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疯疯傻傻的男孩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饮冰子_浅醉

“拿走,我不饿,我不饿!”办公室楼下小公园里,还是那个胖胖的男孩,他又开始这样吼道。

他吼的声音挺大,大到估计我们整个办公楼的人都能听到。

他是这里的常客了。如果不是下雨等特殊天气,他基本每天都会来。

他一个人,上午会来,下午也会来,而且准时准点,准时来,准时走。

他大概10岁左右,每次就穿那一件衣服,紫色的格子T恤上衣,黑色的七分裤。

他有时坐在健身器材上东张西望,有时在秋千上荡来荡去,有时只是坐在台阶上静静发呆。

每次来,他都会自言自语,但说的话是一样的。

一开始,他会吼:“拿走,我不饿,我不饿!”

然后会像打电话一样,嗯啊嗯啊的,有模有样。

不知道的,单纯听声音,真以为他是在跟谁打电话。无论是从语气语调,还是回应状态、话语,都像是在接打电话。

隔了半晌,他会有他的其它台词,嘟囔嘟囔地说了一通以后,喊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然后又是嘟囔嘟囔着说了几句,最后大笑几声。

如此,从“拿走我不饿”开始,到接打电话,再到致欢迎词,哈哈大笑,一个程序走完,再来一个循环。如此几遍之后,他方回家。

他回家后,整个小公园瞬间安静了,办公楼也显得安静了许多。

到了第二天,仍是照旧,循环往复。

他一定是得过什么病,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精神疾病?亦或是大脑受过伤害。再或者是心理疾病。都未可知。

总之,他得了病,得病以后才变成这样。

犯病前,他一定经历过现在他循环往复上演的场景。

或许是他病了,家人给他饭,他不吃,才会大吼:“拿走,我不饿,我不饿!”

他正常的时候也一定接打过这样的电话,要不然他不会印象这么深刻,而且场景听起来很真实。

他也一定听过或说过欢迎词,不然发病后的他不会每次都喊同样的口号,一遍又一遍。

我有次问同事,我说他家人难道就不给他看病吗,让孩子变成这样。

同事说,你以为他家人要是能治好的话能不给治吗,肯定是治不好了,才放弃了。

不然孩子都这么大了,能治好肯定想尽一切办法治好。

我想也是,哪个父母都不愿看见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

我挺同情这个孩子的,觉得他真是可怜,每天的生活如此单调,简单、枯燥、重复。

这个世界对于他,除了家和公园,或许就是吃饱饭、睡好觉了。

我想再怎么憧憬简简单单的人也不会想过这样的日子。

简单,其实是建立在正常生活之上,才富有哲学意味,才有可能感受到快乐。

病态的简单其实是生活的无奈。

我们同情他。我们希望他能沉浸在他的世界中,开开心心的。

我们无法得知他究竟开不开心。谁知道呢?但愿吧!

我们对他产生好奇。可我们究竟不知他是怎样看待的我们。

在他眼里,我们又该是怎样的存在呢?他是否会觉得我们都是不正常的呢?

这,或许只有他最清楚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