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到底是什么?
在上篇文章《轮回转世真的存在吗》中我们了解到,轮回转世绝非什么唯心或迷信,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那么,轮回转世转的是什么?是灵魂吗?灵魂真的存在吗?灵魂是什么样子?
现代人大多认为,肉体死后一切均告消灭。事实上,人死后人的本体,也就是灵魂(灵生命体)会脱离肉体,在死后的世界继续存在。要证明灵魂存在非常困难,但有关灵魂存在的科学研究,在美国极为盛行。
西方证实灵魂存在的一个主流,是所谓的濒死体验(NDE:Near Death Experience)研究。濒死体验是人们在临终或遭遇创伤和疾病时所产生的死亡感受,这是一种看似难以置信、奇特或超自然的经历。尽管有关濒死体验的质疑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它们的确存在,数以千计的人在临终前真切地体验了相似的情境。
1975 年,美国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博士在他的著作《生命之后的生命》(Life After Life)中,首创了“濒死体验”一词。穆迪博士在研究了150多个濒死经历的案例之后写出的这本书,一经问世就成为超级畅销书,创下了全球销量1300万册的记录。
濒死过程是咋样的呢?其中一个个案的描述如下:
一个人正濒临死亡,当他达到生理衰竭的极限时,他听到医生正在宣布他死亡。他开始听到一种巨大的刺耳的噪音、铃声或嗡嗡声,同时感到自己正在迅速地通过一条长长的隧道。过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处在身体之外,但仍在相同的现实环境中。他从远处看着自己的身体,仿佛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他在这个奇特的角度看着医生正在对他进行抢救。他处于动荡不定的情绪中。
过了一会儿,他镇定下来,逐渐习惯了自己奇特的处境。他开始注意到他仍然有一个“身体”,但性质完全不同,并且,与他已离开的身体相比,有一种极为不同的力量。很快其它事情开始发生,有人来迎接和帮助他。他看见已死去的亲友的灵魂,和一个他以前从未见过的爱和温暖的灵魂,一种光的存在,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存在不通过语言向他提问,让他评价自己的一生,并在他面前展现他一生中重大事件的全景的、瞬间的回放,以帮助他回忆。
过后他发现自己正在接近某种障碍或界限,显然代表着今世生命和死后生命之间的分界,但他发现他必须回到今生,他的死期还未来临。他试图抗拒,由于他正被死后生命的经历所占据,他并不想回去。他被强烈的欢乐、爱与和平的感觉所征服。尽管如此,他还是与他的身体合而为一,又重新活过来。
一般而言,这种经历乃因疾病、意外、或车祸使得生理机能遭破坏,导致生命现象停止,或心脏停了、或呼吸没了、甚或脑波也平板下来了,然后被急救、注射药物、做心肺复苏术后,复活过来了。严格来说,所谓死亡的定义,就是一个人到达一种无法恢复生命现象的地步时,才算是死亡。而这些人既然可以再被救活过来,是已经抵触了死亡的定义;但在医学的观察上,他刚刚明明已没呼吸、没心跳、脑波也已静上止了,所以明明已经死了。所以清楚一点的说他已经呈现了死相,是个该死的人了,准备要永远当个死人了。但是又被救回来了,所以可以说他刚刚差点就永远死了,所以叫做濒死。事实上,他刚刚是暂时性的死了,所以又叫做死去再复活了。
穆迪谨慎地强调:每例濒死体验的过程都不是完完全全按上述方式发展的,但是,他被那些经历的“惊人相似”所深深吸引。穆迪的研究启发了新一代濒死体验研究者,其中最杰出的有: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麦尔文•莫尔斯(Melvin Morse)博士,麦克尔•萨鲍(Michael Sabom)博士等。他们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
