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梅棹忠夫的“发现记事簿”
梅棹忠夫在高中时期,读到梅列日科夫斯基撰写的《诸神的复活》,那是一本以莱奥纳多·达·芬奇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里面那段记述了达芬奇笔记的故事,情节感人。受到启发,得到“笔记”的。从此养成了写笔记的习惯,经历二十余年,这一习惯仍然雷打不动,丝毫未变。
在“记事簿”里,记录的是自己的“发现”。我们记述,那些在每一天的经历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那种记录也不是为了方便易记而使用简短语句或者习惯用语,而是有板有眼的正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它们甚至具备论文的性质,不必修改就能作为一篇小论文或者论文底稿。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将各种各样的现象,写成这样的短小论文。日积月累,它们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智识活动的真实记录。
我认为,持久不懈地书写“发现记事簿”,在准确观察、缜密思考方面,是一种绝佳的训练方法。
在开发启迪人们的思想方面,横空构思文章与纸笔撰写文章,同样是各有其妙。但是,在事情的脉络洞察、逻辑的结构布局方面,我们起码在很多事情上,没有书写文章,而靠横空思考圆满解决的。记忆是不靠谱的。在构建人们的思想体系方面,“发现记事簿”仍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素材积累方法。
所谓“发现”,大多数都是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一些每日若斯、司空见怪的寻常事物,在彼时彼刻却会突然以一种全新的含义,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它是来去匆匆,转瞬即逝的。如何不失时机地将其捕捉,培育为自己的思想体系呢?那就是“发现记事簿”的好处了。
只要条件许可,“发现”就要在当场立即写成文章。如果条件不许可,则在当场写下该篇文章的“标题”。事后,抓紧时间,补充内容,完成文章。只写文章标题,时隔几日,“发现”就会褪色、枯萎。“发现”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伴随着自己的感动。如果不趁着感动尚未褪色、枯萎写成文章,那么,就会永远都写不成了。
我平时所谓的备忘录,仅仅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杂事,没有观点、没有证据、没有逻辑,谈不上“发现”。一则因为自己缺乏观察,二则缺乏缜密的思考,第三是自己缺乏这方面的有意训练。按照梅棹忠夫的“发现记事簿”,应该注重有准确观察、缜密思考,并且随时记录下所思所感。尽管可能篇幅短小,但是结构上要具备小论文的特点。有观点、有证据、有逻辑。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术训练方法和素材积累的好方法。贵在持久不懈。
所谓“发现”,纯粹都是突如其来的意外情况。由于我们必须当场捕捉“发现”,立即记录下来,所以,作为记录手段的记事簿,必须随时随地带在身上。这是有关“发现记事簿”的第一原则。
因为它是要撰写成小论文的,笔记本的大小,不能太小,选定一种比新开本书略短的规格。封面采用厚的纸板,便于现场书写。现在可以用笔记APP代替。
为了方便日后利用,我们确定了一个原则:一页一事,就是在每一页上只记录一件事。并且,要在该页的最上面一栏,写上可以对该页内容一目了然的简明标题。
无论多么简短的记录,只要内容有变化,就必须另起一页。如果一件事情的内容过多,需要占用两页以上,则要在每一页都写上标题,并且,从第二页开始,标出“什么什么的(续)”的字样。
当我们将一本手册使用完毕的时候,一定要编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