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问题核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020-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迷途笔影

有一个妈妈,检查孩子背课文,孩子背了两遍都没背出来;这时候妈妈还很有耐心,温柔地鼓励孩子再背一遍;

可是孩子忽然号啕大哭起来;妈妈看到孩子哭了,忽然就怒从中来,怒吼孩子不许哭;

孩子害怕地跑回自己房间,这位妈妈不受控制地追到房里,紧握着孩子的手说,你不要再哭了;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生气;

直到第二天,她才看到孩子的手腕上有很深的手掌印,是她昨晚捏出来的;她很内疚,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昨天那么生气……

我们试着去探索一下,既然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她又究竟为什么会对孩子那么做?

我们经常说,要接纳自己,首先要接纳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化解它。那我们首先要看清楚我们的情绪究竟是什么。

我们先介绍两个情绪的心理学概念:原生情绪和次生情绪。这两个概念来自于心理学家格林伯格创立的情绪聚焦疗法,这是人本-存在主义流派中一个非常有效的疗法。

原生情绪,指的是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最初最直接的感受。比如,看到蛇你最初最直接的感受是害怕;火车上有人占了你的座位,你最直接的感受是愤怒;想起过世的亲人,你最直接的感受是悲伤。这些,都是原生情绪。他们是伴随着事件发生而自然发生,而且很短暂,有它出现的原因和作用。比如,恐惧,是为了让你面对威胁时提高警惕,调动全身机能,尽快脱离危险;愤怒,是有人侵占了你的利益,帮助你梳理边界,维护自己的利益。你很明确是什么事情引发了你的情绪,当你意识到这个情绪在的时候,自然流露后,情绪也会自然终结。

次生情绪是对原生情绪所产生的的情绪,也可以说,此生情绪是为了逃避原生情绪而产生的的情绪。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去年年底的时候,我每天晚上回家后还要加班到很晚,我家四岁的孩子看到我在工作没去睡觉,她也不肯睡,而且到了睡觉时间了,还要找我陪她玩。一边领导在等着我这边提交工作数据,以便孩子又总是打扰我。这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对着孩子充满不耐烦,对她大吼大叫,快点去睡觉,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又会觉得非常内疚。其实,这个时候我的原生情绪是工作上不能尽快完成的焦虑,而对孩子吼叫的愤怒和内疚就是我的次生情绪。

再比如,我们之前有个同事和我说了一个她的故事,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想着这次先糊弄过去,下次改了就行了,谁知别人当面指出了她的错误,她当时心里感到很羞愧,于是为了掩饰羞愧,她愤怒地反驳了对方:你就一定对吗?这其中,羞愧其实就是原生情绪,而愤怒是次生情绪。

有时候,因为次生情绪太强烈,甚至会盖过你的原生情绪,以至于陷入情绪的漩涡,难以抽身,你只能把所有注意力放在消除这些负面感受上,很难再去关注此生情绪背后真正发生了什么,也因此很难再有什么建设性的行为。

现在我们了解到,所有次生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原生情绪,而引发原生情绪的事件,才是真正的问题核心。所以,原生情绪,是发现问题核心的钥匙。

回到文章开头讲述的那个妈妈,她的原生情绪其实是孩子大哭让她觉得很恐惧,因为看到了自己小时候大哭,但被父母怒吼制止的样子。

那么,我们怎么样找到我们的原生情绪呢?最近我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一个方法,叫做“摘下情绪的面具”,怎么摘呢?

我们依次问自己三个“如果”,帮助我们摘下情绪的面具,看到最深层次的原生情绪:

第一,如果当下这个问题解决了,你的心里就彻底舒服了吗?

第二,如果还是不舒服的话,你觉得发生一件什么样的事,你现在就非常舒心、没有烦恼了?

第三,如果这件事达不成,和达成了相比,两种结果对你来说,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就拿我吼孩子的案例来分析试试:

如果孩子不吵我,按时去睡觉了,我的心情会彻底变好吗?

并不会。

如果发生一件事,可以让我心里彻底舒服,这件事是什么?

晚上不用回家了还要继续加班。

晚上回家后要不要继续加班,这两种情况对我有什么影响?

不需要加班的话,我可以全心全意陪伴孩子,我会很开心。

所以,我总是在晚上加班的时候对孩子特别不耐烦,其实是对总是加班这件事非常不满意,现在找到问题症结了,那就要想想办法,究竟如何避免晚上又要加班又要好好陪伴孩子,从而做到既把工作处理好,同时给到孩子更好的陪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