• 濒死体验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这一事实不容置疑。濒死体验不仅限于成年人,也发生在孩子们身上。大约35%接近死亡的人都会有濒死体验。
• 绝大多数濒死体验者都说他们感受到和平与快乐,而非痛苦与折磨。
• 濒死体验者看到的一些景象与他本人的知识并不一定吻合。例如物理学家威廉•巴雷特记录一些孩子在濒死体验中对自己所看到的天使没有翅膀深感失望。
• 濒死体验对当事人影响很大,多数人发生了巨大的、积极的转变,心灵更加丰富了。一些无神论者经过濒死体验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此后成为虔诚的有神论信仰者。
令人深思的是,并不是所有濒死体验者看到的都是美好而令人愉快的景象。有些人在濒死体验中在也看到了一些可怕的景象。例如,《天堂印象——100个死后生还者的口述故事》中就记载了一个叫斯塔因•海德勒的德国警察局长可怕的濒死体验。海德勒局长以前对人冷漠粗暴。在一次濒死体验中他看到自己被许多贪婪丑陋的灵魂包围着,其中一个灵魂张着血盆大口扑上来要咬他。还有些人在濒死体验中看到灵魂依生前的所为得到了不同的归宿。这些濒死体验案例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中国“善恶有报”的古训。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度亡经》这本书中精确地描写了濒死的各个阶段,并且在更后的阶段中确实发生了再生。不过南怀谨曾说此书所描写的景象只是适合于生平熟悉那些佛像和佛尊的人,像我们平常人是不会在中阴阶段看到书中那些内容的。
埃德加•凯西做解读时所经历的过程与濒死经验非常相似,以下是凯西在醒后对他处于催眠状态中的经历的一个完整描述,摘自他的一次公开讲演。
“我看见自己是一个离开自己身体的微小的点,我的身体一动不动地躺在我前面。我发现自己被困于黑暗之中,有一种可怕的孤独之感。突然,我意识到一束白光,我知道我必须跟从它,否则我就会迷失。当我沿着这条光的道路前行时,我渐渐知道存在运动的各个层次。在最初几层中,有模糊的、可怕的形状,奇形怪状的形状,就像一个人在噩梦中看到的一样。我继续前进,在两边开始出现奇形怪状的人形,某些部位被放大了。又出现了变化,我意识到有戴着灰头巾的形象在向下移动。渐渐地,它们的色彩开始变得明亮。然后,方向改变了,这些形象向上移动,长袍的颜色迅速变亮。
接下来,两边开始出现模糊的房子、墙、树等等的轮廓,但一切都是静止的。当我经过时,在象是普通的城镇中有了更多的光亮和活动。随着活动的增多,我开始听到声音,起初是模糊的隆隆声,到后来听到了音乐、笑声和鸟鸣。光线越来越亮,色彩变得非常美丽,还有奇妙的音乐。房屋消失在身后;前面只有声音和色彩。十分突然地,我来到一个记录大厅。这是一个没有墙的大厅,没有房顶,但我意识到我看见一个老人,他递给我一本巨大的书,记录着我要寻找的个人的信息。”
穆迪将全部构成要素组合起来,形成所谓濒死模式,其内容如下:
我现在濒临死亡状态,正当物理肉体的危机到达顶点时,突然听见主治医生宣告我巳经死亡。不知何故,我听到很多杂音,同时身体也以猛烈的速度,穿过一条黑暗、长长的隧道。突然之间,我发现自己巳经脱离肉体,并且以旁观者的身份,在某种距离外凝视自己的物理肉体,以及他人对物理肉体施行急救的情景。在那一瞬间,我的精神处于混乱的状态。经过片刻平静下来后,我也逐渐习惯了这种不寻常的状态。虽然我仍然保有身体,但是我们知道它和先前脱离的物理肉体,本质上并不相同,至少它具有某种特异能力。对我而言,无异是一种崭新的开始。
已经死去的亲友的灵魂,出现在我的身边,他们都是特地来帮助我的。接着,一种过去从未经历到、为爱与温情所包围的灵(光生命)出现了。为了要我回顾自己的一生,光生命在不需要用具体的一言一语的情况下,向我提出各种问题。另外还以连续的方式,把我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于瞬间重现,这将有助于我检讨自己的一生。
