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
近半年来忙于零零碎碎的工作,虽然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但是心却没有看到孩子们。
直到最近我看到了二女儿(楠楠)身上的两件事情,我一下子清醒过来。
第一件事情:楠楠喜欢吃零食,甚至在睡前必须吃饱才睡着;
第二件事情:楠楠的压岁钱被用了大半,甚至门口放的零食也被拿去买零食店;
第三事情:楠楠的房间异常脏乱,没有秩序。
我脑海中出现了两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楠楠在一双漂亮的小皮鞋前驻足凝望、久久不愿离去。后来的一天我带着楠楠,去找那一双鞋子,再也找不到了;
第二个画面:楠楠用乞求、可爱的表情,跟我要冰淇淋吃,而我则以:女孩子少吃冰淇淋为由,果断拒绝买冰淇淋;
而同时在我的脑海中又出现我小时候的画面:我正在洗一条漂亮的裙子,而我的妈妈把我的裙子从盆里气呼呼地拿出来扔得好远,我哭着把它捡回,妈妈则干脆用剪刀把它剪坏。我则抱成一团蜷缩在墙角,孤独无助。
成年后的我也常常陷入这种无助、无能为力的漩涡中。
天呐,我在干什么?在复制另一个曾经的我。忙忙碌碌的工作,使我放松了自我觉知,看不到自己,更看不到孩子,以一种“为你好”的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真实的需求。
渐渐地我看不到楠楠发自内心的笑,每天都生着闷气。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通过不停地吃东西来填满。
童年时期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会让孩子产生匮乏感,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我不值得,不不配,长期的匮乏感会逐渐凝固成内心的黑洞。成人的欲壑难填,往往都来自于小时候一次次不被满足的欲望。
我和先生分享了这一点,他也跟我分享了自己小时候:那时候想吃爆米花,又哭又闹,婆婆为了不让他吃,就用针戳先生的嘴巴。小时候不管先生想吃什么,睡地上打滚还是哭闹,都没有用,得不到。现在先生特别喜欢买鞋子,形成一种癖好。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在一个需求层次上得到满足后,自然会向更高层次进阶,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常识了。
我本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也是在真正有了孩子以后,才逐渐通过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看到自己童年的伤痛,进而疗愈了自己。与其说是我养育了孩子们,还不如说,是孩子们引领我、提醒我不放松修行。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是原件。这一次又透过楠楠,看到了自己。我曾经会问:为什么我会有三个孩子,原来是提醒我不断地向内看,看到自己,通过这种方式来修行。感谢这一场父母子女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