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字塔原理》让自己逻辑变清晰
为什么有些人遇见问题马上就能找到突破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把观点1234清晰的表达出来?今天《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帮我们变聪明。
一个聪明人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呢?
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的脑子里会浮现大量和这个问题相关的信息,问题越复杂,信息就越多,而每个人面对信息有着不同的信息注意力,逻辑混乱的人,他们的注意力几乎均摊给所有信息,表达的时候就会东一锤西一棒,他们的大脑感受到的信息是这样的。
而逻辑清晰的人,他们的大脑里有一个个罗列整齐的架子,这些信息会被自动归类到不同的架子上,所以遇到问题时,他们总能轻而易举的找到对应的架子,然后快速抽取需要用到的信息,他们的注意力总能准确的分配给和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上。
他们的大脑感受到的信息是这样的,他们的脑子里摆着一个金字塔。
那么什么是金字塔模型?
拿总结《金字塔原理》这本书为例,这本书分四大篇12章,共21.4万字,里面包含了大量的概念、案例、推论。那么该如何完成精简呢?
首先通篇读完,让大脑感受所有信息,然后根据金字塔原理就能把信息搭建成这样一个模型。
金字塔模型的结构由横向和纵向组成,纵向的信息比较容易理解,从概括到解释,从总结到细分,逐级展开,横向信息围绕着某种逻辑进行拆分,有两种拆分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比较容易懂,全班都到了,等于小明到了,小红到了,大美到了,小帅到了,后者是前者的主语或谓语的拆分。
演绎法稍稍复杂一些,经典的模型是人都会死。分别是某种现象代入现象,然后推导结论。
由于演绎法的推导环节常常可以从各种不同的逻辑角度去推论,所以大多数的逻辑混乱都是由此产生的。
为防止逻辑混乱,梳理总结了创建金字塔模型的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具体原则的解释这里就不展开了。
那么构建模型后如何检验是否准确合理?
有以下两个检验标准,分别是不重复、不遗漏。
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金字塔模型,纵向不会存在逻辑交叉,横向不会出现拆解遗漏。
金字塔的搭建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
自上而下记结论线性。如果目标非常明确,需要找到完成目标的方法,然后选择一个拆分逻辑,一级级往下拆分。
比如可以按照从上往下的逻辑把人体结构拆分成这样一个金字塔。自下而上即总结概括。
如果目标不是特别清晰,试图突破当前困境,找到方向,那么先将搜集到的当前所有的信息按照某种逻辑进行归纳整理。
我们的思维从底部开始,顺着逻辑一步步最终演绎出方向。
比如你眼下有一堆繁琐的事情要处理,你按照紧急程度的逻辑把事情整理成这样一个金字塔。所以找出答案最关键的就是确定清晰的逻辑。
顺序逻辑顺序有三种,分别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重要性顺序。
如果总结的思想按照前因后果的逻辑组织,那就是时间顺序,常用的逻辑词是首先、然后、接着、最后,如果是按照事物现有的结构组织,那就是空间顺序,常用的逻辑词是上、中下、左、中右、头腰、尾,如果按照类别的程度或者重要性去分类,那就是重要性顺序,常用的逻辑词是最重要的、次要的、无关紧要的。
归纳演绎过程中,可以遵循一个奇妙的数字七,因为报一串毫无关联的数字,大多数人能够记住的长度就是七位数。
当信息数量一旦超过了七个,就超过了大多数人短期记忆的极限,记忆和理解就会相对困难,所以每一层的信息数量尽可能不要超过七个,如果超过了,最好继续进行拆分。
到这里我们就已经了解了金字塔大致的原理,那么该如何应用于日常呢?
分两步,第一步:界定问题,把现状、目标按照如下写在纸上,我们把现状标记成R1,把目标标记成R2,然后思考连接现状和目标的达成路径,也就是解决方法,我们把它标记成号。
如果一下子没有办法想到清晰的方法,就把现状和目标继续利用金字塔原理拆分成多个小目标。
比如从读书这个R1到学会金字塔原理这个R2,可以根据书里的章节、目录,也就是空间顺序在中间插入这些小目标,也可以根据学习的实践顺序在中间插入这些小目标。
拆分完后,再把从书里搜集的信息进行描述和推理,这本书就拆解完了。
如果你拆解的是一个日常任务,可以在结构里加入结果、情景、任务和行动,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最后分享霍金的一句话:聪明是一种新式的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