到了某个地点,我感觉到自己已经接近界限了。我知道这就是现世与来世的交界。问题是,现在还不是死的时候,我必须回到现世才行。在这个时刻,我的内心开始挣扎。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及死后世界的体验,完全夺丢了我的心志,使我不想再回到现世。我被剧烈的欢喜、爱和安祥压倒。但不知怎么地灵体却违反我的意志,再次与自己的物理肉体结合而活了过来。
雷蒙•穆迪博士归纳出了濒死体验(NDE)最一般的要素:
飘离身体;
通过黑暗隧道;
朝一束光升去;
与朋友亲戚相会;
一生的全景回顾;
不情愿返回身体;
对时空的非凡洞察力;
被救治后的失望感。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濒死模式中的这几个主要特征。
濒死过程,第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隧道体验。在很多濒死体验者的记述中都谈到,他们曾经以极高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并在隧道的尽头看到极其明亮的光。
举个例子。穆迪博士在《生命之后的生命》提到了一个濒死体验者的记述:
“第一件事是那样发生的,非常快的,我以超常的速度通过一个黑暗的,空无一物的空间,我想,你可以把它比作一条隧道,我就像在公园里坐过山车一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通过了它”
穆迪博士在另外一本书《光亮之外》(The Light Beyond) 中提到了一个9岁女孩的濒死体验,她在一次阑尾手术中失去了知觉,被抢救过来以后,她回忆道:
“我听见他们说我的心跳停止了,我发现我飘在天花板上往下看,我从那儿可以看见所有的东西,然后我走到走廊上,我看见我妈妈在哭,我问她为什么要哭,但她听不见我,医生们认为我死了。然后一位美丽的女士走到我面前想帮助我,因为她知道我害怕。我们走过一条隧道,隧道又黑又长,我们走得很快,在隧道的尽头是很亮的光,我感觉非常愉快。”
穆迪博士在《光亮之外》中还描述了一个11岁男孩的濒死体验,在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中,这个男孩被汽车把他的自行车上撞了下来,然后人们把他送进了医院。当时这个男孩心跳和脑电波已经停止了,当他被抢救过来以后,他回忆道:
“我看看周围,发现自己在一个隧道里,隧道的另一端有很亮的光,它通向天上。我尽力跑出了隧道。我看见有很多人在那光里,但我一个都不认识,我告诉他们我出了车祸,然后他们说我必须回去,我还没有到死亡的时候,我必须回到我父母和姐姐身边去。那隧道在旋转着光就象一个旋涡一样,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在隧道里,只知道,当我在光里时我不想回去。我几乎忘了我的身体了,当我在隧道里向上升时,有两个人在帮助我,我看见他们从光里出来,他们一直陪着我从隧道走进光里。然后他们对我说我必须回去。我从隧道回来,发现我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濒死过程,第二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见亲人。许多人都描述了在濒死体验的过程中看到了已经死去的亲人或者朋友。
举个例子。肯耐思•瑞恩教授在《Mind Sight》书中,讲述了一位叫韦奇•阿米派格的45岁妇女的濒死体验。
这位妇女是天生的盲人,所以在她的经历中,她不能分辨颜色(因为她天生就没有颜色的概念),但其它的描述却和其它濒死体验者并无太大的不同。开始时她的灵魂离开了身体,漂浮在天花板上,她看到了自己的身体,甚至看到了她戴在手上的三只戒指。然后她飘出了天花板,飘到了整栋建筑的上方,接着,她被吸进了一个长长的隧道,她以极快的速度穿过了隧道,在隧道的尽头是广大而又明亮的光,她听到了音乐,然后滚到了一片草地上。她描述道,她的周围是草地,树木,和很多人,所有的东西,包括她自己都是用明亮的光做成的,这个地方充满着光,而在光中,她感到了无尽的爱。
