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给予不是为了让你欠人情
十一《非暴力沟通训练营》2016.12.11 D1C1
《我的给予不是让你欠我的人情》
我叫十一,很感谢能抓住这次机会参加《非暴力沟通训练营》的课程, 希望精读《非暴力沟通》同时透过丽芳老师讲解以及水水老师的指导,希望能做《非暴力沟通》的受益者和持续传递者。
第一次听说《非暴力沟通》是数年前,脑海中印象自己很少存在Violent的倾向和极其不理智的行为,于是拜读的念头作罢。 机缘巧合朋友圈推荐,有幸听樊登老师解读了《非暴力沟通》,获益匪浅,而且樊登老师大力推荐。 好奇心驱使我要精读《非暴力沟通》。
本书的翻译者阮胤华老师谈到读完本书后发现激励自己的方式无意间促成了自我憎恨,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常常指责自己,类似于完美主义者没有完美表达出自己时常常自我产生的负罪感尤为强烈,他表示非暴力沟通能够提醒倾听自己内心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促进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大学的时候,打鸡血的时光里,十一也常常有这种没完成任务的负罪感,内疚感……后来通过自我调节得到改善。
阿伦•甘地 13岁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非暴力生活的关键之一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跟随祖父学习用非暴力原则的灵活交流。读到这段时,已非常震惊。
‘’①改变沟通方式是自我转变的重要开端‘’。很受益的一句话, 自我转变先需要学好如何去说,如何说好话,如何有效沟通。
‘’ 听到批评时,我们一般会申辩,退缩或者反击。‘’这是大多数人们的喜好,卢森堡博士说,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而不反驳他人,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柔情,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全新的体会。读到这里,已经严重地同意所表达的内容, 我们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为他所不恰当的表达而用心去感受去分析。
当然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①观察②感受③需求④具体请求。能够表达自己和用心倾听他人都是非暴力沟通好的开端, 但这四个要素也并非都是固定死的。 通常情况下观察事实(表述), 体会对方感受, 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提出具体的请求基本上都能让对方感受到爱的语言在表达。
章节1的末位卢森堡博士讲述自己去伯利恒德黑撒难民营中的一个清真寺讲解非暴力沟通,由于自己是美国人(难民营本来早就敌视),现场差点被听众击毙,突发情况下卢森堡博士对此展开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获取听众信任,化解危机,并被受邀去曾差点把他击毙的狂躁者家里做客。 运用这样的非暴力沟通实例充分展现了非暴力沟通方式的绝佳好处。
我是十一,希望每天精读《非暴力沟通》有所得,坚信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重组,另一种是扩张。 好比我这样表达出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
为的是,不断精进。 看到特别喜欢的话就是‘’我的给予不是为了让你欠我的人情‘’ 力所能及,帮助他人,快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