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一位被丑化千年的亡国之君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刘禅高光时刻,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和一次并不算太隆重的宴席上。
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受封为安乐公,被送到洛阳软禁。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设宴款待,邀请刘禅和一帮蜀汉旧臣参加。
酒宴上,不怀好意的司马昭故意叫一班歌女插播一段蜀地歌舞,蜀汉旧臣听之感伤,纷纷落泪,只有刘禅一人说说笑笑,看得比春晚现场观众还带劲。
司马昭看在眼里,对其心腹贾充说:“刘禅这人没心肝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诸葛亮在世,也无法保全蜀汉,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若不是这样,殿下岂能轻易将其吞并。
酒过三巡后,司马昭或许是想看看刘禅的忠心,就继续试探他。陈寿在《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的: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这便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这句话也让他成为了千年来人们的笑柄,懦弱无能成了他的标签。
这事可笑么?可笑。
《三国志集解》评价此事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
刘禅以一句“乐不思蜀”全身而退,躲过夺命的鸩酒,得以安度晚年。这影帝级的演技,可比他爹当年和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假装“失匕箸”还要精湛。爹擅长跑,儿子擅长演。无论如何,命最要紧。
其实,刘禅投降之后,起初并没有留下太多负面评价,陈寿在《三国志》中,甚至还如此评价诸葛亮辅政时的刘禅:“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
那刘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先从他的出生看起。
刘禅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经历过了神话版的冒险,比起什么履迹而孕、梦日入怀之类的离奇传说,他可是实实在在从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攻打荆州。刘备携民渡江,在当阳长坂遭遇大败,全军溃逃,身边只剩下数十骑,妻儿不出意外地再次陷于乱军之中。
当时刘禅尚在襁褓,多亏刘备手下大将赵云紧紧抱着他,还一边保护其母亲甘夫人撤退,才杀出重围,幸免于难。
长板桥上,又有“万人敌”之称的张飞率领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对曹军怒道:“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全部不敢靠近他,刘备等人才得以逃脱。
刘禅并非嫡子,出身并无优势,可刘备却将他作为继承人培养,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刘禅确实天资聪颖,而给予刘禅如此评价的不是别人,正是诸葛亮。
诸葛亮曾经对同僚称赞年少的刘禅聪明过人,那人就将这番话悄悄地告诉刘备。
刘备这老父亲听了自然挺自豪,对儿子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说,连丞相都夸赞你天分极佳,远远超过期望,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
诸葛亮是出了名的实在人,肯定不会阿谀谄媚,无故拍领导儿子的马屁。后来他辅佐刘禅,还再次称赞刘禅“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说明刘禅绝非庸才。
愚懦之中藏机敏的刘禅,从父亲手中接下的却是一个烂摊子。
章武三年(223年),历经关羽失荆州和夷陵之败后,一代枭雄刘备在永安宫抑郁而终,临终前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永安托孤是三国时极富戏剧性的一幕。作为统治者的刘备,竟然放心地将奋斗一生建立的蜀汉政权托付给诸葛亮,还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是说,如果刘禅无能,诸葛亮可自行取度。
诸葛亮涕泣而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之后,刘备诏敕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去世后,继任的刘禅遵照遗嘱,与辅政的诸葛亮达成默契,“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从而开启蜀汉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稷下道家有“君道无为,臣道有为”一说,刘禅正是采用这一政治运作模式。
在诸葛亮主持朝政时,蜀汉政权实际上是一种“虚君制”,其本质是“上而无为以任其下”,皇帝在“循名责实”的前提下,对宰相采取不干涉主义,任由其建立一个可靠的政府,充分发挥才能。
人们往往只记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却忘了其身后任人信人的后主刘禅。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带着北伐的未尽理想病逝于五丈原,用行动实践了自己对刘备父子的承诺。
对于这一影响蜀汉未来的惊天变局,刘禅沉着冷静应对,立刻在成都城内实行宵禁,进入警备状态。孔明灵位送回后,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又素服发哀三日。刘禅伤心不已,甚至哭倒在朝堂之上。
刘禅对诸葛亮任之生前,信之殁后,蒋琬、费祎都是诸葛亮临终推荐给后主的继任者,刘禅如果对诸葛亮的安排不满,大可提拔自己的亲信,可他却根据孔明的安排,先后任命蒋琬、费祎主持朝政。除此之外,在此后得到重用的董允、姜维等文臣武将也是诸葛亮生前赏识选拔的人才。
刘禅还下诏褒扬孔明,言辞切切,感人肺腑,自称“朕用伤悼,肝心若裂”,足见感情之深。
清人袁枚对后世褒孔明而贬后主的做法深恶痛绝,他写道:“孔明之贤,即后主之贤也。”
在诸葛亮逝世后掌握实权的刘禅,削弱相权、加强帝权的做法也相当聪明。
无论是蒋琬,还是费祎,都不具备孔明的威望和能力,刘禅适当放权,命他们辅政,同时又恢复君权,以免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再次出现。
心地善良的仁德之君,会在危急关头下顾全大局,屈己爱民。蜀汉灭亡时,刘禅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