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读书笔记

2024-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徐漫叙

《秋园》是女儿推荐给我看的一本书,那一日在与女儿的闲聊中,我说我的妈妈已经离世五年了,但我一直不能放下,说不清是不舍,还是遗憾,总感觉我们母女情未了,想把她忘记,却总是又在不经意间想起。曾经想用文字帮我回忆过去,那时有许多事情不愿提及,现在想提笔,又感觉无从写起,终究是写作水平有限,关于写下妈妈的故事就成了我的一个未了的心愿。

女儿对外婆的感情也是至深的,外婆的离世也一度让她悲伤不已,听了我的想法后,她立马推荐我看《秋园》,并立即帮我下单购买,为了让我更好的了解这本书,也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她还一并购买了《浮木》和《我本芬芳》,这是作者在厨房里完成的三部曲。

《秋园》是本书作者杨本芬写她母亲一生的故事,女儿说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位作者在60岁才开始写作,还因为她的创作环境是在厨房中完成,更因为她写得是自己的母亲。如此介绍,让我对这本书多了份期待。

对于这位作者,我不是很了解,不知她的文学功底,但就凭着写作的时间,写作的地点,写作的内容,成功吸引了我,于是在收到书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这本书。

《秋园》自序中的标题是“厨房里的写作”,看着就很接地气,仿佛看到了锅中冒出的油烟,闻到了菜中的香味,作者身在其中在洗菜、炒菜间隙中写作。

“厨房大概四平米,水池,灶台和冰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再也放不下一张桌子,我坐在一张矮凳上,以另一张略高的凳子为桌,在一叠方格稿纸上开始动笔写,我们一家人的故事”。

好有画面感,脑海中立马浮现出文中的场景,想到了小时候做作业时的情景,坐在小凳上,趴在大凳上。

在这篇自序中,我也了解到作者的更多简历,作者的这一生都在为生存挣扎、奋斗,做过许多活计:种田、切草药、当工人、做汽车零配件生意……但从未与文学有过交集,难怪称为素人作者。写作时还未摆脱生活的重负:老伴年事已高,有糖尿病和轻微的老年失忆症状,她必须像个护士一样伺候他。

生活很苦,只能自己加糖了。一生都想读书的愿望始终没能很好的实现,六十多岁的时候,她开始准备干一件从未干过的事情:写作,为的是将母亲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

随着阅读的推进,让我引起了我更多的共鸣,作者的母亲去世后,她被巨大的悲伤冲击,身心几乎难以复原,这一点我有太大的感同身受,母亲的去世,对我打击很大,我也想着从文字中找寻曾经的记忆。

我瞬间来了兴趣,不为写作出版,只为记录那些与母亲过去的点滴,用文字帮助回忆。愿我也能从阅读中,从回忆中,温暖我心底深处的悲凉。

开卷有益,秋园未必能让我学会记下妈妈的过去,但它让我收获颇多,关于读书,关于做人,关于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