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附部分书单)
前言: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多年过去,这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张德芬的书籍是几年前读过的,现在翻开这几本书的扉页,依然清晰的墨色字迹,写着那时候阅读的感受和自己的一些理解,可以说在那时候20岁的年龄接触到心灵方面的书籍是对自己极大的帮助。
所以,不管我们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只要是自己有兴趣的类型,心底油然而生的喜悦和快乐,这是外在物质不能比拟的。
在阅读方面,我主张纯粹的喜悦,当然除了专业书籍和实用书籍之外。自己喜欢散文和随笔,偶尔也读读小说,看些其他书籍。之前给快运物流杂志投稿关于物流的文章,那前提就不得不去物流工作本职之外的物流书籍,实话讲看物流杂志和书籍,开始是很排斥的,也读不进去,但是如果要写好某方面的文章,就不得不接受自己不喜欢的类型书籍。这一点是我的缺点,也在满满改进选择阅读一些其他不擅长的书籍,相信很多伙伴都有这个怪癖,自己不喜欢的书籍就不想阅读。
当然,长久的阅读习惯,要完全尊重自己的个人兴趣,我始终觉得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进步的,所以刚开始就根据个人自身的爱好和特点选择喜欢阅读的熟悉,不要盲目接受别人推荐的书单。
身边会有一些领导和伙伴送自己书籍,记得以前做物流工作的时候,董事长就经常很大气送我稻盛和夫的《活法》、王阳明的书籍、还有整理出版的百家讲坛的书籍等等。当时自己整个人都懵了,全是没接触过的,也都不喜欢。但是要接收别人的好意,要感谢给你送书的人。但是我一般都放在最后阅读,因为不管是给你送书的人,还是推荐你书单的人,对方是站在他的角度出发,董事长他是物流老总,所以推荐的是企业家的书籍和他自己喜欢的书籍。
不管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自己还是要坚持自己的阅读喜欢和兴趣爱好,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阅读别人推荐的书单,可以选择阅读,更可以置之不理,遵从内心最重要,也是保留长期阅读的喜悦。
作者简介:张德芬,生于台湾,作家。著有身心灵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和《重遇未知的自己》,同时翻译有德国心灵导师艾克哈特.托尔的作品《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和加拿大知见心理学领袖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
张德芬以其深入浅出的笔触描绘揭示出困扰人们的烦恼痛苦的深层的原因,被冠为华语世界首席心灵畅销书作家,深受人们欢迎,很多人因为阅读德芬的书,有了生活的态度的积极转变。
1.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内容推荐:
推荐第2章,老人的读心术,首先要了解我是谁?我不是谁?
清楚了自己是谁,就更能轻松去了解自己,理解生活,体验生命。老人是一个很聪慧的老人家,又有点神秘莫测,但是不得不说主人公,遇见了老人,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也让女主人公真正认识到自己。
另外第24章,梦的秘密。是让我们学会臣服,臣服了才能接纳当下的自己,才能走出困惑,拥有新的理解和看法。
生活中我们常常也会遇到困惑和不解,也有更多难以言喻形容的悲痛事件,自己也会陷入悲伤的情绪里不得自拔。可是终究会明白一度沉沦,一度悲伤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改变了。所以张德芬传达的意思是先臣服,这个“臣服”可以理解成接受已发生的事件,也可以理解成“臣服”自己当时不好的情绪。
于是自己写下一段话来鼓励自己: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残缺只是另一种美而已,或许只有接纳了,认可了,便有下一道阳光。
最后推荐的是第33章,也是本书的最后一小章节,在我们知道一切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有改变了自己才能更平稳的迎风飞扬,只有我们自己能改变自己,褪去一些不必要的枷锁,以轻松的状态前行。
另外知道了“胜肽”这个词汇的具体意思是指什么。表面意思是氨基酸,改善皮肤,而书中要是形容被不良消极的情绪所吞噬。
张德芬说:“先要为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个事情都负起全责,负起全责的意思不是说将错归到自己身上,而是说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我用什么方法做到最好。能够这样,就会一步步累积内在力量,成就所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更开心的人。”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对这本书印象很深的原因,是第一次接触心灵类的书籍,那时几年前的事儿,那时年龄还小。现在再次翻翻旧旧的书籍还是有不一样的感受。一直不曾忘记的就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简单的一句话,很温暖,也很直白,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以“我”为根源而存在。
现在的自己很少再看心灵方面的书籍。三年时间每一年参加企业培训,教练技术的课程已经灌溉在内心了。这里解释下,企业培训和教练技术的含义:“最早,由所谓的一二三阶段的生命动力体验式培训而来,教练技术一项通过改善被教练者心智模式来发挥其潜能和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的结果在于追求内心变化和成长,正直且健康拥有强大能量场的人身上会得到明显的体现。”
三年,一二三个阶段,很多环节涉及到冥想的内容,让自己更能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清楚了解自己,才能以更轻松的状态前行。
我是谁?我不是谁?生命的意义?
