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专家以及研究对象
成为专家以及研究对象
这段时间看了,《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团队曾出版过4本《纽约时报》畅销书,即《关键对话》、《关键冲突》、《影响力大师》、《关键改变》。
本书特色
启动行为改变很难,更难的是让改变可持续意志力不能让你彻底改变,找到关键行为,巧用影响行为的6大因素,别让坏毛病卷土重来。
内容简介
为什么95%的饮食计划都失败了?为什么新年决心总是坚持不了几天?为什么人们总是有美好的愿望,却不能积极地行动?不论是职场提升,还是保持财务健康、心理健康等。基于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新研究成果,本书的作者提出:做出这些努力的关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意志力,人们的行为受到很多微妙的影响 本书向我们展示,个人如何理解这些强大而有影响力的推动力,如何将这些推动力融入一种积极的方法中,带来真实、有意义的结果。作者展示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这些例子会改变或真正让你重新审视你的事业和人生目标。
以上都是本书的介绍
以下是我自己的理解
我认为最最重要的就是成为专家以及研究对象。
那么什么是专家?什么是研究对象?
简单点说,专家就是老师,研究对象就是学生。
专家和老师就是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能够对于全盘有整体的认识和规划并作出具体的指导的人。
研究对象和学生就是需要学习,并得到帮助的人。
重点在于——同时。
自己是自己的老师,还是自己的学生。
也就是自己既是计划的制定者和管理者,还是计划的学习者和执行者。
这两种身份要同时担当,这就需要元认知。
接下来要辨明关键时刻和采取关键行为,调动6种影响力来源,把坏事变成有用的数据信息。
一,辨明关键时刻
什么是关键时刻?
也就是事情转变的关键点重点,只有把握好这些重点和关键点,才能够让我们改变。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审视自己,觉察自己,认出重点。
二,采取关键行为
知道了自己将要去到哪里,那么就要开始行动,就要做一个计划。
只有想了,行动了,才能达到目标。
三,调动6种影响力来源
6种影响力来源是关键改变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爱上你所厌恶的东西
首先要分辨什么是我们所厌恶的,什么是我们所喜欢的?
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正确。
比如我们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但是它对我们的肥胖、健康是有伤害的,虽然我们喜欢,但他是错误的。
我们已经经历了分辨关键时刻,这个时候就要采取正确的行动,去除错误的,热爱上正确的。
有这么几个方法:
1.造访默认的未来
去自己所设定的目的地,想办法亲身体验,
2.讲述一个完整又生动的故事。
利用想象,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让它丰富,鲜活起来,能够刺激到自己。
3.使用价值判断类的词语
给自己一个强有力的理由,让自己在动摇的时候,让自己更坚定。
4.把它变成一种比赛
小目标比大目标让自己更有体验感和挑战性。
5.为自己定义一种鼓舞人心的自我评价
我很棒,我很强,我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作为学生继续喜欢那些我们喜欢的,厌恶那些讨厌的是常理,而作为老师却能够分辨什么才是真正对我们有益的,所以要用老师的大脑控制学生的行为。
二,做你不会做的
我们有不懂的、不会做的是太正常的一件事情了,知道了我们不会做,那么就要去学。
采用的方法
1.采取刻意练习的方式
不会怎么办?
练!
还不会怎么办?
多练,重复练,一直到练会为止!
2.学习意志力技能
人的意志力持续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要顺应它的规律,可以把意志力分成短时间内的小目标,就能够坚持下去。
练习的时候需要老师的指导,这个时候可以自己去学,也可以请教别人。
而当我们意志力减弱的时候,就需要设定小目标,小步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就需要学生的执行力。
三、四,把共犯变成盟友。
《毛选》的第1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朋友和敌人是很容易分辨的,但是共犯和盟友却很难,特别是共犯。
共犯是和我们共同犯一样错误的人,一个人是很难说自己错了的。两个人共同做一件事情,就会肯定自己,即使是错误的事情。
盟友不单单是朋友,还是能够帮助我们,鼓励我们的人。也就是他是有实际行动支持的。
采用的方法
1.敌我分明
先要明辨敌我。
2.重新定义正常
我们所以为的并不是正常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需要外在的标准来重新判断我们的认知和行为。
3.开展一次转变性谈话
请求帮助,就可能会得到帮助,而不请求帮助,就一定不会得到帮助。
其实只要开口请求帮助,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4.增添新朋友
寻找哪些想共同达到目标的人。
5.远离那些不情愿的人
如果一个人想达到目标,就要做出决断,远离那些共犯。
一个人想要达到目标就需要团队,当然是帮助我们的人越多越好,所以我们要剔除害群之马,而老师会让我们分明敌我。
五,改变经济模式。
金钱是直接的、强力的刺激。
采用的方法。
1.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趋利避害是永远有效的奖惩机制。
2.适度且综合使用激励机制。
不可偏左也,不可偏右,适中。
步子不能迈得太大,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3.奖励小小的成功。
把大目标分割成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更容易让自己坚持下来。
这一步更需要学生的努力。
六,掌控所处的环境。
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采用的方法。
1.修建栅栏。
给自己设定界限,明确什么是不能做的。
2.管理距离。
物理距离即是心理距离。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或一件事,那么就离他近一些;如果你想减肥或者戒烟,那么就让这些东西离自己远一点。
3.改变提示。
人的忘性是很大的,遗忘是人的本性,所以要不断的提示自己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重点是要分清楚什么是欲望,什么是需求?
欲望更多的是过程,需求可以把它理解成结果。
我们得到一件东西,这是结果。
我们想得到一件东西,这是欲望。
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欲望上。
4.专注你的自动驾驶仪。
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把它顺其自然的使用下去。
5.运用工具。
记录让人清晰的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
可以用手边方便的任何工具来做记录。
可以用最先进的手机、iPad、电脑等等电子产品,也可以用古老的笔、纸张、日历等等。
总结。
本书的关键是分辨关键时刻,采取关键行动,运用6种影响力来源。
在运用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成为专家以及研究对象。
也就是自己教自己,自己分析自己。
自己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同时也是自己的学生。
当自己有两种身份,在切换的过程中就会让自己保持清醒,并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