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4)善于观察者善于进步
读过很多关于自我管理类的书籍,作者们那如同网文一般的逆袭人生总是很令人景仰。
我相信很多人也会想像他们一样一步步走向成功,摘取自己人生中最甜美的果实。而这也是这些作者们写下这样的书的目的。
但是成功从来不是目的,他只是个结果,而成功,也同样难以教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登上天子堂的那个人,每当被人问起为什么自己能够成功,相信他们也同样对这个问题从未提前打过腹稿。
我们眼中他们的成功,可能一瞬间是光芒万丈,如同东京奥运会杨倩夺得第一枚金牌时,当她站上领奖台,身披国旗的那一刻,她才真正站到公众们的视野。
这很突然,而对杨倩来说,这一切水到渠成,她不过是又一次赢得了比赛,这样的成果没有辜负自己日以继夜的付出罢了。
所以我们其实很不应该追赶在成功者的后面不知疲倦地请教他们成功的方法,当从他们口中敲出一丝一毫与自己不同的地方,便捧为圣经。
我们需要的,是观察。观察他们的陈述,观察他们的故事,而这往往就能找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很多共性。
成功者在人们的眼中,一定是某几项优良品质的结合的产物,而现实是很多人明知道这一点,却不愿意就此罢休。
因为单纯的优良品质他们已经耳熟能详,但若是自己也能做到,那他们应该站在台上,而不是下面。
所以就一定要找到成功者的特殊,同样也在为自己后面的失败埋下伏笔。
前面说的这样追求成功的人就曾是我的真实写照,我也对自己的人生有着这样那样的焦虑。有时我沮丧低落,有时我会彻夜难眠。
我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优秀而心生嫉妒,转头又自责如此心态实在不对而更加垂头丧气。
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对自己没有拥有的东西表现出更多的渴望,但如果不得其法,那就像是那句网络流行语,“想要吗?那你就想着吧。”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每一位成功者的成功都是很难复制的。而要说世上还有什么如同成功一般千人千面,其中要数人“本身”。
所以儒家讲了“反求诸己”,这告诉我们,观察,不止要观察别人,也要观察我们自己。
每当去看像达伦·哈迪的《成就上瘾》或是克里斯·贝利的《专注力》这样的书时,我总会有些惶恐。因为书中的方法千千万都离不开一条,审视你自己。
你最喜欢做的浪费时间的事情是什么?你面对困难最爱找的借口是什么?最容易让你分心的又是什么?
初看这些问题时,我的内心是一片混沌,我为这样的混沌而羞愧,因为这代表着我从未认清过自己。
所以这就是我进步的方向,去观察,去看清楚就是我寻求进步的方向了。
观察是如此重要,就像盲人摸象,不全面的观察往往得出不全面的结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一部分,那么心中认为的自己其实那不是真正的自己。
这样根据不全面的认知制定下来的计划,就像是一双不合脚的跑鞋,怎么能指望一个穿着不合自己脚码的鞋的人跑的很快呢?
所以,不要总是追逐成功者的脚步,他们给不了你想要的。
善于进步者善于观察,正是因为在心中有了清晰的认知,才明白自己进步的方向在哪里。方法摆在那里,经还是要自己去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