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坏净基本概念[2]-佛法僧戒
四不坏净,来自阿含经,在一般的佛法里面很少会听到这个佛学概念、名词。但是作为一个要解脱者,作为一名要行菩萨道的人,特别是现在才开始修的,对四不坏净概念的厘清是很重要的。
四不坏净就是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于戒不坏净。佛、法、僧、戒,这四样是不坏的,而且要纯净无暇的。依四不坏净修,当生就能成就。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些圣弟子们,修行凡是成就了的,没有一个不是因循环四不坏净而修的。不管你是证到初果、二果、三果还是四果,四不坏净是前提。四不坏净是一生成就的法,只要按照四不坏净修下去,不管修行还是干活、做事,越做身心越柔软,法喜越充满。如果你心中没有法,对四不坏净理解不透,你修行再怎么修,修的功夫越高,今后会落在魔镜里出不来,还不如人家不修的。
只有对“四不坏净”的法义很清晰、很明了,才能在生命活动的每个当下都是很清晰、很明了。大家学佛了,如果过去的学佛没有受用,就需要把《佛法修学基础导读》好好总结一下、看一下。
如果道理知道,但就是做不到。实际上,这样的道理懂了是什么懂?是很肤浅地、停在表面的懂。就像一片叶子飘在水面上,它落到水了么?它确是碰到水了,已经在湖里了。但它有深度吗?没有深度,仅是浮在水面而已。
那么,懂的深度在哪里呢?这个深度就是多闻熏习。实际上,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如理思维、法随法行,所有的修行都是依这个四个步骤的次第而学下来的。不管修什么法门,不论跟哪个老师学,南传还是北传,佛教或者非佛教的,包括基督教,都是一样的次第。哪怕是学世间的任何一门学艺、手艺,也都是必须遵循的次第。
我们学了很多的法,无非就是要解决内心的问题。当然,我们很多都是学大乘菩萨道的。因为中国大陆是大乘地区,主要说的是要发菩提心,要普度众生。如果要度众生,那么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没有?自己所学到的法,对身心起到作用了没有?自己受用了没有?所以学佛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修证佛法。
因为佛法是释迦佛用自己的身心去体证、体悟的法,而不是我们自己体证、体悟的法。虚云老和尚跟我们讲的法,是虚云老和尚自己体会、体证的法,不是我们体证到的。宣化上人讲的,也是宣化上人他自己体证到的。我讲的也是一样,也是我自己体会到的,并不是大家体悟到的。所以大家在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身心去如理思维,结合自己的所学去综合性的考虑,然后再决定是否走这条解脱的路、修学的路。
虽然《佛法修学基础到导读》看上去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啊!但是你们看破没有、放下没有?你们到底看破了什么,放下了什么?你们内在的执着染爱,到底是什么?如果要看破、放下,就要首先问自己:我在哪里没看破呢?我在哪里没放下呢?我在哪里抓取呢?作为修行人,如果现在不去虑这个道,以后境界发生的时候,就有大苦生了。如果懂得无常,当下就会去观察自己内在执着有多深了。
所以,看破什么、放下什么,要往自己内心里面去深观、深挖。挖得越彻底,看得就越破,放下得就越真。当用这种心态去面对妻子、面对孩子、面对生活、面对修行的时候,还怕自己不死心吗?还怕自己心安不下来吗?所以,找环境来修行的人都是傻子。风水好的地方都是有德之人在居住,所以不能争。该自己的始终是自己的,不该自己的得来是有苦的。
因为佛、法、僧、戒,这四样是不坏的、是纯净无暇的,而且在修学中是如此的关键和重要。所以,接下来的内容,我们会分别跟大家讲到怎样才是正确理解佛陀本意的佛法僧戒。只有把这些内容明确了,我们的修行路才是明明白白的修行路。所以在这一讲里面,第一点就是讲师尊的修持,第二点就是讲佛、法、僧,第三点就是讲五戒十善。其中,佛法的五戒十善与儒家的忠孝仁义,虽然表述的词语、概念不一样,但是这里面全都是人天善法类。所以,忠孝仁义与五戒十善所含的本质是一样的。
【文章来源】:《佛法修学基础导读》
【讲述】:东方先生
【缘起】:
佛法是很平实的,仅是告诉你人生宇宙、生命的真相。佛陀所说的法,都是针对生命价值的当下,解决当下的生命冲动,令众生离苦得乐。
我们真的认清楚自己内在的问题吗?我们所执取的是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吗?过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追求的是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吗?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谁能雷震诸佛音声,谁于生死睡眠之中,而独觉寤唱如是言。诸众生常为烦恼重病所缠,谁能于中作良医。”能闻此解脱的法,皆是有大福报之人。
修行,欲待了时无了时,此刻休去便休去。
【公益免费】:为方便大家共修佛法,全国各地均有读书会,供各师兄线上线下相互交流学习,您若有缘,可添加本人微信号:88624948,备注:简书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