接着有五个人走过来欢迎她,其中有两个是她当年在盲人学校的同学,她们在很多年前,分别是十一岁和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这两个同学在生前不仅是盲人,而且还是弱智儿童,但是现在她们看起来是如此地美丽、聪慧和健康,并且已经不是孩子了。阿米派格还看见了当年在她小时候照看自己的一对夫妇,这对夫妇也早在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最后她看见了她去世了的祖母。她们用感觉,而不是语言,进行了交流。
濒死过程,第三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生真知。有很多濒死体验者在濒死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对人生的、对世界的及对宇宙的问题的答案。
举个例子。肯耐斯•瑞恩教授在《走向奥秘迦》一书中还讲述了这样著名而有趣的例子:
1978年5月,当时33岁住在纽约附近的汤姆在卡车下面作修理工作时,支撑卡车的东西突然滑开,卡车砸中了他的胸部,他九岁的儿子叫来了救护车,被抢救过来以后,他描述了他的濒死体验。和其它很多人一样,他以极快的速度通过了一条隧道,在隧道的尽头是极其明亮,纯净,典雅但又不刺目的光。美好的光就像一个人一样和汤姆进行了心灵交流。汤姆感受到的第一件事是光对他说:“放松,每件事都很美好”。然后他马上轻松下来,感觉自己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中。
在他的一生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纯净的爱。“那种爱,”汤姆说,“是不能与对妻子的爱、对孩子的爱相比的”。接下来,汤姆意识到,在与光的交流中,他得了一种绝对的、完全的知识,他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了答案,对生命、对生活、对宗教,甚至对一些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的问题,汤姆都得到了答案。
有趣的是,在他康复不久后的一个早上,他醒来,嘴里嘟囔着一个词“量子”。他妻子问到:“你说什么?”汤姆重复到:“量子”。妻子又问:“你到底在说什么呀”汤姆回答到:“我也不知道”。他和他妻子当时都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因为汤姆只有高中的学历。两周后的一个下午,当他和他妻子正在看电视时,汤姆突然说了一句:“普朗克(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你不久后就会听到有关他的事”。他妻子再一次感到迷惑,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其实,当时汤姆和他妻子一样,什么也不知道。
自那以后,汤姆开始对一些数学公式和符号感兴趣。他问过朋友们数学符号 PSI 是什么意 思,这实际上是一个希腊字母,在数学、物理学和心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代表未知的事物,没有一个朋友能给汤姆满意的答案,直到他问了肯耐斯•瑞恩教授。同时,一些简短的从书中摘下来的句子,不断地进入到汤姆的大脑,而这些书是汤姆从来没有读过的。他曾经把一段话拿给肯耐斯•瑞恩教授看,教授认出那是出自普朗克的科学自传的一段话,而这本书汤姆甚至没有听说过。
这以后,事情就变得具有戏剧性了。汤姆这个只有高中学历,从来不喜欢去图书馆的人有一天去了图书馆,他问管理员:“量子,量子能量,这儿有没有这种东西?”管理员犹豫了一下,回答到:“我们有很多关于物理的书,在自然科学图书室,你到那儿去找一下吧”。汤姆去了那里,但他却一点也不知道该选哪本书,因为他没有一点背景知识。刚好有一个看来受过很好教育的人站在他旁边。汤姆就问道:“对不起,先生,您是否可以帮助我,我想了解一些量子理论,但我只受到高中教育”。那人回答道:“年轻人,恐怕你必须在大学里选一些课才能对这个理论有点认识”。然后这个人给汤姆推荐了几本入门的书,这几本书里,赫然就有《普朗克,量子力学之父》。汤姆如饥似渴地读了这些书,那些从濒死体验中光那里得来的知识片段都连贯起来了,它们都和量子力学有关,而这是一门汤姆以前从不感兴趣,也一点背景知识都没有的学科。
