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班级管理的破窗效应——期末班主任工作论坛发言
大家一定听说过破窗效应——如果一个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示范性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今年上半年的304班就遇到过这样的状况,大家应该从一些平时的反馈和班级得分可以看出来:前面一两次被反馈不够好,后面的不好基本都会有我们班。
作为极度完美主义的我,出现这样的状况,心里不舒服是自然,但更多的是去反思、发现问题。所以,一到下课前三分钟,我就会去教室,观察教室的卫生、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状态;或者故意到上课前两分钟进教室,看看哪些孩子玩得“沉醉不知归路”。查明原因,发现班级有好几个孩子,一下课就会去连廊那边疯跑、做游戏,上课就玩纸,玩得不亦乐乎。甚至,中午吃饭时间、午休结束后都跑出去玩。烟卡、纸炮、纸飞机,也是他们的杰作。而他们就像一阵阵风,在一点点影响班级的班风。
班级管理出现问题,抱怨、生气、大发雷霆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的工作,于是我启用了班级管理“四件套”:约之以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第一步:立规、明规。利用晨会、周会,采用讲故事、演讲、讨论等方式,灌输常规,使学生认识遵守常规的意义,具体理解常规内容,明确实施常规要求。常抓常规,步步把关,严格要求。
整顿班风,不代表一味批评指责,我一方面加大表扬力度,经常表扬班级的好榜样、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我也十分关注批评的艺术,毕竟批评的目的是教育,我的批评原则如下:第一,不在课前批评学生。课前批评极易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注意力不集中。第二,不在学生兴头上批评。如果学生在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时受到批评,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对立情绪,影响教育效果。第三,不在学生情绪不佳的情况下批评。此时批评,不仅影响学生情绪的好转,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伤感的心理。这些,我都及时反馈,充分利用班级优化管家,邀请家长和老师一起关注孩子的动态,定期作总结。
第二,动之以情。特级教师丁有宽扎根村教坛40秋。致力于“教书育人,转化差生”和“读写结合,系列训练”两项教育实验。他先后把22个差班或乱班转变为先进班,把近300名差生转变为优秀生或三好生,所教的学生百分之百以优异的成绩升上中学。为什么丁老师,能取得那么卓著的成绩?奥秘就在于一个“爱”字。用情感去爱学生、教育学生,也是有讲究的。爱的情感要真挚,像母爱但异于母爱、不偏爱不溺爱。
班级管理出现漏洞,说明我对于班级付出的时间多、对于学生付出的情感不够丰富,一些调皮的孩子,他们的家庭生活一般都是有问题的,他们需要有释放空间、需要被看见。所以我会更多关注他们:比如晨读走到他们旁边带读,用好听的朗读感染他们;下课时间和孩子聊天的时候也关注他们;关心他们课堂学习情况,给他们换同桌、找小老师、甚至没有达标时放学在班上陪他们、完成后送他们回家;有时候会抽时间跟班级异常活跃、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单独聊天。
第三,晓之以理。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晓之以理对他们最为重要。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这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教育学生的核心问题。都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在班级有意无意给学生树立自己的学霸人设和学霸妈妈人设,给他们讲我精彩的学生时代生活、讲我和自己家孩子轻松快乐的学习经历。顺带说:“其实,在我眼里,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坚持说服,反对训服、压服。所以,班级无论是批评、表扬,还是常规落实,都是比较顺利的。
第四,导之以行,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先做到。比如,我想让学生早上一来就读书,我就自己进教室先拿语文书读课文,或者陪着他们读;我想让学生热爱阅读,我就在图书角准备我的专属书架,没事的时候就忘我阅读;我想让教室干净,就随时捡起纸屑、随时整理班级卫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304班正在一点点进步,一点点证明自己,比如,他们六一合唱节目拿了一等奖,他们期末考试拿了第一名(特别是那群调皮的学生进步明显)。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深知他们的缺点,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但是,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在爱的路上,陪伴他们。我想成为一股清泉,带领他们去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想成为一道光、给他们温暖和明亮——做滋润儿童身心的成长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