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者,必见诸日常
企业文化100篇—第七十五篇

《中庸》有句话:“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可见,道就在平常日用间,并且常常是“日用而不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所以说,文化必见诸日常,见诸于实践。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不能体现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就不能称之为文化。
文化如此,企业文化亦不能外。我们在理念实践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案例。
比如尊崇标准的工作文化,首先是要明确“工作=工作1+工作2”,把改进工作引入日常的工作任务当中,从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入手,养成员工“标准加改进”的工作习惯。可是很多单位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常常介绍一年一度改进奖金考核与分配制度,以及各种会议制度等,标准与改进,只是偶一为之,不是在员工日常的工作中体现。
比如持续改进的创新文化,是要确立PDCA循环工作法,明确点滴的改进就是创新的观念,引导员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需要提升的地方,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这也是日常化的一个东西,通过日常的、点点滴滴的改进,帮助员工养成检验工作、发现问题、制定对策、改进工作的习惯,进而形成我们倡导的创新文化。单次的改进当然重要,但绝对不能止于此,而是要反复运用PDCA循环,并且举一反三,才能慢慢养成习惯。
比如经验共享的学习文化,是要反复去发现“最佳实践”,并在行动中学习,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建立LUTI机制,使“向最好的学习”日常化、实践化。我们往往只是学习了一项“最佳实践”,而且不是员工主动学习的,是上级部门或管理人员推动学习的。当然这可以算是一个起点,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最终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不断地、主动地去寻找“最佳实践”,并运用到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
其他几个专题也一样,只有日常化,才能够使某种做事方式成为员工的习惯,使公司倡导的价值理念落实到员工身上,变成员工的思维和行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
“百姓日用而不知”非常深刻,很好地诠释了价值理念如何支配人的行为。员工可以不知道什么是企业文化,可以不明白企业文化建设是要做什么,但企业文化仍然贯穿于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大家不知不觉受到习惯的支配,按照某种方式来行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工作当中,引入价值理念的要求,通过行为养成,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打造企业倡导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