汤姆最后决定在大学注册物理课程,他向他指导教授解释了他为什么要来上这些课,教授认真地,但又不太相信地听完汤姆的理由,最后他给了汤姆一份书单,令人惊异地是,书单上的四本书恰好就是汤姆读过的那四本,也是汤姆有生以来读过的仅有的四本关于量子力学的书。汤姆在学校里非常认真,他不仅花大量时间学习物理,他还学习超心理学。这些东西都和他在从濒死体验中光那里得来的知识有联系。
濒死过程,第四个重要特征就是:回顾一生。在光生命出现的同时,临死体验者会发现过往的一生,如同电影般迅速地掠过眼前。这是让死者反省自己这一生的生活方式。反省的重点,在于是否学会了爱他人?是否培养了知识等等。此一回顾的作业,可作为体验者决定今后前进路线的参考。
举个例子。精神医学专家冯志颖发表在《大众医学》1993年第5期的论文中有过如下描述。
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市,一场大地震使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伤。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曾对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脱险的一些人作过调查,他们多是被房屋倒塌砸伤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幸存者当中的半数以上的人回忆说,遇险时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维特别清晰,心情格外平静和宽慰,无任何恐慌感;甚至有的人在这危难之际,还有某种欢乐或愉快的感觉,并觉得思维过程异常迅速,浮想联翩。此时,生活往事有如播放影视,一幕一幕快速地翻转浮现于脑际,飞逝而过,且内容多是令人愉快的情节,如童年嬉逗趣事、婚恋场面、工作佳绩、获奖喜悦等。这种现象被称为生活回顾或“全景回忆”。
一位唐山大地震时只有23岁的刘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伤了腰椎,再也不能站起来。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濒死体验时说:我思路特别清晰,思维明显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节如电影般一幕幕在脑海中飞驰而过,童年时与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谈恋爱时的欢乐,受厂里表彰时的喜悦......其中大都是令人愉快的生活情节。”她说,在得救前的短短几十分钟濒死过程中,她体验到了一种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一辈子里第一次那么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可贵。因而,尽管她腰部致残,得在轮椅上了却一生,但每当她回忆起当时的这种感受,便增强了活下去、好好活的信心。
当然,不乏有人质疑濒死体验的报告究其本质是主观性的个人经验。到底是否有客观的可证实的依据可循?康涅狄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博士这样回答,“最客观的并可证实的数据是濒死体验中的离体经验的部分,人们在离体时会看到一些事物,这些事物是科学家们能调查验证的。”稍后,我们看一个验证的实验。
濒死体验中的“灵魂出体”现象不仅经历濒死的人中有,一些健康人中也有类似的体验。加州大学教授查尔斯•塔特(Charles T. Tart )博士在他发表在1998年的学术期刊《濒死体验研究》(Journal of Near Death Studies)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他对一些声称有“灵魂出体”经历的健康人所作的实验。
