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拉理

“17岁男孩跳桥”引发的思考——什么才是好妈妈

2019-04-22  本文已影响2人  魅力春天
“17岁男孩跳桥”引发的思考——什么才是好妈妈

01

最近几天“上海17岁男孩冲动跳桥致死事件”引发关注及热议。妈妈“失言铸成千古恨”的教育案例,以如此决绝和惨烈的方式呈现,让所有人为之惊愕,悲痛和惋惜。身为资深教育工作者的我,痛心之余,忍不住有话要说。

孩子已经死了,不管他生前做错了什么事,他采用放弃生命的极端手段,为所犯的错误做了断。不该这样、实在是不该这样啊!可怜的孩子,安息吧!虽然天堂那边不再有学习的压力,也没有被责骂的痛苦,你可以静静的安息啦。可是你没想过,也没来得及想,你那可怜的犯了错误的妈妈,她怎么活吗?妈妈虽然活着,但这辈子都活得生不如死。

比让她死还严酷的方式再惩罚她所犯下的错误,不是终身的监禁,而是终身的酷刑。我们除了同情她,可怜她,不忍心再去指责她什么。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她宁愿自己去死换回儿子的生。可是世界上就不卖后悔药。我们大家要做的就是从这起极端案例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的悲剧再度发生。

02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太过严厉、功利、攀比的做法,却是伤害孩子心灵的利器。即使孩子成绩如我们所愿,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有时不当的教育方法留下的后遗症,也会严重影响他日后健全的人格。

我看过网上一个调查,说你最无法容忍父母的什么行为,排名第一的就是父母总喜欢拿自己同别人家孩子比。

一个网友说:她的妈妈让她很受伤,本来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但她妈妈总拿自己跟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的学霸同学比较。不管她如何努力,妈妈从来不知足,因为她的眼里只有别人家的孩子好。

在优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孩子的成绩,直接影响到妈妈在别人眼里的形象。所有妈妈都想成为别人眼里被羡慕的“成功妈妈”。如果家里的孩子成绩不好,妈妈出去时会觉得自己脸上无光,没面子不说,还感觉自己特别无能。

在这过程中,妈妈会认为自己已经尽心尽力地教育孩子了。怎么我的孩子就成不了别人家的孩子。于是产生焦虑,甚至是愤怒。带着这样情绪的妈妈,如果出现在孩子面前,跟掌控欲强烈的暴君,没啥太大的差别。

中国家庭教育模式是,一位焦虑的母亲,一位缺席的父亲,一个亚历山大的孩子。如果不幸再碰上一位老虎妈窝囊爸,最后结果就和电视剧《都挺好》一样,儿子懦弱,女儿泼辣,但现实的结果基本不会有电视剧里那么圆满。

男人 弱+没担当+不作为,是造成母强父弱的根本原因。一个家庭男人不主事,主事的女人视野格局能力再有限,家就有出大事的可能。夫妻之间、妻子强势大多数不是离婚就是老公慢慢变成废物。传统上的严父慈母对子女教育是有益,父母各有分工,再密切配合,孩子基本都能顺利成长。男人强才是家庭幸福的必要保证。

也许妈妈们感到委屈:我这么做也是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啊!知道,都知道。妈妈们的苦累与煎熬,我感同身受全都能够理解,但不管我们付出多少,如果违背了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知啥时就会受到惩罚的。

03

我们喜欢说,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那究竟如何培养抗挫折能力?我的答案是:给孩子留“退路”,不要逼上“绝路”。家就是孩子的退路,如果父母都不接纳,就是给孩子逼上绝路。一个有退路的人,才不会产生绝望,才会重燃希望,勇敢面对挫折,直到取得我们所希望的成功。现在我越来越不喜欢用“成功”这个词评说教育,“成功”对孩子来讲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样可怕。

如果妈妈是一个特别有爱、能够包容和接纳孩子缺点的人,在这样的妈妈面前,孩子身心是非常放松,可以向妈妈自由地表达想法,交流看法、汇报做法。相反,一个苛刻的严厉的妈妈,孩子的行为才会懦弱迎合。所以,一个内心特别负责任的妈妈,其实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成长的妈妈。

04

孩子眼里的好妈妈,不一定是被外人羡慕的培养出优秀儿女的“成功妈妈”,两者可以合二为一,但有时也不能同日而语。如果不能兼而有之的话,很多人愿意做后者,而不愿意做前者。孩子不喜欢我,不领情不要紧,反正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的未来好。

2017年10月,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的唐晓琳,选择在金门大桥,跳桥结束生命。在外人眼里,她是父母的骄傲。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优秀的背后是各种应接不暇的压力,有来自学业的、来自异乡环境的、也有来自家庭的。

一名留学生曾表示:“我刚想和我妈说,如果我一事无成,灰溜溜地跑回国,你接受吗?妈妈就发来微信:宝贝你真棒,街坊邻居都羡慕我培养出读藤校的孩子。每次视频,妈妈说的都是好好学习,不要想家,你是我们的骄傲之类的话,我实在没法跟他们倾诉我的实情”。

父母应该无条件地接受孩子出现的负面情绪,才是给遇到挫折的孩子以内心的力量。孩子遇到困境时,不和父母说,他又和谁去说呢?有的妈妈比孩子还脆弱,孩子有一点风吹草动,自己先崩溃了,然后就是不管不顾地、无休止的发泄她的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与对待挫折的态度。

父母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失败,接纳孩子的平凡。不要盲目追求成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春天,你就你,我就是我,做最好的自己就够了。

哪怕孩子将来考不上名牌大学,成不了世俗眼里的“成功人士”,那又何妨?难道只有成功人士才有资格过幸福生活嘛?不是吧!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在他自己的们力范围内,好好学习,今后努力工作,就是普通人的成功。

不要设定孩子智力、能力根本无法企及的高标准的“目标",也不要和比孩子强太多的人去攀比,来制造恐慌和焦虑。不管别人眼里我们的孩子是否培养得优秀,只要我们自己对孩子自始至终的积极的鼓励、真心的接纳,任何情况下都站在孩子身边,与他风雨同舟,我们的亲子关系就不会差,我的家幸福指数也不会低。

最后说一句话,我爱我家,我的眼里只有你——我的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