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有术,以往记笔记的方式都OUT啦
从小就非常喜欢买本子
可是总会因为各种原因废弃掉
直到现在才知道本子原来该这么用
1.误区
先讲讲自己的故事好了。从小时候到现在我也算是半个本子癖,喜欢买又舍不得扔,所以家里课桌总会堆着各种本子。
但是呢,只写上一两页,却因为内容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卵用就失去了对本子的喜爱,舍不得扔便闲置在了一旁,堆积如山。有时候甚至会想,这些本子到底有什么用呢。
这个臭毛病一直延续到了大四,知道前一段时间,受到近藤麻理惠的整理心得的影响扔掉了很多的不需要,不必要,不想要的本子,剩下来是自己最喜欢的几个,留到现在坚持再用,并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笔记或者是绘画体系。
通过自己的经历不由得总结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为不会记笔记导致误解本子的用途。更谈不上这种小小的本子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变化了。
这还只是在观念上的误区,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笔记本一直伴随着成长的足迹,从老师板书记录到考试知识的总结,从工作内容规划到客户访谈笔录,笔记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思维记录工作,它锻炼的是知识管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力和理解能力。
但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如下的问题:
使用小本子记录,行文逼仄
4种级以上的色彩堆叠,次序不明
视觉效果膨胀,没有整理
填鸭式笔记,没有空白,难以理解
一个本子究竟该怎么用,才能成为思维的辅助工具?
2.优点和重要性
来源网络
以前阅读《聪明人在用方格笔记本》,发现原本以为只是在手账中使用的方格本,早就应用在了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
在自己写毕业论文的时期,需要阅读整理大量的论文阅读笔记,看到这本书无疑是雪中送炭。学习笔记本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我快速的梳理,发现、总结、思考刚输进大脑的信息。
而方格本子的优点:可以随意留白、段行的对齐、调整行距、方便调整文字大小、规范书写、方便画图表、当做故事板。
不同阶段对于笔记有着不一样的要求:
学生时期:“高水平”的积累知识信息
职场上:筛选信息、“舍弃”信息
不同的需求塑造了各种笔记的不同功能。
3.思维方式
上面也讲述过,笔记的形式反映了书写者的思维方式。我们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掌握的是逻辑结构,右脑指导着图像思维,可以这么粗糙的认为艺术家们通常借助右脑完成灵感的创作,而数学家们则更多的是使用逻辑思维反应客观真理。
而笔记是一个建立在框架基础上的体系,结合了图形图像的使用和逻辑上的排列整理归纳,也就是说记笔记是一个锻炼左右脑思维的综合过程,久而久之这种思维模式就会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并提高行事效率。
网络、手机、日常交流,我们每天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少有人会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总结消化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大脑会不定期的遗忘信息,因此重要的信息需要经历反复的过程,我们想要长期记住并加以利用信息就需要构建:
INPUT(输入)→REPUT(重构)→OUTPUT(输出)
这样的模式,将接受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随后通过自己的方式传达出去。
例如我现在就在做这样的工作:将书中的知识进行筛选总结,通过文章的方式传递出来。相信这样的做法会让信息更加牢固的刻在骨子里。
同样,我们将学到的,经历的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视为一个完整的处理模式。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会在笔记中的信息重构和输出环节出错。
4.笔记的使用方法
有了误区的总结我们很容易知道几个要点:
一个好的笔记需要具备目标性、图像性、层级性、结构性。
来源网络这样的笔记主次分明、结构清晰,不仅反应了书写记录时的思维过程,也方便着日后回顾时知识快速的再现。
5.五种常用的笔记方法
1.思维导图
来源网络 自己的思维导图这应该是自己用的最多的笔记方法了,接触到了思维导图书籍后有意识的将输入的知识用树枝网络表达出来,记录关键词,简单易懂,用来信息的梳理结构和回顾提示。
其实个人觉得把笔记做的像花一样可以增加很多的趣味性,不知不觉中也会喜欢上记笔记。每次想起什么知识就会翻看相应的导图。
推荐使用A4及以上的大本子,很多知识梳理起来小本子是HOLD不住的,现在技术这么发达也完全可以用相应的软件来制作思维导图,只不过本人比较偏向纸质书写,更有真实感。
2.九宫格笔记:
将其划分为九个格子,每个格子安排相应的功能,信息一目了然。
当然,九宫格还可以用于灵感联想,中间写下一个关键词,向八个方向联想,将关键词组合重构,刺激想象力,正在尝试使用这种方法绘画创意插画。
3.麦肯锡的伞空雨模式:
来源于网络空代表着事实,雨是判断原因和后果的思考,伞是实际行动。
它的思考流程是:出门看看天,阴沉沉的似乎会下雨,于是转身回去拿把伞。我认为这个很有意思,事件的处理过程清晰明了,以后的工作时会考虑使用这种笔记方式。
4.康奈尔的学习笔记:
来源于网络结合了细节整理、重点梳理、归纳总结的功能,很适合学习时记录老师板书或者总结试卷资料。
由于已经过了那种频繁记录板书的时期(好伤感),这种笔记形式还没有尝试过,但是相信会给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5.黄金三分法
这是《方格本》里极力推崇的笔记形式。
有点类似于空雨伞,但是每个模块的功能却完全不一样,三分法突出的地方在题目上,更方便了解笔记的核心内容,便于识别。
来源于网络自己在毕业论文阅读和公务员备考时的笔记都借鉴了这个模型以及康奈尔模型,文章题目,核心,结构一目了然。
自己设计的论文笔记模型 范例 公务员复习笔记一 公务员复习笔记二另外,自己现在用一部分资金投资自己,这是一个为知识付费的时代,所以学习了不少的线上课程,下面就是其中课程的笔记。
行动派笔记慢慢调整中,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笔记体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一直深信不疑,我会将自己的本子体系坚持下去并不断改进,若有新的发现就在文章中更新出来。
感谢大家看到了最后。♥
当然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我的消息,可以通过微博@好喵不碰小鱼干,也可以在我的公主号“小鱼进化史”了解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