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摄影

镜头里的故事(36-41)

2024-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岁月ABCD

            三十六

小伟还是有组织能力的,愿意交流,还有一帮铁杆粉丝丝,之所以有人捧她信她,是因为他舞跳的很好,她为人朴素实在,是草根更接地气。

在她的骨子里和那些老队员走得更近,始终是不离不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实小伟这个人很好。

见到我和老大,什么时候都尊称一声大哥,我们一直很敬佩她,对他评价很高。

有人说,三姐到哪跳舞,领舞都跑了,有人说她没有自知之明,退居幕后多好,我倒没加评价,觉得小伟可怜,大家都误解她了。

小伟现在仍然是舞队的核心,作用别人不可替代,后边的粉丝一大帮,请问哪个领舞能像她有这么多粉丝。

承认有跳舞比她好,但她毕竟是老师,教过你带过你,应该有起码的尊重,这个队所有的人都应该对韩冰和小伟尊重。

小伟来了你就退居他的后边,还是跳那个舞,还是那个舞曲,你的舞姿还是那么美,难道你缺少了什么吗?说缺什么,你缺的虚是荣;说你要什么,你要的还是虚荣。

说这些就是人要有起码的尊重,这个队小伟是最早的老师;这个队她是最早的开创者之一;这个队她带过的人最多;这个队她曾经是跳舞最好的。

这些就足以让我们尊重,算是全民健身队伍中的前辈和老师。现在这个局面,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她也有许多难言苦衷。

她来了,领舞就走了,她一定心中很悲伤,我们一走了之,高高兴兴的换一个地方,请你记住两个字“尊重”。

在我的《简书》中,我最佩服的是马晓菲,他是步子舞之王,她懂得小伟是他的前辈,队伍中的老师,小菲做的最好。

我的评价不是要谴责谁,也不是要抬高谁,个人的观点而已,仅限于我的《简书》,这话我不会公开讲的。

听说小伟他们排练节目需要扇子,我主动承担借扇子的义务,应该做点什么,和她的付出差的很远很远。

她比我年龄小我还是很尊敬她的,看她寒来暑往,风雨不误,开着一个三轮车为大家服务,心中由衷的敬佩。

              三十七

雅典队24号这天,到滑雪场滑雪,然后演节目,最后聚餐。据说参加人数30多人,邀请了我参加,我一直犹豫。

最早在雅典跳舞,有一年没去了,集体活动我是应该参加的,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决定参加。

天特别冷外面跳舞停了,等到天暖和再出来玩,冬天锻炼还得进屋,零下三十度真的受不了。

跳了一个小时,满头是汗,屋里太热,两天不见老魏,来了就一头扎进前排,镜头对准头排,不停的录,要把这几天没录的都补上,可怜他的手机都说太累了,能不能让歇歇。

我录过视频,现在想想也是有人烦,我是为一个人而来,录别人都是幌子,灯泡而已,自己心里清楚。

现在我谁都不录,自己愿意录随便找个人录一下就完了,我舞跳的不好。

不拿你当会事,你也不用理他,现在录视频技术水平都挺高,谁都没有绝对优势,后来者居上,出现一大批优秀的录制高手。

我挺烦有些录视频的,把人分成三等,一等两分半,二等一分半,三等半分钟,不得走个过场,缺乏应有的尊重。

已经过了争强好胜的年龄, 韧性非常强,看不惯的只留在心里,不会有明显的表现,随遇而安。

有些事是心知肚明,不要说破,心里明白装糊涂,中国人就是这样,都会装老好人,但谁也没交下,没有鲜明的立场。

   

            三十八

我要写一个《录视频人的心理》,把不同人的心态都写出来,小相机大舞台,期待文章问世。

以前学的新舞慢慢模仿,以后学的新舞一定学会,从《捂不热你的心》开始,《最远的你是最爱的我》舞不难,比较长不好记,主要是三节、四节有点不清晰,等记住就好了一定能学会。

跳舞除了自身条件和天赋外,还得有不懈的努力,跳舞不一定跳得好看,看你的自然条件,但一定要会记住每一节,漫鸟先飞,熟能生巧。

现在写在《简书》上的内容,虚构的故事情节太少,渲染的不够,小说一定有几个中心人物,褒贬都有,刻画他。我的小说有几个中心人物,有的是原型,有的是虚构,不同人的特点全都集中在几个人的身上,故事情节会很丰满,围绕几个人刻画,看趋炎附势,相互利用,等级划分的社会现象。

通过写跳舞把生活中的情感,人物思想变化,社交往来,人员交往,反应不同人的情感观、价值观,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在不写,将来可能写,积累素材也是必要的,将来一定把人物刻画的更有特点。