塔特博士家的保姆Z女士有一次谈起,她自己从孩提时就常常感觉自己从熟睡中清醒过来,灵魂离体飘近天花板,从那俯视她自己的身体。起初她以为是睡眠中的正常现象,后来跟别人提起过一两次,才知道并非如此。塔特博士告诉她当时关于“灵魂出体”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人的意识(灵魂)的确短暂离开肉身,另一种则认为完全是某种幻觉。博士建议她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区分两者:在十张纸条上写上1~10这十个数字,把它们面朝下放在桌子边的盒子里,睡觉前随机挑出一张翻过来,但是不要看。如果她睡觉时真有“灵魂出体”经历,就看那张纸条并记住上面写着的数字。第二天早上再检查她记忆中的数字与纸条上的是否吻合。几星期后,塔特博士再遇到她时,她告诉塔特博士,她试了7次,每次记住的数字都准确无误。
接着塔特博士请她到他的实验室进行了四个晚上的测试。每天晚上博士用常用的能分辨睡觉不同阶段的脑电图仪(EEG)对她进行了测试,连续记录下她每天晚上睡觉时的脑电图数据。他同时还用仪器测试她眼睛的活动,皮肤的电阻,心律,血压等。为确定她有离体感觉时是否真的“灵魂出体”,博士用了以下程序:
每天晚上等受试者躺到床上,仪器指示她即将睡着后,博士走到他走道上的办公室,随机地打开准备好的随机数字表,在表上抛下一个硬币,选取硬币落到的随机数字,立即在一张小纸条上记下其前5个数字。然后把纸条装入一个不透明的夹子里,回到受试者所在的实验室,在受试者没看到纸条情况下把纸条放到一个架子上。如果一个人眼睛离地面高于约6.5英尺,他可以清楚地看到纸条的内容。除此之外受试者无法看到纸条。然后博士告诉受试者入睡,要求她如果出现“灵魂出体”现象后,请她试图在“灵魂出体”现象结束后立即醒来告诉博士,以使他知道“灵魂出体”现象发生时的仪器记录。还要求她如果灵魂漂浮得足够高,请她记下纸条的内容,在“灵魂出体”现象结束后立即醒来告知博士其内容。
在四个晚上的测试中,Z女士共报告了5次有“灵魂漂浮”的感觉,在前三个晚上,Z女士报告虽然她偶有灵魂漂浮或出体经历,但她无法控制以漂到足够高的位置,以看到纸条上的数字(数字每晚都各不相同)。到第四个晚上测试,在早晨5:57分开始在7分钟内脑电图显示有时像第一阶段睡眠,有时像短暂的清醒。然后Z女士醒过来告诉博士纸条上的数字是25132,博士记下这个数字,并证实了这的确是纸条上的数字。而随机猜中五位数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
说到灵魂出体,历史上最著名的具有灵魂离体经历的人恐怕要数生活在十八世纪瑞典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他根据自己灵魂离体遨游灵界所看到的景象,留下了宏篇巨著《天启揭示》,详细描述了他在灵界看到的景象和其它生命沟通所得到的关于灵界的知识。他的著作对后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众多的人,许多著名学者对他推崇备至,包括精神分析学泰斗卡尔•荣格(Karl G. Jung)等。
1944年在瑞士的一家医院里,患心脏病的荣格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从而改变了他对人类意识的理解,他对这一经历的描述被收录进其名著《记忆•梦境•映像》中。另外,美国实业家洛巴特•门罗在其所写的《肉体脱离之旅》一书中,坦承他曾有有过数百次肉体脱离的经验。
典型的灵魂出体是自然发生且多半发生于睡眠中、静坐中、麻醉、生病及创伤的痛苦中,突然间,让人就鲜明地感觉到他离开了身体,大多数情形下他会发现自己可以在身体旁游浮,并可以飞到其它地方。近期的研究发现,人们在灵魂出体时,有人感觉自己是一个光球,有人觉得是一个能量云,有人甚至认为自己不具任何形状。根据显示,魂体的形状乃是依据个人的信念及期望而决定,我们的思想习惯创造了我们的灵魂形状,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存在肉体中,我们在灵体状态时,也倾向于造出一个身体的形状。
说到光球,也有人叫做灵量球 (Orbs),Orbs的中文有人称为灵量球或神秘光点,前者较准确但不是通用翻释,还是用Orbs较好。Orbs通常是浅白的圆点,也有机会是其它颜色,可以一个或大量地出现,用数码相机会较易捕捉到。
