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
2025-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煜儿成长屋
作者:张宏杰
曾国藩,出身农民,资质平庸,科举考试中连续六次落榜,在第七次后才成功中举。高中进士后,曾国藩来到了北京开启了京涯生活,在这里曾国藩发现了自身很多缺陷,如见识狭隘、观念粗鄙、浮躁、为人傲慢,认识到自身问题后决定要改变,立志成为“圣人”,于是研读经典、广交朋友、写日志等方式进行自我监督反省及完善。
咸丰二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冒着巨大风险创建了湘军,在组建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让湘军成为一支有信仰、有纪律、有战斗力的军队,战争初期遭受多次失败,甚至两次想跳江自杀,深陷绝境,后面更被皇帝拿掉兵权,陷入人生低谷。
曾国藩借父亲去世回家守孝,蛰伏两年,反思自己为人处世,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刚愎自用,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了“脱胎换骨”,不仅消除了政治敌人,而且凭借“结硬寨、打呆仗”,成功战胜了太平天国,不过也因强硬残酷的手段获得“曾刺头”“曾屠夫”的恶名。
曾国藩眼光长远,审时度势,面对与洋人的差距,率先抛弃落后观念,倡导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晚年时扶持接班人李鸿章,抽身退步,完成湘消淮长、曾李瓜代的过程。
最后因“天津教案”被骂“卖国贼”,导致精神备受打击,回到两江后不久,即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