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尔必思·如人饮水陕西省远村行走

黄峪寺石佛弃于山野

2018-10-03  本文已影响142人  专业行走

驴友相传,秦岭北麓终南山,黄峪寺中有石佛,得见者甚少。

过沣峪口,沿210国道入山南行,约5公里后,折向东有蜿蜒山路。

此路为土路,已废弃,轿车难行,越野车勉强可走。若徒步,约3小时可达黄峪寺。

黄峪寺有历史,原先叫翠微寺,曾是唐代翠微宫所在地。史载:唐太宗先后两次在翠微宫上避暑,并最终逝世于此。

唐太宗后,翠微宫逐渐衰败,最后废宫为寺。虽然废宫为寺,由于翠微宫辉煌的过去,加上周边独特的风光,有唐一代,翠微寺还是吸引了大量游客。

如今,黄峪寺的石佛,被弃于山野之中,有红绸裹身,任凭风吹雨打、日晒雨淋。

黄峪寺的石佛,被弃于山野之中 此石佛约高两米,仪态安详 佛像的来龙去脉,已经无从查询

此石佛约高两米,仪态安详。

关于此佛像的来龙去脉,已经无从查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必是翠微宫变成寺庙之后建造的。所以,追溯历史,最早可能是唐代的造像。当然,也有可能是后来建造的。

史料上说:宋代之后,关于翠微寺的记载很少。南宋时期,翠微寺沦为金国统治。进入元朝之后,翠微寺出现一定程度的复兴。日本一山派著名僧人雪村友梅,曾入驻翠微寺。

环顾石佛四周,皆为深山野地。十分纳闷,为何有他独独在此山中?

有一种推测是这样解释的:某朝某年寺庙有难,寺中僧人唯恐石佛遭受破坏,遂偷偷运至山中藏起来,所以就这样留在了这个地方。

不过这种说法也站不住脚,因为石佛体积很大,所在地十分陡峭,不借助器械,单凭人力绝不可能移动半米。所以,也有推测说:石佛是就地取材建造的,造好后未运走而已。

查资料得知,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专家曾考察发掘过此地,发掘的遗迹有唐代的简瓦、莲花纹方砖、素面砖、瓦当、石狮,宋代的青瓷罇、抱鼓石,以及舍利塔残体、佛像一尊。

站在石佛前,遥望秦岭黄峪寺这片山顶坪台,很难想象当年“亭台楼阁几十重”的盛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