父母 们,“ 只有 拥有 足够 的 安全感, 孩子 才能 走向 独立。”
02 态度: 放下 评判, 全然 看见
不干 扰 孩子 内在 的 成长 节律
最好 的 教育 就是 不 教育。 在 爱的 陪伴 下, 不打 扰 就是 对 专注 力 最好 的 培养。 孩子 的 精神世界 我们 无须 全部 了解, 但 需要 时常 放下 成人 已被 高度 训练过 的 头脑 的 假想, 带着 敬畏 之心 去 体验。
规则 要 建立 在 尊重 感受 的 基础上
若有 充足 的 爱 流动, 孩子 的 好 习惯 也会 自然 呈现, 无须 训练。 真正 美好 的 品格, 是 得到 充足 的 爱 和 允许 之后, 灵魂 自发、 自然 的 选择。
任何 顽固 的 坏 习惯 都是 在 呼唤 爱
酗酒 的 爸爸 也可以 很 爱 孩子, 如果 妈妈 鼓励 孩子 接纳 这样 的 爸爸, 孩子 就会 获得 一种 感觉:“ 缺点 再 大的 人 也会 爱 我, 也 值得 我 尊重。”
给 孩子 底 气—— 无论如何, 爱 都存 在。
学习 正确 的 方法, 也要 学会 放下, 真实 勇敢 地 投入 生活, 让 爱 流动。
父母 的 负面 投射 创造 了 孩子 的 负面 现实
投射 是有 能量 的, 如果 父母 坚持不懈 地 把 负面 的 担心 和 评判 投射 给 孩子, 就 等于 在给 孩子 创造 一个 负面 的 现实。 再好 的 孩子, 也会 被 父母 长期 的 负面 催眠 搞 砸。
每当 投射 之时 反观 自己, 回到 心灵深处, 对 自己 说:“ 孩子 内在 的 智慧 和 节律 会 指引 他, 我 经由 焦虑、 恐惧 看到 的 他, 并不 是他 本身, 而是 自己 被 压抑 一面 的 投射。”
如果 担心 孩子 学习 不 自觉, 父母 可以 自省:“ 我曾 经 厌恶 学习, 在 学习 过程中 体验 到 痛苦 的 是我, 我的 孩子 会 经由 他的 体验 找到 学习 的 乐趣。”
李雪老师的书买了许久,一直觉得自己还没机会需要用得上,近期发生的事情,需要读李雪老师书治疗下。
闺女开始幼儿园大班了,焦虑的老师开始教孩子们学数学的分成,学拼音,并且每天布置作业还要家长拍视频到群里。我本以为要上小学开始辅导孩子,没想到幼儿园就开始,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开始陪伴写作业了。老母亲陪写作业的情景在电视里看过,没想到现在我在上演。我就是电视里的母亲,娃就是电视里那个可怜无辜的娃。因为这讨厌的作业,以前的幸福时光就变成了吼吼的时光,小乖变得不自信了,嘀咕着怀疑自己,小乖貌似变的乖了,主动说不多看动画片了,克制自己。
反思:1. 忽略学校的拍视频到群里,第二天老师就奖励小乖糖的行为。想吃糖,自己买2.老师焦虑(假象:老师是负责任的),我不能跟着焦虑 3.我自己在小学学习拼音时被老师恶狠狠的打过,至今记得那一幕,恶毒的老师。长远看拼音的发音并不影响未来的学习成绩,影响的是老师或家长对此的做法导致的孩子的兴趣与自信的失去4.还孩子的童真,调皮,可爱,无虑,自信与开朗。
愿孩儿们没有作业,即使布置少量作业,规定不允许家长辅导,孩子们独立完成,一切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