这些诸多问题,都由困惑中慢慢通过自己的觉知变得清晰起来。很多成功学和励志书籍,很多人喜欢,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关键在于是否鼓动自己那颗疲惫的心,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二十几岁的我们,毕业,工作,职位,一年一年不断叠加,变化的时代让我们不敢懈怠,同一个公司优秀的人很多,混日子的人也多,而我们总想着让自己进步,要成绩,要职位,要薪资。有人说二十几岁你着急什么?那是因为你已经过了二十岁呀,有紧迫感很正常,也要让自己缓解紧张的状态,慢慢以平稳的状态整装出发,才不会产生倦怠的心情和不安。
生活就是一场经历,感恩才会拥有,感恩才会长久。
有机会,可以参加一些培训,可以修正自己的不足,懂得换位思考;发觉自己身上很多优秀的特质,传承一份正能量;最重要的是认识了自己,了解和理解自己,更加认真去生活。
年轻的我们,感恩父母,感谢师长,在恩典中前行,感谢每一位相遇相识的人。心中柔软了,自己就强大了。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用心理解这句话,用心去生活,用心去爱身边的人。相信我们都会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2.张德芬《重遇未知的自己》
张德芬《重遇未知的自己》内容推荐:
这本书是继销量过百万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之后的另外一本《重遇未知的自己》。物流行业有个专业术语是“子母装”,是指两件物品打包在一起的意思。这本“重遇未知的自己”也可以理解成这样亲昵的关系。
在《遇见未知的自己》种主要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学会臣服,再飞扬前行。而“重”遇未知的自己是让我们在清楚认识自己之后,学会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有“黄金投射”、“阴影投射”这些专业术语的解释。
本书主要是巩固并实践,上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像一个读书的小学生,考试考差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明白了问题出现在哪里,就要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一点点去学习,一点点进步,最终下次考试会有好的成绩。
给我的感受还是关于生命的话题。借用周国平老师的一句话来讲:“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非浮华功名可比。”
张德芬《重遇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孤单,越不安,越不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了。
在本书中,作者将与我们分享她追求身心灵的人生智慧,帮助我们探索真我的本质,学习如何爱自己,如何为自己的快乐和人生负起全责,如何拥抱生活中的阴影,如何让自己、家人及朋友过得更幸福!教会了我们要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追求梦想的途中我们会遇上重重困难,这些挫折让我们遍体鳞伤,迷茫不安渐渐失去了自己人生中的前进方向。慢慢的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有些讨厌这样的自己。这让我们的生活蒙上了一层灰色,失去快乐和上进的动力,但就如作者所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足,接纳自己的缺点,认可自己再改变自己。
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是让自己认清自己后,可以依然努力,找到正确的方式,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
后记:
最初是20岁的时候阅读过张德芬的书籍,现在重新翻阅,还看到扉页抄写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奶酪墙上的一些话,《谁动了我的奶酪》是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一个寓言故事,每页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这同样是一本精彩的书。
奶酪墙上的话(很受用):“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预见变化,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追踪变化,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 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尽快适应变化,越早放弃旧的奶酪, 你就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改变,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享受变化,尝试冒险, 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 不断地去享受变化。记住: 他们仍会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
张德芬这个系列作品还有《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与《活出全新的自己》。而最喜欢的还是《遇见未知的自己》和《重遇未知的自己》,这是她的成名作品,也是自己相对更喜欢的两部作品,比较连贯,了解了自己之后,再认可自己。
记住两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和“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就是对两本书最直接解释的主旨。
另外,看书和写字都是属于自己比较安静的状态,有人认可的同时也会有人诋毁,不管如何,因为相似的阅读习惯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算是一份小小的收获。对于褒贬不一的评论很淡然的,读书和写字不就是自己的事儿么,静静阅读,静静写字,极静极静生活,要明白读书写字是让内心更柔软。难道读书和写字不是愉悦自己吗?!
上一个秒,我们还是陌生人,但就在不经意的这一秒,你发现了我,同时发现了的,还有我的故事。
喜欢就点赞哟,说说你的想法,喜欢大家不一样的观点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