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使用iPad Pro 12.9寸?
版权声明
大家好,我叫镐赞,是一名技术派律师,也是全栈营第二期学员。
2017年我会成为一名全栈工程师,并将「编程」技术运用于法律行业。
本文是我的第【205】篇原创文章。首发在「新一代法律人」订阅号。
我的所有文章均无需授权,可尽情转载,但请写明来源与作者。
疑问
大家肯定有这样的疑问:
- 买iPad Pro,你为何推荐购买12.9寸的?
- iPad Pro与Mac电脑有什么区别?
- 有Mac电脑,有必要购买iPad Pro吗?
前提
以下内容,基于一个大前提:iPad Pro,在我这里,是生产力工具、生产力工具、生产力工具。iPad Pro在为我创造财富,而不仅仅是工具。
我先回答上述疑问,再来举例说明,iPad Pro是如何为我创造财富的?
解答
问:买iPad Pro,你为何推荐购买12.9寸的?
答:我有一个iPad 9.7寸的,3000块钱左右,用的最多的场景就是跑步的时候,看看电影,用它去读书?去演示?屏那么小,眼睛得睁多大呀!
所以,购买12.9寸的理由是:
- 大屏阅读,效率高
- 分屏模式,效率高
- 绘画模式,效率高
也有人担心,iPad Pro 12.9寸的重,它总比Mac轻多了。牺牲了它少许便携性,发挥真正的价值。
问:iPad Pro与Mac电脑有什么区别?
答:区别很大。Mac的定位是数字中枢,iPad最初的定位是阅读。两者虽然都是苹果系统,但是Mac是Mac OS,iPad是IOS。也就是说iPad的系统基本上等于iPhone的手机系统,只是有少许不同。Mac和iPad的关系,你可以理解为法院大本营和派出法庭的关系。Mac是大本营,iPad是派出法庭。
确切的说,Mac、iPad、iPhone、iWatch使用的都是苹果OS系统,但根据硬件的不同,做了不同的适配,所以Mac、iPhone、iPad、iwatch之间数据互通非常简单,这就是苹果的生态。
问:有Mac电脑,有必要购买iPad Pro吗?
答:不见得一定要购买iPad Pro,其实有Mac就够了。但如果你明确知道iPad Pro能给你带来的应用场景和价值,确实非它不可,那就一定要买。我之所以买的理由是:我使用iPad端的MarginNote来内化知识(Mac端MarginNote同样可以实现),偶尔用iPad Pro画图(+pencil笔)。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不差钱。
套件
如果你单纯购买iPad Pro,我猜你肯定用不好它,因为iPad Pro需要按照套件购买,才可以发挥它的优势。套件包括:
- iPad Pro
- Pencil
- Smart Keyboard
下面谈一下,iPad Pro为我创造了哪些财富?
财富一:阅读
基本上,我使用iPad Pro都是用来高效阅读,虽然Mac也可以实现,毕竟没有iPad Pro方便。
image阅读用的工具就是iPad版的MarginNote,这样我可以在任何地方(比如躺在床上)打开iPad,随意翻书、裁切知识点、回顾知识点。
image仅仅因为阅读这一点,我就会毫不吝啬的购买iPad Pro,过去阅读纸质书太慢而且无法沉淀。
12.9寸,用上了用场,屏幕大,视野越开阔,翻页的效率就会越高。
替代方案:在Mac端使用MarginNote,只是没有触控屏。
财富二:写作
我写作用的工具就是Ulysses,在iPad Pro上写,会即时的同步到Mac端。在iPad Pro端写作的优势在于,更加专注。
image我们使用Ulysse本身已经专注于文字,而不是样式, 使用iPad Pro写,会更加专注与聚焦当下的写作。
替代方案:在Mac端使用Ulysses。
财富三:绘画
我绘画用到的工具是Paper,这个就是iPad Pro独有的了。使用Pencil笔,在12.9寸的屏幕上绘画。当初考虑购买iPad Pro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就是因为自己不会画,所以才要找一个机会让自己开始画起来,随便画呗,有机会一定要学习绘画,特别是在iPad Pro上绘画。
image这也是购买12.9寸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屏幕小,你的画布也相应变小;屏幕大,画布大,才能施展开拳脚。
财富四:演示
跟客户演示网站、文稿、视频,用12.9寸的iPad Pro非常方便。屏太小,客户根本就看不清。12.9寸,其实就相当于一张A4纸大小了。这非常适合一对一的沟通交流。
image自从有了iPad Pro,我为客户演示,肯定都是它了。把需要演示的资料统一放入印象笔记,在iPad Pro上打开印象笔记,直接演示给客户。
替代方案:如果客户较多,使用投影仪为客户演示。
财富五:分屏
我们都知道在Mac上可以分屏,对比阅读,其实在iPad Pro上同样是这样。这同样是购买12.9寸iPad Pro的重要理由,屏太小,你根本无法体会分屏带来的效果。比如:
边阅读,边写作
我的朋友,告诉我,最好的写作方法就是写读书笔记,边读书边记笔记,稍加整理,就是一篇文章,这个方法很妙。
image我们可以举一反三:
边听讲座,边做笔记,稍加整理之后,就是一篇文章。所以,写作并不像你相信的那么困难。
边阅读,边翻译
这在过去是很难实现的,现在工具就是方便,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单词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隔壁的词典查出意思,并自动保存在单词本,用于回顾。
image替代方案:当然,这种分屏效果,在Mac上实现起来更方便。
大BOSS
我必须和大家分享一个理念:不要期望一款工具是万能的,你对工具的定位越单一,他为你创造的价值越大。
通俗点说,iPad Pro虽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我们却只让它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这个事情就属于二八法则中的二(20%的投入获得80%的收益),不断加大二的时间投入。
关于二八法则,大家可以关注这篇文章:差异思维、时间复利、二八法则
我的iPad Pro最核心的一个目的:使用MarginNote内化知识,当然偶尔(很少很少)也会看看美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