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篇第十七(164)
【第二十条】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拒绝了。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下瑟来边弹边唱,故意让孺悲听见。

(1)这一节是特别体现夫子性格的一段:夫子是爱憎分明的人,心里有什么就要表达出来。
(2)孺悲是一个鲁国人
——据说跟夫子学过礼,但是,从这儿可以看应该是被夫子开除了。
(3)古人总结说这是教育——不屑之教,表达出对孺悲极度的失望。
樊登老师认为:就是夫子不高兴了,生气,瞧不上这人,所以,要让这人知道,我不见你也要让你知道。
——人说谎是要付出代价的,夫子不愿意为这种人付出说谎的代价。
(4)要敢于得罪不好的人。

【第二十一条】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问: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旧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
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心安吗?
宰我说:心安。
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
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1)这一段给我们解释了古人为什么要服三年之丧
——我们生下来,父母抱我们抱三年,抱着我们,喂养我们,所以,服三年之丧是天下通丧。
(2)人有这么一个问题,人最大的痛苦就在于:
——人既有在场的痛苦,也有不在场的痛苦。
举例:
——狗就没有
比如:你打了狗一顿,后面再见到你时狗怕你绕着走,但是,当狗见不到你时,它就很高兴,它遇到好吃的照样吃。
——人有的时候,既便遇到美好的环境,心里都会难过。
比如:看晚霞,很美,但是如果初恋就是看晚霞认知的,然后,初恋死了,这个时候看到晚霞会难过,这是人的恻隐之心。
(3)做为今天的我们,服丧半年都不到了,因为社会环境变了。
——但是,我们内心默默怀念是要有的,穿衣服上要稍微讲究一点,别穿大红大绿的,这也是应该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