作家写的小说都是褒贬不一,可能把几个人的特点描绘在一个人身上。

            三十九

知己,有了矛盾还会复合,不能复合的知己,那就没和你一条心过;情人,分离了就变成仇人,那是有刻骨铭心的恨。

恩全都剪掉,留下仇恨,你喜欢的她都反对,你反对的她都喜欢,完全是一种报复心里。

人要学会释怀,我到不能洞察人的心里,透过现象也能感受到冰箱里的温度,寒冷至极,可能是我的心里出现了病态,为什么要在乎你的存在。

说句心里话,这样的尴尬境地,是我平生中没遇到的,无论处在怎样的矛盾漩涡,都能化为平淡,要是真的恨你就好了,永久远离你,可是并不恨你,到觉得你应该比别人好。

我到觉得什么都忘记了,那段珍贵的友谊忘不了。如果说我想要什么,我毫不犹豫的告诉你:  我要的是相互尊重。

                  四  十

所有团队都在为迎接新年做准备,布置的花花绿绿,红红火火。太极团队正在排练节目,蔡霞团队集中排练,就连学舞集中营也在紧张的布置。

全民健身团队没有动静,在这方面寒冰是没有经验的,老周思想保守,心思没在这上。

只有雅典队的小伟,组织了一次小范围的活动,估计就是以吃饭为主,唱唱歌,跳跳舞缺乏计划和准备效果未必好。

现在的团队要的是合作,需要的是一种团队精神,活动能增进凝聚力,增进友谊。

来跳舞的这些人,都喜欢玩,多才多艺,每天都是一种模式,有些单一枯燥,千篇一律的舞步,也需要一种调节。利用重大的节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很必要。

活动不仅仅是聚餐吃饭,演一些小节目,活跃气氛。文化具有多样性,这个队伍中有人才,利用好了发挥他们的作用,把活动办的更加丰富多彩。

小菲很长时间没来了,跳舞特别标准,人很谦虚,从不张扬低调,懂得尊重,是领舞中口碑最好的,本身就是老师,有很高的素质和修养。

老魏今天还是录他的视频,他的时间就是一个小时,6:30来来7:30走,没有片刻停留,就是一个劲的录。

他把小袁的手机 和他的手机绑到一起,搞起了双机同录,玩起了花样。不知道一排的那几个05,是得意他还是烦他。老魏也装起了大牌,不给后边的人录视频,只给明星录,真的应了那句话“他的心思都在女人身上”。

现在打起了利用女人挣钱,我也不明白那些长的标致,又有个性的女人,为了那几个钱,在人家开业时搞商演,据说商演完还得发快手抖音,也得不几个钱,在别人眼里有失身份,要是为朋友另当别论。

老魏平时就是不停的给他们录视频,让他们感觉都欠他的情,她们有还不清的情感债,都心甘情愿的为他服务,采取的是心理控制,不得不说老魏手段高明。

女人一旦虚荣心作祟,就容易走入歧途,就有可能被男人控制,有多少女人要了面子,丢了本性,在女人堆中泡大的男人,懂得越虚荣心强的人越好控制。

              四十一

现在全民健身队伍的宗旨变了,就是打造名牌,其他人都是作为陪衬。

团队跳什么舞由他们选,想想他们跳的舞都是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比较难的,也符合他们特点的,多数没考虑有整体,下边的队员现在感觉越来越难,队伍整体人在减员。

把05的宠上了天,在这个小小的健身团队中,时时处处体现不平等,做为一个团队,不是参加比赛,不是为打造精英,不是给观众作秀,是实实在在的锻炼。

现在声势浩大的全民健身队伍,辉煌时人数最多,鼎盛时期已经过去。外围几个队的人数在增多,全民健身队的人数在锐减,理念出现的问题,管理出现的问题,风风火火的队长, 任劳任怨的小伟,打造明星的老魏,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一小学的红姐队,和宾利西边的健身队,一年之内队伍由五十多人发展到200多人,他们思想前卫,能抓住机遇,把健身舞和健身操紧密的结合到一起,队伍迅速壮大,不得不说是观念的问题。

反观,最早的那些有名的舞队,思想僵化,观念陈旧,自以为是,夜郎自大,错过了机遇,走向衰败。

现在有一些健身,成了某些个人表演的舞台,健身的队长只考虑个别人,不考虑全体。

严格说全民健身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如果花更多的时间,那就不是全民健身了。

只考虑到少数人,就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冰,一边是火,前面玩的热火朝天,后面跟的踉踉跄跄,千姿百态,参差不齐。

如果一个健身队伍当中,跳舞跳的参差不齐,频繁换舞,领舞会了,跳几天够了,又换新舞,是不利于整体的。

人家说年轻人学得快,喜欢新事物,喜欢啥舞就跳啥舞,其实是一种自娱自乐,没有整体观念。

学生学健身操,大都是固定不变的,今天变一样,明天又变一样,那不是整体健身,跳舞是为了健身,不能频繁换舞。

我们这个队伍当中,80%的人都不能单独完整一只完整的舞,跳舞跳了几年, 到最后会了个几个舞?很多人都不知道舞名字。

既是自己的失败也是队伍的失败,学舞要慢中求快,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学几天就换,很大的一部分人都有工作,没有时间练习,人的天赋也不一样,全民健身不是为那些有天赋人准备的。

好在队长还保留了一个课程表,否则这个队伍会跳的乱七八糟,那时舞淘汰的快,人淘汰的更快。

少数人喜欢跳新舞,主张取消课程表,我是反对的,也希望在选舞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欢快的、大众的、不复杂的。

不要选那些明知难不能长久的舞,不要看面子,看是谁推的,一舞选错累及全队。

应该说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加入我们这个队伍的人并不多,原因就是觉得我们跳的太难了,我们这些老队员都觉得难,新来的就更难了。

如果是为了考虑整体,考虑全民健身,在选舞和组织上,要有一个通盘考虑。

队长是为了全体,某些人只是为了自娱自乐,打造名牌,竖了个人丢了整体。

我的观点有些人赞同,有些人反对,就是诉求不同,可能也存在偏见。

打造团队精神,要转变观念,要大众化,切不可出现两极分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