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神贯注的方法》:学会意识觉察
我们的大脑总是过度活跃,总是拒绝沉浸于当下,总是处于半失控状态。
每天有成千上万个想法在大脑中产生,刚准备去做某件事,另一个想法就冒出来,让人难以专心。而且,层出不穷的想法,使得人们做事三分钟热度,刚开始时热情高涨,迫不及待想要去尝试,却很快就失去兴趣,因为大脑中又有许多新的想法。
这让我们精疲力尽,却一事无成。
我们的脑子每天都会冒出大量想法,有些想法是有意识地蹦出来的,而很多想法都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但它们同样会控制我们的行为,消耗我们的精力。
如果不懂得自我觉察,你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成长,也不可能真正掌控自己的行为。
所以,想要走出这个恶性循环,就要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
如何做到自我觉察?
可以试试下面这个简单的练习。
拿出一个闹钟,设定2分钟,舒服地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闹钟响起时,睁开眼睛,拿起笔,写下你刚才2分钟内的感受。
我们每时每刻的感受都会受当时想法的影响。有些想法会让人感到压力,有些会让人开心,有些让人难过,有些让人愤怒等。一旦一个想法冒出来,我们的身体就会随之产生反应。
这些想法和引发的行为冲动,让我们每天哪怕什么都不做,大脑中也是忙个不停。这些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的活动,会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疲惫不堪,甚至夜不能寐。
上面这个小练习只是开启自我觉察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可以通过练习冥想,或者类似的思维觉察训练,提升自己大脑活动的能力,增强意志力,有助于我们引导思维方向,提高思考效率。
效率一旦提高,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某件重要的事情上,因为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大脑很清醒,也就更容易保持专注。这时没有了大脑中纷纷扰扰的各种想法和念头,我们的决策能力也随之提升,可以说,整个人也会变得更积极、更聪明。
最简单的冥想,大家可以试试呼吸式冥想——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让自己的脊椎保持竖直(仰躺也可以),然后练习观察自己的呼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