比较常见的地方为寺庙、教堂、圣殿、墓地或旷野,另外很多灵性高的人如灵性导师身边出现,一些闹鬼的地方也常被摄得大量Orbs。
20世纪中期,当时数码相机还未普及,Orbs并不常见,没有名称,没人研究,也未被视为超自然现象之一。直到1980,Rickard and Kelly的一本名为《Photographs of the Unknown》的书中展示了四张Orbs照,并把这现象定为正常但罕有。不过,到踏入千禧年,摄影技术数码化后,Orbs照才被大量地发现,并引来起各异相学会及神秘学界的研究。大家可以搜一下,网上有非常多的照片。
Orbs的真相始终是个谜,一般相信Orbs的出现,是灵体展现能量所形成,有高灵也有所谓的鬼魂,原因可能是向人类显示他们的存在。当然,部分怀疑者认为这是正常不过的现象,并不值得深入研究,有些人则相信Orbs是尘埃引起,镜头前四吋的尘埃会形成Orbs。也有些人认为,虽然尘埃会形成Orbs,但并不是所有Orbs都有尘埃引起,
众多濒死案例中都提到隧道体验时自己(灵魂)就是一个光点,包括凯西描述读取阿卡西记录时,自己也是一个离开自己身体的微小的点,灵魂可能就是数码相机拍到的所谓的灵量球(Orbs)。在《我的奇遇:特异功能和神秘事件》中记录了一位特异功能者——芹,能看到人熟睡后的白色气团(魂魄)游荡,这白色气团可能也是Orbs。
有一次,有位乡民请老先生(芹的祖父,精通传统文化,医术很高)为家人治病,对方是个女人,年纪也不太大,没有想到老先生进门后转身就走,死活不治。出门后,芹问道“爷爷,为什么赵娘身边有个白色的气球呢?”老先生直直地看了芹好一阵,说“你看见了? ”
从此芹的祖父对芹另眼相看,有时候治疗的时候还让芹上手,这位老先生的治病方式是“拨开”粘连,芹那样一双小而柔软的手可能更加灵活。
说到这里,我问芹“你看到的白色气团是什么?”
“魂魄”芹说,“后来我又看见过几次。”
“是要死的人吗?”
“不是,是睡熟的人。”
芹在老家的时候,夏天炎热,晚上街坊邻居搬出凉床草席,就睡在街上,芹有些时候半夜醒来,看到有人的身体里出现一个白气团,跌跌撞撞的在街上走动,可能是逛街呢。
知晓了灵魂是什么,让我们再来看轮回是什么。轮回转生就是进化,人的灵魂藉不断转生而进化,有时候是男人,有时是女人,这一世是穷人,另一世是王子,这一回是白种人,下一回是黄种人——直到这个灵魂能达到完美。按照凯西的看法,某一时期的灵魂集体通常都一齐转生于另一时期。而在两段时间的间隔期内,则由其他一群灵魂转生地上,好像是在轮流一样。这个过程很有秩序、规律,就好像工厂的工人换班。所以,大部分今日在世的灵魂,在过去的历史世代也是一起的。再者,此生因家庭、友谊或功能兴趣而相互结缘的人,往往在过去世代中就已相互结缘。正所谓“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从灵的立场,灵界的观点来看,死只不过是住在肉体中的灵,或者是住在肉体中,把肉体当作在这世上的一种工具的灵,停止使用肉体或丧失支配肉体的力量而巳。在那之后,灵会前往灵界,换句话说,死对灵而言,只不过是前往灵界的旅行而已。所谓的死亡,只是灵魂借用的物质肉体的死亡,不是肉体主人的真正生命——灵魂的死亡。人的真正生命是灵魂,是无生无死,永恒存在的!
凯西在一次解读中,描述了他最近的在宇宙中的逗留,凯西的灵魂曾在天王星逗留,即“灵魂层”,并且就在地球维度投生之前,他在金星维度有一次简短的经历。他带着这些深植于他灵魂中的经历投生至地球,这种结合会使一个人的“灵魂”具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心”。
解读说灵魂自一千多万年前开始游历地球,但当时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思想体(Thorght Form),来去自由,我们变得越来越喜欢这里。我们波动样式(vibrational patten)降低了,渐渐地固化(Harden)在我们一直徜徉已久的形式中。是不是很难理解?下一篇,我们探讨人类的真正起源以及地球文明史,告诉你为什么灵魂才是真正的生命,为什么灵魂是永生的!
公号:人的解读(ID:rendejiedu)【相关阅读】