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访毗卢寺(三十七)
2021-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风之舞555

绕过此座香炉,在前方一座宏伟建筑前,有一座金水桥。
走上金水桥,就见中央站立着笑容可掬的布袋和尚。为你指点人生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这则楹联告诉人们:要以佛教的仁爱为真心,道法自然为风骨,儒家中庸为表象,用大度来包容对待整个世界;以一技之长在手,生存能力傍身,三思而行的头脑,用从容的心态来过生活。如此才能做到“笑口常开”。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明州奉化 (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僧人,是五代时后梁高僧。世传为弥勒菩萨或弥勒佛(未来伄)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
契此为何被人们称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的形象又为何被人们供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