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写能感动自己的好文章-收录原创好文章专题简书:百家争鸣

《弟子规》第三十三课:物虽小,勿私藏

2018-12-21  本文已影响34人  教育参悟人

《弟子规》教导说:“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一、物虽小,勿私藏

物品虽然很小,可能一颗糖果,但是不该你吃、不该你用的,你统统不可以私自把它藏匿,变成己有。这是要让孩子知道:凡不是属于你自己的,都要征求别人的同意;经过同意之后,你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是小偷一样,这些也是有损我们品德的,会使父母很伤心。

10岁的小宇上小学4年级,入学5个多月来偷拿了父母500多元钱分给同学,目的竟然是为了“让同学帮助写作业”。陈宇的父亲平时为生意和儿子的学习成绩经常用钱处理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小宇,扭曲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凡事应该请示家长,家长说哪些不能动的,就不应该去碰它。

小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还很弱,比如,现在超市很多,家长提着篮子从货架上取物往篮子里装,小孩子看到了,会以为商店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有时候会随手拿别人的或商店里的东西,他有时候是觉得好玩。

> > >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可能就偷金。教导孩子“物虽小,勿私藏”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因为他可预防“贪念”,预防取不义之财。如果不预防,到最后很可能想要的东西他就会不择手段去偷、去抢。所以初养孩子的不贪,在往后是养他廉洁之心。

我国古代选官采取“举孝廉”,为什么要“孝”跟“廉”来衡量一个人能不能替国家服务?“孝,德之本”,做人的本在孝,“廉”是做事之本。有廉洁的时候,他在办事当中才不会图谋自己的私利,才能大公无私,把事办好。

二、小孩子为什么会私拿家里的钱财?

> 记得我小的时候听的一个故事:古代,一个孩子从小恣意妄为,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而他的父母却从不加以管教,结果孩子长大因偷盗杀了人被判极刑。临刑前孩子提出再吸吮一次慈母的乳头,母亲就真的解开衣襟喂给他,他却一口咬下了母亲的乳头哭道:“当初你要是早些管教我,何至于有今日之死!”这样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们那一代人的心里,明白要做一个手脚干干净净的人。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溺”是“淹没”的意思。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甚至断送美好前程的爱。以下几种做法,都是溺爱的表现:

  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包办替代: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孩子想干点家务,赶紧推到一边,说:“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长用自己的“勤劳”把孩子的“孝心”全都淹没了,孩子长大了,也只能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甚至结了婚也常向父母伸手。

  3、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花钱的胃口越来越大,一旦手头缺钱了,就容易想歪点子。

 4、当面袒护: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如果我们家庭存在这样的做法,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愿我们记住宋代学者胡宏的一句警言:“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而残身。”

三、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 清代,南昌有某人进京赶考,常去书肆。一天,书肆中有一人在买书时,不慎将一枚钱掉落在地,某人暗暗用脚将钱踩住,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将钱捡起。

>  有一位老者,起身叩问某人姓名。一年后,某人金榜有名,去任职前,进谒巡抚,谁知巡抚拒见。某人一次次求见,仍遭拒绝。后差役告知,巡抚大人称某人不必到任,因其姓名已列入弹劾公文内。某人问差役,因何事被弹劾。回答是一“贪”字。某人心想,我尚未到任,巡抚大人怎能以贪罪弹劾我,事情必然有误,于是更急着要见巡抚大人。差役入抚署禀报,出来后又传巡抚命令:“汝不记昔年书肆中事耶?为秀才时,尚视一钱如命,今侥幸作官,岂能不贪赃纳贿?”

>  某人这才明白,当年那位老者,就是巡抚大人。某人惭愧非常,只得懊悔地离去。一生再无缘为官。

> 在学校或者没有人见到的地方,有很多令人喜欢的东西,你很想要,你私自把它占为己有,这与偷盗的行为没什么两样。家长要注意从小让孩子接受一些法制教育,知道偷拿别人的东西,是要被送进监狱,甚至会被判死刑,是怎么也不敢的。从而树立起“不劳而获可耻,勤奋向上幸福”的人生观。

擅为、私藏,往往来自于自私和贪欲。所以,我们要修养自己不贪,不要只是自己享受,应该慷慨、应该懂得付出,假如东西统统只希望自己吃,自己用,心胸就会愈来愈狭窄,自己今后的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差,道路也就越来越狭窄。

四、“勿私藏”更进一步的含义是什么?

“勿私藏”,一来是不贪,再来是不要就自己享受,应该懂得付出,然后培养孩子有慷慨的一种态度。不然孩子假如想到东西统统只希望自己吃,那他会愈来心胸愈狭窄。

我女儿上高中时,住集体宿舍,她每次回家,都要带很多好吃的回学校,我说,带这么多,吃不了就坏了,女儿说,有些同学家远,不能回家,自己一个人吃吃不下去,大家一起吃,吃得高兴,他们回家也带很多东西来。女儿还说:“他们宿舍有一位同学,她母亲一次拿了几罐牛奶来给她,悄悄告诉说:这个都你自己喝,锁进柜子里很怕其它的同学看到。她在喝这个牛奶的时候也要怎么样?偷偷摸摸!这个营养确实是给她喝下去了,但是对她整个人格是怎么影响?我相信他喝那几瓶牛奶也不痛快,吸收状况也不好,因为要遮遮掩掩。同学们都嫌她自私,不愿和她玩。

后来,她感觉出来了,把剩下几瓶牛奶倒在一个大杯子里,请大家喝牛奶。当天晚上她写日记,提到今天请大家喝牛奶,觉得那一杯牛奶特别香,特别好喝。她的妈妈看了她的日记,突然觉得自己做得不恰当。“财散则人聚”,人要有慷慨才能赢得人和,人生跟事业才会有所发展。我们的慷慨、我们的不贪都可以给孩子做很好的榜样。

我也为女儿能有善于从别人的不足中接受做人的教训这个“谦德”而高兴!

> > > 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对于公物也要爱惜,公物不能拿来自己私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上小学的时候,用的课桌椅都是用螺丝钉组装起来的,用得时间长了,有的螺丝帽就丢失了,我就把妈妈给我买冰棍的零花钱积攒起来,买一些螺丝帽,发现桌椅上的螺丝帽掉了,就赶紧装上。老师和同学都称我是小雷锋,非常受重视。

现在,有些家长纠结孩子在外面被欺负的问题,从我的人生经历来看,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对集体和周边的人多一些关心和关爱,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了。解决问题要从大处着眼!境界高到什么层次,你的幸福点就达到什么层次!

> > > 其实,一个人充满正能量的时候,心总是欢喜的。如果做一些不好的行为,他会心虚,尤其是小孩子,会表现在脸上。为人父母的,应该留意自己的孩子,经常要查看他们的书包,是不是有多出的一些文具,或者多出一些用品。如果有发觉孩子的书包里头,或者口袋当中,有不明来路的东西,为人父母的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说不定小孩的手已经犯了不干净的行为。家里的钱一定要锁好,平时也不要给孩子成乱花零钱的习惯。

快乐源于自律。自律的表现就是: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

【给孩子点亮一盏心灯】哪怕是对自己一点小小的节制也会使人变得坚强而有力。

——高尔基

衷心希望我对《弟子规》的感悟传播能使更多的孩子德才相长,使更多的家庭受益。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减少浮躁气,提升人的高贵气质,为自己和家庭积福。 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弟子规》,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和喜欢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篇《论语》不可错失的学习,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